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明冲击波 光大银行H股上市悬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6 10:22 来源: 中国证券网自去年开始,光大银行(601818.SH)就不断传出将在H股上市的新的信号,却在一再强调的“合适的上市窗口”中无限拖延。
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3月8日表示,该行在香港上市已经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正等待合适时机赴港IPO。“各项审批手续都已完成,监管指标也已完成达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在等好的时间窗口,希望今年能上。”
今年2月初,光大银行副行长林立对《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表示,光大银行H股上市相关准备工作都在正常进行,包括监管部门的审批、基石投资者的引进、非交易路演的宣传等,“就等老天爷给出一个适当的资本窗口。”而从唐双宁最新的表态也可以看出,光大H股上市又有所进展。
央行某金融圈资深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光大国际(0257.HK)与光大银行属关联公司,李学明身份受调查一事或牵扯光大银行H股的进程”。这一说法得到北京某知名金融律师的认同:“若关联公司涉入重大案件的调查,光大银行的H股即使等到了一个合适的市场时机也要暂缓”。但光大集团某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否认了这一猜测。
与此同时,光大银行于近日发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其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双双上了警戒线。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表示,今年光大银行将努力突破资本瓶颈难题,破解资金紧张的困难,努力提升盈利水平。
登陆H股或又延缓
有媒体日前报道,光大国际副主席李学明疑是化名,李学明真实身份另有隐秘之处,令光大集团无端被卷入日前的风口浪尖中。据悉,李学明缺席了4月17日召开的光大国际董事会。光大国际总裁陈小平于4月18日回应称,他与李学明通过电话,得悉李目前在北京,而缺席董事会会议是因为身体原因,可能患上感冒有关,但相信李学明是完全自由。光大国际已经安排董事专门确认李学明是否还有其他姓名,估计不日即将出现结果。
光大国际表示,李学明毕业于清华大学,在加入公司之前担任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上述公告称,李学明未持股、未获奖金而且未涉及光大国际的日常业务运作。据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李学明2011年的年薪为170万港元(21.9万美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光大银行正在伺机等候市场转暖大刀阔斧登录港股市场,此消息一出,光大银行的H股上市或又遭变故。央行某金融圈资深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光大银行与光大国际属关联公司,李学明的调查不结束,光大银行的H股计划恐被搁浅。
但光大集团某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李学明在光大集团一直只是挂名,根本就很少见到人,也没有具体分管的工作”。该人士表示李学明身份一事对光大银行的H股发行“并无影响”。
某不具名银行股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的回答颇为别致:“李学明一事是最近一个月才发生的,光大银行从去年就开始进行H股IPO了,该行一直以来未选择登陆H股该是选择合适时机,而与此事无关”。而就时代周报记者追问此事是否对光大银行未来的H股计划产生影响时,该分析师则避而不谈。
自2010年8月18日,光大银行A股登陆国内资本市场之后,其H股发行上市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但随后的曲折复杂远远出乎人们的预料。
静待“时间窗口”
光大银行登陆国内A股资本市场后仅隔半年,2011年2月份,光大银行就宣布H股发行上市方案,并为确保上市顺利完成,选择了中金、摩根士丹利、瑞银、摩根大通等9家顶尖投行。
如此豪华团队保驾护航,却也未能改变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对光大银行H股上市的干扰。
本有望2011年7月份登陆香港联交所,却被推迟到8月份,原计划在该年8月18日挂牌,但也未能得偿所愿。彼时全球金融市场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资本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在香港上市的内地银行股被接连抛售,加上中资银行股被国外机构频频唱空,光大银行一边坚持自己的融资原则,一边等待“合适的资本窗口”。
2011年11月底,有媒体称光大银行重启H股IPO,融资额或缩减六成。该行相关人士对此作出否认。另有媒体记者也从承销光大银行H股上市的投行人士处了解到,H股上市仍在静候时机,并认为当时仍不是合适的时间窗口,“虽然光大银行资本方面出现压力,但年底求稳,一般不会采取激进的策略。另外,如果按部就班地走程序,2011年内上市在时间上也来不及”。
香港市场的表现,无疑是光大银行H股上市迟迟没有进一步推进的因素之一。12月15日,周大福(1929.HK)挂牌首日即出现“破发”尴尬,当日周大福珠宝最终报13.8港元,较发行价15港元低8%,成交金额高达24.6亿港元,占当日港股总成交金额的4%。而海通证券也发布公告称,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及意外波动,公司决定推迟H股发行上市计划。
这一等又是小半年。光大银行H股上市补充资本却一直未有进展,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却持乐观态度,他在年报中指出,该行H股发行上市已经圆满完成尽职调查,顺利获得监管批复,有效组织非交易路演,广泛遴选基石投资者。
在唐双宁看来,光大银行各项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就只待市场回暖、发行窗口显现。同时,为促进H股的发行,增强投资者信心,公司确定了近三年的分红政策,健全对投资者持续合理的回报机制。
资本金告急
据光大银行发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去年该行实现净利润超过18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40%。与其他7家股份制上市银行相比,这样的业绩表现略显平庸。而光大银行去年底7.89%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已经跌破8%的监管红线,在所有已公布年报的上市银行中排名垫底,其规模扩张速度大幅放缓。而同类的民生银行(600016.SH)已于3月份完成H股配股融资,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8.42%。
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该行资产规模达到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6.81%。这一增幅在股份制银行中仅略高于资产规模排名第一的招商银行(600036.SH),与华夏银行(600015.SH)、深发展(000001.SZ)相比优势进一步缩小。
年报还显示,光大银行去年的存款余额增长仅为15.25%,其中去年四季度,该行的单季存款环比仅增长0.2%,在8家股份制银行中排名垫底。国金证券银行研究员陈建刚表示,光大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持续流失,新增规模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同业资产,2011年四季度拆放同业资产猛增了1倍,使得同业资产占比达到37.6%,达到该行历史最高水平。
正是由于大肆增加同业存款,光大银行去年的利息支出同比增长62%,超过了44%的利息收入增幅。海通证券金融业分析师董乐认为,同业业务导致该行的存款付息成本大幅提升,说明该行吸存能力仍是短板,在负利率环境下受融资成本上升的影响较大。
与其他股份制银行相比,光大银行同样受到资本瓶颈束缚,民生银行去年的存贷款增幅与光大银行基本相当,但资产规模增速仍然保持在22%的高水平,净利润增幅更是接近6成,远超光大银行;与同业业务著称的兴业银行(601166.SH)相比,规模小很多的光大银行净利润增速虽然压过兴业,但净息差表现上逊于兴业,在所有股份制上市银行中垫底。
有接近光大银行的人士指出,目前该行H股IPO的发行规模和融资规模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即最高发行不超过120亿股H股,募集资金在380亿元人民币左右。陈建刚表示,按照年报最新数据测算,发行H股后光大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有望上升到13.98%和11.40%,至少可以满足未来3年的发展需要。资本金的告急无疑令光大银行对筹谋已久的H股IPO更加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