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涨停敢死队火线抢入6只强势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15:24 来源: 中财网

  高盟新材:需求稳定、毛利率上升,聚氨酯胶粘剂行业盈利前景看好

  1、下游需求稳定增长,新项目投产缓解产能不足压力。

  公司核心产品为塑料软包装用复合聚氨酯胶粘剂(下称聚氨酯胶粘剂),约占总营业收入的90%,下游客户主要为永新股份等包装印刷企业。2011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我国GDP增速下降,化工行业整体景气度下滑,但聚氨酯胶粘剂需求保持了稳步增长势头,预计2012-2013年国内聚氨酯胶粘剂需求增速在15%-20%之间。

  由于下游需求较旺,过去几年公司一直面临装臵开工率过高,装臵负荷较大的局面。2011年12月公司募投的“南通年产2.2万吨复合聚氨酯胶粘剂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新增产能1.2万吨。据了解,新装臵的工艺流程基本与北京的老装臵一致,同时在自动化生产方面较老装臵有较大提升。我们预计南通项目2012年可新增产量约0.8万吨,公司全年总产量有望达到2.8万吨。

  2、产品价格稳定,毛利率逐步提升。

  聚氨酯胶粘剂产品价格近年来保持稳定,目前出厂价约1.75-1.80万元/吨(不含税),基本与2011年持平。但产品的部分原料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其中己二酸目前市场报价约1.07万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约0.7万元/吨。此外,二乙二醇价格也较去年同期回落约10%。整体而言,目前的原料成本低于2011年,由于产品售价的降幅小于成本降幅,产品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公司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28.5%,较2011年的平均水平上升约5个百分点。预计今年上游原料供应充足,原料价格维持低位的可能性较大,未来产品毛利率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3、积极开发新产品,油墨粘结料、太阳能电池背板是新的利润来源。

  油墨粘结料、太阳能电池背板是公司另外2个增长点。公司开发了无苯、无酮的油墨粘结料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日用品包装印刷领域。目前公司的油墨粘结料业务正处于快速成长期,2011年产销量约1000吨,贡献营业收入约2411万元。我们预计2012年,油墨粘结料产量将达到1500吨左右。根据公司的长远规划,该产品未来将成为公司的又一个拳头产品。

  此外,公司利用超募资金投资了年产500万平米的太阳能电池背板项目。计划利用公司自行生产的氟涂料通过涂布装臵涂布在PET膜层两面,该涂布层能替代氟膜,再利用公司自行生产的太阳能背板粘合剂把涂布层与PE膜复合,从而生产出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背板,该涂布型背板与复合型背板产品相比,充分利用了公司自主核心技术,使原材料国产化,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根据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建成后年收入1.885亿元,静态投资回收期3.8年(1.5年建设期)。预计该项目与2013年下半年开始贡献收入。目前整个太阳能行业景气度下降,我们认为该项目的盈利能力可能低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估计,产品毛利率可能在30%左右。

  4、行业集中度依然较低,公司优势在于质量稳定性和售后服务。

  聚氨酯胶粘剂行业集中度不高,中小型企业较多。公司的优势主要有2点:(1)产品质量稳定性好。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其中胶水在其中的成本占比较低,下游客户对胶水价格不敏感,但要求产品质量稳定。公司凭借较高的产品稳定性,获得了永新股份等大公司的订单。(2)较强的售后服务能力。公司主要产品是双组分胶粘剂,两种组分需要在使用时现场调配,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都会到现场指导客户使用。此外,如果下游客户开发新包装产品,公司也会相应研发新的胶水,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通过完善的售后服务增加客户粘性,从而扩大销售规模。公司上市后,资金充裕,未来可能通过收购兼并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

  结论:

  1、募投项目投产,产能瓶颈消除。南通复合聚氨酯胶粘剂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使公司产能从1.6万吨增长至2.8万吨,使产能无法满足下游需求的局面得到缓解。目前新建成项目已经完成磨合,可满负荷生产。我们预计公司2012年复合聚氨酯胶粘剂产量在2.8万吨左右,较2011年增长约30%-40%。

