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传绿城将牵手中投 公司方面三缄其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9 02:13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谢 静

  分析人士认为,绿城与中投即便合作,短时也不会对其业绩有实质性改善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称,绿城集团拟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旗下建银投资和百仕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国内房地产。

  昨日,《证券日报(微博)》记者致电绿城中国,相关人士表示“不方便对此事做任何评论”。不过,另有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绿城与中投公司旗下两家公司合作一事仍在商谈之中,许多细节尚未谈及。

   不过,包括易居中国的杨红旭(微博)在内,多位分析人士并不认为上述合作能够立即解决绿城中国的资金困局。

  绿城的“多事之秋”

  整个三季度,绿城各种负面消息不断。作为一线大型房企,绿城的资金问题在持续的楼市调控之下,日益凸显——高企的负债、紧缩的信贷和不力的销售使得业内纷纷质疑绿城的现金情况。即便是绿城自身,也不否认资金紧张和短期资金缺口的存在。

  9月中旬开始,传言始现:海航欲以30亿收购绿城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不过,这则消息迅即被双方澄清;之后,伴随着被监管部门调查房地产信托传闻,绿城中国股价一路下挫,三成市值不翼而飞;“被退市”风波未散,11月1日深夜,微博(http://weibo.com)又现绿城申请破产传闻。

  随即,绿城董事长宋卫平连夜撰文否定“破产说”。该篇文章言辞恳切,引人动容,包括马云(微博)、孙宏斌(微博)等商界大佬纷纷给予支持。而坚称“不降价”的绿城,口气也终于松动,以实现销售为第一要务,同时伴随卖股权腾挪资金和寻求有钱的合作方来缓解资金压力。

  频频联手国资公司

   在被传破产之时,绿城中国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将通过卖股权和促销售两种手段来回笼资金;通过寻找有钱的合作方来获得开发资金支持。

   随即,绿城中国与山东高速齐鲁建设集团合作,以总价34.5亿元取得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土地。据绿城方面表示,绿城最初仅需投入注册资金,而土地款和后续建设资金,则由合作方进行筹集。绿城需向其支付相关的资金成本,同时按比例享有项目的利润。

   有分析人士指出,上述合作方式,一方面是利用了绿城在住宅项目开发方面的优势;而作为资金紧张一方,绿城也可避免资金的大规模流出。双方做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而之前,绿城也被指与浙江能源、浙江铁投、浙江国信等建立合作关系。

   不过,上述这些动作,都不及与中投公司进行合作的影响力。中投公司实力雄厚,被指中国最大的“金主”。有媒体报道,绿城房地产、绿城阳光、将与中投公司旗下的建银投资和百仕通一起,分别出资4.8亿元、1.2亿元、12亿元和2亿元成立合资公司。

   而最为重要的是,上述报道中指出,各方约定在公司成立时初步出资20%,余下的80%将于合资公司成立两年内支付——这意味着,绿城中国这一方,初始投资不过0.96亿元。事实上,上文提及的绿城中国与山东高速齐鲁建设集团合作的项目,初始投资资金也不过是0.98亿元。

   综合看来,以较少资金去联合实力雄厚的企业、尤其具有国资背景的公司,撬动规模宏大、发展前景较好的项目,已成为绿城屡屡使用的策略。而绿城选择的合作方,往往是资金丰沛,但是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双方共同分享房地产行业所独有的巨额利润。

  “傍大款”亦难解资金困境?

   对于绿城与中投公司旗下建银投资、百仕通的合作事宜,11月28日,《证券日报》记者致电绿城中国,公司表示“我们不方便发表任何意见”。

   而对于上述事宜,易居中国杨红旭接受《证券日报》记者咨询时表示,绿城与中投公司旗下两家公司合作之后,主要是投资新的房地产项目。绿城一方更多的是输出管理经验,也即“代建”。

   “这是一种战略行为”,杨红旭表示,“也是傍大款的一种体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双方的合作能立刻解决绿城的资金困局。当然,如果双方成立的投资公司,能够对绿城既有的项目追加投资,或者收购部分项目的股权,“则(对绿城的资金之渴)有缓解作用”。

   而有知情人士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绿城与中投公司的合作尚在商谈之中。在其看来,因为受监管部门信息披露和双方合作约定所限,尚未到正式披露上述事项的时机。据其称,绿城与中投公司的很多合作细节,尚未谈及。

   至于双方合作后成立的投资公司,是否也会投资于绿城旗下自身项目开发也尚未可知。上述人士仅透露,绿城一方非常看重与中投公司的合作,“这对于绿城非常重要”。

   同日,《证券日报》对投行人士进行了咨询。上述人士表示,绿城能够与中投旗下公司合作,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是,这个消息“并不会对公司业绩有实质性改善”,而业内依旧对整个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表示看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