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4日 21:53 来源:外滩画报
这个以中国古琴曲谱为各个房间命名的小型精品酒店,以清代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周馥的私家园林为基础而展开,在修缮老建筑的同时,以仿古建筑开启新的居住空间,在旧的历史肌理旁边增加了现代趣味。
抵达小盘谷正是我理想中的雨天。
穿过丁家湾入口的牌坊,被大雨打湿的民居一派黑墙灰瓦,连同狭窄雨巷里挤身而过的行人,正好对上了印象江南的暗号。对我来说,江南的一切,似乎都是和湿漉漉的气氛如影随形的。所以第二天便起了个早,下楼去小盘谷西园闲走。然而夏雨终究是吝啬的,一会儿工夫就鸣金收兵,湿漉漉的空气到上午10点已经完全嗅不见,太阳比人还先步入园子。
西园绿叶扶疏,雨后阳光下焕发得尤为翠绿。站在寿桃拱门口,只听见风在树叶上疾驰,如万兵阵仗,四面走动,窸窸窣窣的脚步声煞是好听——常年生活在都市钢筋丛林的人,对于新鲜的声响总是如此敏感。寂然听来,这园中的自然生命原来是各有各的“风”格:梧桐枝繁叶茂,风过处全然是哗哗哗响亮,旁边两株青桐,倒也声势不凡;池塘边的朴树以及园子里的榆树虽有参天之势,不过叶片细小,风踩在上面只听得一路碎步响;百年广玉兰则完全一副曾经沧海的波澜不惊状,风从浓密的树叶间穿过,落出浑厚之音——所谓“大音希声”,就是这般境界吧?斑竹、龙爪槐、石榴、枫树这样的矮丛植物,则恰似低音伴奏,为这园中声乐增添层次。
住在小盘谷的消遣之一,就是来园中听风。这个百年名园是清代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周馥的私家园林,因韩愈名篇《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得名,5700平方米的占地虽然不大,不过其园林的不少构造特征,倒在中国园林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作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小盘谷在进行整体修缮的时候,非常完整地保留了其原来的问松院、观鱼院和听泉院以及孝友堂、正堂等厅院结构,不过是做了新的功能分配,比如供游人参观了解中国园林特征的影像资料室,或者按照当时的居室结构进行复原并设计成可以入住体验的客房。
不过酒店的客房主要是集中在小盘谷西北角一个旧招待所改造的两层楼上,一楼层高偏低的空间是大堂,5间客房则全部在二楼。水似乎是酒店在设计中被突出的元素,大堂的一侧,室内长条水池,是表现扬州作为历史遗迹的古老运河之意象,红色船身、蓝色船底的二维半的船形装置作品,又以超现实艺术性连接了传统与现代的扬州。在酒店二楼,一个方形水池出现在平台之中,亮眼的木结构围栏与远处的青灰建筑屋檐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如同一楼大堂的船形装置一样,充满奇特的超现实色彩。客房是围绕平台而分布,因而让二楼整体成为与其他区域分离的世界。
5个房间的名字充满古韵,樵歌、龙翔、山居、梅花、潇湘,全都是来自中国古琴谱的名字。房间的格局大体相同,除了唯一的套房潇湘,其他四个房间可以说是对称分布,完全以现代居住的需求来规划空间,因为朝向的不同而面向不同的室外建筑风景。
从房间看出去,目光所及都是如工笔画的青灰丛檐,设计的时候自然地用了全幅的落地窗来成全这份天然美景,不过加了格子木窗,让景物以分解的方式入画,也为略显单调的空间结构带来某种具有视觉美感的氛围。这个和式木框的设计据说是最后加进去的,一方面, 原本透光的全幅落地玻璃窗令酒店在周围的老建筑群中显得突兀,另一方面,玻璃材料会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光,所以整体建筑的外墙都覆上了这样一层格窗,既部分改造了视野的内容,也让古建筑与仿古建筑有了一定的对照区别。一边是旧的历史肌理,一边是新的现代趣味;一边是被还原的真实,一边是被设计的场景。其中的平衡点,我想就是那片园林,它像一面滤镜,让人看到自己内心向往的部分。
Design highlights
二楼平台:酒店的二楼平台被设计成水池,作为小型的品茶区,以建筑外围包裹的和式木格作为内里围栏,亮眼的色调与远处的青灰建筑屋檐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也让整个公共空间充满了某种趣味感。
Must try
庭园:小盘谷是扬州名园之一,虽然小巧,但格局巧妙富有层次,酒店房间到园林咫尺之遥,很适合清晨散步阅读,院子也很适合夏夜纳凉。而分布在酒店旁边的其他厅院空间和小巷,也很适宜小憩漫步。
小盘谷(Pangu Garden)
地址:江苏扬州丁家湾83号
电话:0514-87232333
(文/文林 图/路摇)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