  2、生产成本下降明显,今年毛利率有望达到30%。公司主要原料是二乙二醇、己二酸和多异氰酸酯,目前己二酸价格约10700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约7000元/吨,二乙二醇当前价格也较去年回落约10%。整体看公司今年原料成本压力大幅下降。公司产品出厂价约1.7-1.8万元/吨(不含税),基本与2011年持平。因此公司预计全年毛利率有望从去年的24%左右上升至30%。

  3、现有产品下游需求稳定,同时积极开发高附加值项目。公司的聚氨酯胶粘剂主要用于食品包装领域,经过多年努力,公司与下游大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虽然宏观经济较低迷,但食品行业的增长未受到影响,因此公司现有产品销售较旺。此外公司重点开发了油墨粘结料产品,今年产量有望达到1500吨。年产500万平米的太阳能电池背板项目已经启动,公司优势在于充分发挥自主核心技术,使用氟涂层替代氟膜,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公司预计太阳能电池背板项目将于2013年贡献利润。

  4、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约9000万元,净利润约1400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1.6%。预计公司2012-2014年EPS分别为0.60元,0.75元和0.90元,对应P/E分别为22.3倍,17.9倍和14.9倍。公司产品接近下游消费市场,受宏观经济影响小,近两年仍处于快速成长期,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东兴证券 杨若木)

  云南白药:搬迁后公司有望开启第三个里程碑

  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大健康产业。公司的厂区在搬迁到贡新区之后,实现了产能和管理的升级。在药品领域,公司把分散在各个主体的业务全部集中在一起,积极打造大健康板块,在药材种植及原料药等方面继续努力,完善产业链一体化。2011年公司提出新白药、大健康的口号,在这些变化下,公司继续提出新白药、新起点,将启动新征程,为公司转型功效类日化市场奠定基础,有望开启第三个里程碑。现在公司做的工作除了一贯强调的以市场为中心、终端为导向以外,内部正在依托新的产业基地构建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白药更快速发展的后台管理系统,从管理、组织构架以及内部考核等各方面进行运营, 预期将有效提高公司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

  药品降价影响不大。由于降价政策的实施,公司药品的利润已经不高了,目前利润的主要增长点在大健康领域,2012年公司将通过细化考核等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内部的考核主要是以终端来划分,如医院线的考核主要是中央药品,乡镇卫生院的考核主要是普药。目前公司现有业务维持稳定增长,预计工业收入将增长20%左右,其中普药增长较快,其次是透皮业务。

  综合毛利率将有所提升。2011年将透皮业务并入药品,全年费用节省近1亿元,母公司的报表主要反映的是药品事业部和海外事业部,今年由于受到药材价格上升的影响,母公司的毛利率可能略有下降,但由于在合并报表中健康事业部的销售占比预计将会有所提升,而健康产品的毛利率较高,所以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会有望提升,目前健康品类都是由母公司下属子公司生产。

  财务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12-2014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2.26、2.88、3.69元,考虑到公司生产效率提升,业绩增长具有稳定性,给予公司3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 79.10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中药材价格上涨增加成本压力

  (东方证券 李淑花)

 

 

 

 

 

   壹桥苗业:苗价和海参亩产提升 公司业绩超预期

  IPO上市之前,壹桥苗业已是国内最大的海珍品育苗企业。目前公司确权海域4.57万亩,已开发围堰约1.5万亩,海参在养面积约 1万亩。公司计划每年新开发1万亩,投苗1万亩来改造现有海域。 未来3年捕捞面积分别约为3786亩、8000亩和12000亩。2012年可捕捞的面积包括收购自然人杨守军的1286亩, 2010年投入正常苗的1500亩和 2011年投入大苗1000亩,总计3786亩;2013和2014年可捕捞的面积约8000亩和12000亩。 从去年捕捞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司海参亩产水平可达250公斤左右。预计2012-2014年公司捕捞海参940吨、2000吨和2500吨。此外,近年来贝苗需求保持旺盛,单价持续回升,同比涨幅为10-20%。

