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农林牧渔:"十二五"规划及农村工作会议点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14:38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事件:

  12月26日,农业部公布《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总目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5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以上。

  “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的具体目标为:1、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2、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取得明显突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3、农业科技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4、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显著加强,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60%以上,全国沼气用户占适宜农户的50%以上,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5、自主知识产权总量快速增加。植物新品种权年度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前列;6、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高;7、科技基础条件显著改善。

  “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任务:规划首先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要加大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力度,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撑,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促进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着力突破良种良法配套重大关键技术、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其次是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发展。再次强调农业科技的基础性工作、基础条件建设、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等等。

  根据“十二五”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物育种、农机方面将成为未来五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1)加强农田水利和灌溉设施建设,提升农田防洪抗旱的能力,是保证粮食灾年不减产的基本要求;(2)育种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动植物新品种培育,挖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创建一批目标基因高效转化平台,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选育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动植物新品种,在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培育上取得突破。“十二五”期间,鼓励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3)农机方面,提出要提升关键环节的机械装备研发,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实现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加速推进全程机械化,加强健康养殖、设施农业、果实采摘、农产品精深加工及渔船技术装备等设施设备研发,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装备水平。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是对前期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涉农政策和方针的进一步细化,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最近几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高度总结和评价,称“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今年总产达到11424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较快增长,预计今年为6900多元;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

  中央今后还会继续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会议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乡利益关系,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把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我们认为本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最大的亮点在于突出“民生”为主的农村建设新思路――强调要全面推进农村各项建设,但农村建设应保持农村的特点,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不能把城镇的居民小区照搬到农村去,赶农民上楼;要长期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建设部门要加强对村庄规划和农村建房的指导,提高农村民居设计和建设水平;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农村教学点撤并要十分慎重,充分考虑学生上学方便和交通安全;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总的方向是完善制度、提高水平、逐步并轨,最终迈向城乡一体化。

  《会议》依然强调――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持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基于《农业科技“十二五”规划》和《农村工作会议》内容,我们预计相关子行业都将不同程度的受益于未来农业投入不断增加的政策红利,如农田水利建设(安微水利、钱江水利等)、节水灌溉(大禹节水、亚盛集团、青龙管业等)、农业机械(新研股份、吉峰农机)、化肥农药及动物防疫(瑞普生物、辉隆股份、芭田股份等)等行业将受益于未来农业相关投资的增加,而种业则受益于政策支持下行业变革(商业化育种、科研机构转制、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对于种业板块的长期投资逻辑可详见齐鲁农业团队12月19日发布的《种业专题报告:变革背景下种业投资的长期逻辑和思路》一文。

  借此机会,重申我们2012年农业子行业的配置策略:经济走弱背景下,盈利增长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是把握投资安全边际的根本要素,在《齐鲁证券2012年农业投资策略》中我们提到2012年多数农产品价格上涨驱动因素将大为减弱,相关公司盈利驱动要素由涨价向放量切换,因此农业公司盈利增长质量依然较高,目前估值已经展现出明显的安全边际:(1)目前,我们认为海水养殖板块是明年最景气的子行业。依据明年细分产品的供需状况,海参和虾夷扇贝等主要品种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四驾马车依靠销量驱动的盈利增长确定性较高,目前“四驾马车”除壹桥苗业外,估值水平均已回落到20X2012年PE之下,已经具备极高的安全边际;(2)饲料板块业绩增长的稳定性极高,抗周期特性凸显饲料板块的防御价值。在2008-2009年畜禽养殖行业出现全行业业绩负增长的情况下,饲料板块各上市公司依然保持了20%-50%不等的业绩增速水平,饲料行业中各龙头公司的成长主要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业绩增长取决于公司营销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具备类消费品公司属性。(3)种业公司业绩波动性较大,主要取决于来年主推品种的大田表现和制种成败,但受益于农业科技等政策东风和预收款等经营要素催化,种业股的季节性脉冲行情也非常确定。

  从投资节奏上来看,我们首先倾向于配置1季度重点考虑11/12推广期业绩较为确定、依然处于政策红利“蜜月期”的种业板块,推荐隆平高科、登海种业、敦煌种业,预计2季度政策密集出台之后估值很难再提高,再加上销售淡季来临后量、价、库存等经营要素很难构成盈利催化剂,过高的估值压力下我们建议主体策略还是逢高兑现种业股,静等明年3季度和4季度依据大田表现和下一轮销售旺季数量,择机布局次年机会;其次,我们建议在兑现种业股之余,配置重心转向海产品和饲料――根据经济走势和海参量价表现,重点布局四驾马车――獐子岛、壹桥苗业、东方海洋、好当家,当前阶段,基于海产养殖已经具备足够的安全边际,因此我们已经开始建议左侧投资者逐步建仓;再次,对于饲料股,基于抗周期品属性,重点推荐营销服务能力出色和成本管理精细的大北农和海大集团,目前估值已经到位,每次下跌都是买入的良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