2011年06月03日 15:58 来源:法制晚报
一公司上当后报案 朝阳警方打掉以转让探矿权为名的诈骗团伙 追回5000余万元
从事房地产的某置业公司转行能源资源开发,被人忽悠购买18个金矿的探矿权,被诈骗7000余万元。
朝阳警方上午发布消息,成功打掉了以转让探矿权为名的诈骗团伙。犯罪嫌疑人袁某、邹某、王某、高某已被朝阳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核实案件18起,追回赃款物折合人民币5000余万元。
●公司报案
投资7000余万打了水漂
2010年11月25日,朝阳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接到某置业公司报案,称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袁某伙同邹某、公司顾问王某等人,以为事主公司购买探矿权为名,帮助在广西、吉林等地购买了18个金矿,公司先后投资人民币7000余万元,后发现有些矿的含量被夸大,有些矿甚至是废矿。
据悉,置业公司一直在南方从事房地产开发。由于能源资源开发逐步成为热门项目,为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公司决定转行开发金矿。2007年,该公司专门安排身为对外联络经理的高某,全权负责寻求矿产资源开发项目。高某托朋友、找关系,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一个姓王的男子。
60多岁的北京人王某,自称可以帮助高某公司找到金矿。该公司出于转行的原因,经过几次与王某打交道,对王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交谈中知道王某的朋友在广西有个金矿。为了表明公司诚意,公司专门聘请王某担任公司技术顾问,并支付给王某200万元,帮助联系金矿事宜。
●虚构含量
金矿含量由50公斤变为6吨
王某的朋友是什么来头?到底有没有广西金矿这回事?
警方调查得知,几年前广西有个矿主金某,花300万买了一个金矿,经专业部门勘测,出具了一份报告,发现该矿的金矿含量只有50公斤,于是便想转让。
后来通过老乡介绍,结识了一女子袁某,并让袁某帮忙联系买家把金矿出手。这个袁某就是王某的朋友,2006年两人也是通过朋友认识。
50多岁的袁某,自称做过开发矿产资源污染检测等环保工作。袁某找到王某对金某的金矿进行了评估,袁某从王某处了解到该矿应该有金矿储藏,准备购买,但始终未出资金。
2007年,当置业公司找到王某购买金矿时,王某想起了当初袁某欲购买广西金矿的事,于是找到袁某,并将置业公司转行投资矿产资源情况告诉了袁某,二人一拍即合。
在王某的帮助下,袁某与置业公司对外联络人员见了面,并提供了一份广西金矿介绍书。然而这个介绍书上显示的该金矿含量却由50公斤变为了6吨。
袁某、王某明知广西金矿的底细,但受利益驱使,还是骗取置业公司的信任,并极力介绍投资该金矿。面对储藏量如此之“大”的金矿,置业公司信以为真,便让袁某代办相关事宜。
袁某联系当地相关部门帮助办理了该矿的探矿证。置业公司将投资款1400万全部打入金某账户。金某留下了600万后,将其余800万转给了袁某,袁某为感谢王某促成此事,又给了王某50万元。
●受到诱惑
再掷重金购17个金矿
王某作为置业公司的技术顾问得到了该公司极大的信任。他在获悉该公司有意在全国收购矿产资源的情况下,再次找到袁某帮助寻找卖家。不久,袁某便联系到了东北的一个矿主邹某。
邹某,男,40多岁,吉林人,其名下有13个矿。据邹某讲,每个矿当时只花了几十万购买。袁某找到邹某讲明来意,并达成共识后,将情况告诉了王某。同时,袁某知道置业公司急于投资购买探矿权,便找到另一矿主孙某,将孙某名下的4个废矿进行了过户。
王某又找到该置业公司高经理,将袁某在东北找到17个金矿的消息告诉了他,为让其“放心”还特意复印了有关17个金矿情况的资料。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高某又争取了近6000万的投资款,帮助该公司买下了17个金矿的探矿权。其中,邹某获利5000余万元,袁某获利900余万元。
为了进一步开发金矿,该置业公司专门找了多个专家对广西金矿进行勘察,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该金矿含量并不像技术顾问王某所说的那样多。于是,该公司又让专家对东北的三四个矿进行勘察,但结果都一样,矿含量微乎其微。此时,置业公司才恍然大悟,随即向朝阳警方报案。
●成功抓捕
嫌疑人涉嫌合同诈骗罪
侦查员先后前往广西、东北等地反复调查取证,初步摸清犯罪团伙人员构成及犯罪手段。针对该团伙作案有组织、有预谋、人员结构复杂等特点,专案组制定了严密的抓捕方案。
2011年5月12日、16日、25日,朝阳警方在北京、珠海先后将犯罪嫌疑人袁某、王某、邹某、高某抓获。经讯问,袁某等人对虚构矿含量,为置业公司购买18个金矿探矿权,诈骗事主7000余万元人民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袁某、王某、邹某、高某等人因涉嫌合同诈骗罪已被朝阳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冻结涉案赃款物折合人民币5000余万元。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在此,朝阳警方提示,从事矿产资源投资一定要谨慎,在确定投资对象后,要向多方专家进行咨询论证,防止因小失大,造成个人财产损失。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