  “北参南养”不成气候。未来几年南方海参养殖量不会有大的增长,短时间甚至可能会出现萎缩。在尚未解决育苗和南方度夏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北参南养”所造成的海参产量提升,仅仅是产量在时空上的腾挪,并不会持续增加供给。此外,南养海参实际成本为74元/斤。而今年每斤收购价在60元附近波动,由于利润空间的消失,来年南参养殖规模势必萎缩。

  春季海参价格下降已是定局,未来海参价格有望回升。我们认为下半年海参价格将回暖,除了有季节性因素外(一般秋参贵于春参) ,主要原因在于:1、海参养殖空间扩张有限;2、来年南方海参养殖规模可能会出现萎缩,甚至将来大规模增长可能性也不大;3、海参消费在不断扩散,除了在山东、辽宁等主产区有海参消费的传统外,目前在内陆地区也悄然风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贝苗产销总体保持稳定,而海参捕捞量有望爆发性增长, 2012-2014EPS分别为 1.31元, 2.21元和 2.80元,对应目前股价 PE分别为28倍、16 倍和13倍,再次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自然灾害;海参价格不达预期。

  (东北证券 郭伟明)

  永辉超市:“超改贩”,聚客流,滚雪球

  1、准确的战略定位是切入市场的关键。永辉超市将生鲜作为竞争的支点,较传统超市和农贸市场,更好的满足了消费者对生鲜价格低、品相鲜、种类多和环境好等立体需求,顺应了消费者对生鲜消费体验需要升级的潮流。永辉超市、步步高和人人乐的不同定位决定了企业不同的发展路径。

  2、永辉超市用菜贩的方式经营生鲜。现金采购和灵活变价是与永辉超市的定位相匹配的经营模式。永辉超市经营生鲜的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客流。

  3、机制、团队执行力和资金造就了永辉超市的核心竞争力。技术上的供应链管理是超市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形式。由于家家悦和永辉超市管理层不同的经营思路,供应链管理能力更为强大的家家悦在发展速度上逐渐落后于永辉超市。想在生鲜上复制永辉,需要战略定位、机制、团队执行力和资金多因素串联实现。

  4、在买方市场,零售企业的盈利不应该来源于提高终端售价带来的价值转移,而是通过对供应链的整合力量不断加强,实现价值的创造。永辉超市未来的战略本质在于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创造价值。表现为:1)投建物流配送体系提升供应链的协作;2)向上游延伸缩短供应链的长度。

  5、长期看好永辉超市巨大的市场空间、精准的市场定位、以及与之匹配的经营模式。永辉超市在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同时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保证了企业持续成长。

  风险提示:

  1、企业的定位是否在逐渐调整。

  2、快速扩张出现的人才瓶颈和管控风险。

  3、经营不善造成资金周转风险。

  4、无费用的生鲜街市对门店客流的影响。

  (华创证券 高利)

  石基信息:二次转型进行中,直连开启新天地

  公司是国内酒店管理信息系统龙头企业。

  公司在中国五星级酒店业信息管理系统领域市占率约95%, 在酒店行业中,拥有近6000家用户,领先竞争对手约一个数量级。2004到2011年公司酒店信息化业务年复合增速26%,远超同期国内星级酒店整体6%和五星级酒店16%的增速,与携程酒店预订业务27%的增速相当,高于艺龙的22%。

  从PMS到畅联到乐宿客,公司初步完成向技术平台与应用服务提供商转型。

  公司以PMS系列产品为基础,通过畅联实现了国内酒店 PMS/CRS与预订渠道的实时连接,而在畅联的基础上,推出旨在满足酒店提升直销能力这一需求的乐宿客,从而打造了完整的酒店信息化生态圈,初步实现了向酒店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服务提供商和在线交易技术平台提供商的转型。

  新建与升级推动传统业务增量需求,直销渠道建设带来乐宿客想象空间。

  中国酒店业经过快速发展,与美国的差距缩小至10年以内,向二三线城市的扩张以及集团连锁化是未来几年的大趋势。预计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新进客房增长率每年达到16%,而目前存量升级需求即相当于新增10万家品牌连锁酒店,传统业务市场空间仍然巨大。线上渠道的重要性以及OTA对酒店业绩的侵蚀都促进酒店加大直销渠道的建设,即导向对畅联和乐宿客的需求,其在国内酒店售出客房量的占比每提升0.1个百分点,分别对应约500万和2000万的营收增量。此外,公司通过酒店管理系统的资源,拥有450万左右的会员卡持卡人信息及其酒店行为记录,未来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营销,这也是公司未来的一大看点。

  餐饮信息化与支付业务是公司业务自然拓展,实力与潜力兼备。

  公司除代理MICROS POS系列产品外,依靠INFRASYS和正品贵德开展餐饮信息化业务,正品系统、MICROS POS和INFRASYS POS相互协同,全面覆盖中国餐饮业。INFRASYS于香港和新加坡餐饮业POS系统市场占有率超 60%,高档餐厅和会所客户超4000家。正品贵德在中国餐饮业百强中市占有率超30%。支付方面,酒店银行卡收单一体化(PGS)业务酒店用户已超过 500 家,南京银石银行卡收银一体化软件(SOFTPOS)的商超、酒店客户更达到 3000家,在国内市场具领先地位。

  估值偏低,维持“推荐”评级。

  预计公司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传统业务在未来3年保持15%以上年复合增速,畅联和乐宿客业务由于基数较小,增速在 50%左右。餐饮信息化业务竞争激烈,仅给予 10%的增速。支付业务将在未来 2~3年快速发展,预计复合增速在 30%以上。预计 2012~2014年EPS分别为 1.09 元、1.36 元和 1.63 元。考虑到与公司业务相同的Micros的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9.35~32.56元的估值区间,对应的P/E为 26.9~30.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 酒店行业受政治环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较大,公司作为酒店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样受到此类因素影响。

  2. 畅联的直连功能与乐宿客的直销模式目前还处在起步期,酒店的合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减弱了该项业务前景的可预期性。

  3. 软件技术的快速进步可能会导致公司前期研发投入无法转换为产品,甚至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对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4. 公司董事长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决定性影响,也因此增加了出现战略性错误的风险。

  (日信证券 王立)

  省广股份:数字化系统补短板提效率 12年内生外延可期

  广告数字化运营系统有助于弥补数据短板并提升工作效率、提案能力和客户黏性。我们认为,该系统在国内的覆盖面、样本量等方面均超过国际品牌管理公司,并以消费者为中心运用多种心理学提供持续动态数据,有助于弥补公司数据短板、提升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部门间协同作用;同时鉴于该系统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公司的业务推广和品牌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为提高提案成功率和客户黏性等,从而达到强者恒强的效果。

  外延稳步推进,2012年可期。公司收购正在稳步进行,选择余地很大,2012年可期;收购不光看利润,还看战略(如延伸产业链,提升客户黏度、扩大覆盖面等)。

  内生增长稳定,奥运等重大赛事助推下半年业绩。品牌管理量质齐升且战略比例提升,媒介代理规模效应显现且毛利率提升,自有媒体有动作有发展且目前深圳公交经营情况理想;今年奥运等重大赛事将提升广告投放量,尤其快消客户逐渐增多,预计将在下半年业绩中体现。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按照最新股本, 预测12-14年EPS为0.73、 0.92、1.16 元,CAGR31%。在当前股价(17.40 元)下,对应 PE 为 24、19、15倍,估值不高。我们认为,广告行业长期向上,虽 12 年增速有所放缓,但行业集中度较低,1)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目前客户多为优质大客户,将在保住存量的同时量质齐升,2)在充足资本优势支持下,公司将继续稳步转型升级三大业务、实现全国化全产业链布局,内生增长和外延扩张双轮驱动将保证公司呈现较为确定且超行业平均水平的业绩增速。因此,维持“推荐”评级,给予6-12个月目标价22元。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公司媒介代理业务的发展;来自国际 4A广告运营商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本土广告公司的IPO上市冲动加大公司并购的压力和难度。

  (中投证券 冷星星 万玉琳)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