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创业板两年圈钱近2000亿 每个幸存小散都是奇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31 09:57 来源: 扬子晚报

  创造出164位亿万富翁,近八成股民至今仍然亏钱

  马 燕

  10月30日,创业板成立两周年。两年前,承载着中国经济转型梦想的创业板,虽然涌现出一批成长性较强的优势企业,但是很多创业板公司存在创新能力不强、业绩下滑、“三高”严重等问题。投资者对于创业板的认识也从群情激奋到冷漠面对,创业板公司的股价也从诞生之初时的“一飞冲天”走到如今的“一地鸡毛”。业内人士指出,投机过热会毁掉创业板市场。

  ——创业板到底养肥了谁?——

  与个股暴跌、股民被深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业板公司资金超募成普遍现象,加重了股市资金“失血”情况。

  市盈率超60倍者137家

  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登陆创业板的271家公司共募集1915亿元,是预计募资的近三倍。其中,发行市盈率超过60倍的多达137家。统计显示,两年来创业板累计现金分红占融资规模比不到4%。据对比,2009年至今有现金分红记录的创业板公司共172家,累计向股东派发的“红包”仅68.62亿元,占IPO融资规模的3.54%,占净利润总额的16.85%。

  高管减持总股本1.23亿股

  截至10月28日收盘,创业板指报收833.4点,较最高点1239.6点下滑406点。在此之前的10月24日,创业板更是创下741.33点的历史低点。

  截至10月28日,在已对管理层解禁的134家创业板公司中,有55家公司的164位董事、监事和高管及其家属减持了公司股份,通过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共成交586笔,减持总股本为1.23亿股,套现总金额为28.8亿元。

  据统计,最近一年创业板公司高管套现金额最大的是华谊兄弟(微博),累计套现金额高达7.7亿元,占了目前流通市值的近13%。其次是乐普医疗,套现金额3.73亿元。世纪鼎利、中瑞思创、大禹节水、立思辰、乾照光电、南风股份的高管套现金额均超过亿元。从个人套现金额看,乐普医疗董事、总经理蒲忠杰位居榜首,套现金额高达3.73亿元。其次是华谊兄弟董事虞锋(微博)、副董事长马云(微博)和监事Tan Zhi配偶孙晓璐,分别套现2.92亿元、2.68亿元和2.09亿元。

  平均净利润增幅“不及格”

  据《投资者报》统计,在194家具有可比数据的创业板公司中,上市后净利润增速不及上市前的达到七成,其中41家公司上市当年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占比两成。

  如果以市场普遍公认的30%的业绩增幅作为高成长的“及格线”,那么,现在的创业板整体远没有达到“及格线”标准。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所有创业板企业平均净利润增幅只有16.65%,这一“成绩单”不但低于中小企业板17.17%的平均利润增幅,而且远远低于上证A股28.47%和深证主板A股28.4%的平均利润增幅。

  经过两年的发展,目前创业板开户数已达到1975万户。但与同期沪深两市A股总账户数1.63亿户相比,只有后者的一成多。

  目前仍有近八成散户惨亏

  2009年10月30日,28家上市公司揭开创业板大幕。截至今年10月30日,过会并发行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达到274家,几乎是首批上市公司的十倍。但规模的急剧膨胀并没有给股民带来笑容,八成股民首日买入依然亏损。

  WIND统计数据显示,按10月28日收盘价格计算,在271只创业板股票中,依然有209只个股复权价格低于其上市首日的收盘价,占比高达77.12%。这也意味着,如果投资者在创业板上市首日买进并一直持有,目前仍然有近八成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国民技术、坚瑞消防、三川股份以及世纪瑞尔等4只创业板股票复权后相对于首日收盘价的跌幅均在60%以上。

  综合新华社电、广州日报(微博)

  ——每一个幸存下来的小散都是奇迹——

  壹记者调查采访发现,普通股民要想从创业板赚钱,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南京老股民张先生近年来四只创业板个股只赚不亏,累计赚到20%,其心得是:我只做创业板行情的“第二波”。

  张先生是一所学校的教职工,同时也是上世纪90年代入市的老股民,现在浙商证券和华泰证券都有账户。他告诉记者,自2009年创业板开市以来,他一共炒了4只个股,包括依米康(300249)、奥克股份(300082)、碧水源(300070)、宋城股份(300144)。其中宋城股份是上周五才在尾盘卖出,收益率在10%以上。而若上述四只个股的总收益加起来,大概可以达到20%。

  在大多数股民炒创业板都亏钱的情况下,张先生是如何做到赚钱的呢?他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创业板个股刚上市的时候,要么暴涨要么暴跌,那个时间他基本是不碰的。只有当看中的个股跌下来,横盘一阵子之后,他再结合资金量和K线图的变化判断入场时机,买入持有一周左右卖出,赚取这“第二波”的行情。这样做虽然收益不大,但风险也会降低,并且收益总能积少成多。张先生介绍,这样操作还有个要点就是不要过分追涨,赚到一点就可离场。比如他上周五在24.8元左右卖出宋城股份,比当日最高价即收盘价24.9元略低0.1元,他解释说,尽管周一开盘这只个股还可能往上走,但已经进入布林线上轨,所以还是先出来。张先生总结说,创业板的介入时机,他一般看两个指标:一,是否有资金量进入;二、从K线图上看到缩量下来后已盘整一段时间,开始底部放量,但股价并没开始大涨,那么自己就会买入。而在选股方面,一是看政策,比如碧水源属于环保、水务概念;宋城股份有旅游概念;二是看基本面,自己还是喜欢一些保守的个股。

  他建议股民:首先做好选股工作,选到基本面好的、符合政策趋势的创业板个股,则等到其跌下来,进入“第二波”行情后开始持有。    马 燕

  公司圈钱 股民伤心

  ●几乎膨胀十倍,疯狂“圈钱”近2000亿元。

  ●创造164 位亿万富翁。

  ●近30%公司业绩同比下滑。

  ●50%个股破发,70%市值被蒸发。

  ●近80%股民首日买入亏钱。

  ●80多家创业板公司遭到203名高管抛售,套现总金额近30亿元,其中7名高管通过套现成为亿万富翁。

  ●超募资金逾千亿。

  ●分红仅占融资额4%。

  退市制度缺乏 导致投机盛行

  “因为创业板暂时还没有退市机制,所以只要能上市,基本上等于进了保险箱。这对企业本身发展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情。”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分析。据悉,创业板退市制度一度被寄予厚望,但目前仍没有具体时间表。

  创业板已经从鼓励创业交易的场所变成了一个创富场所,跟设立的初衷背道而驰。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发行制度,也包括退市机制。经济学家马光远(微博)就指出,在发行制度上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导致很多机构做高股价,最后再高位套现;“另一方面,由于创业板本身缺乏退市制度,导致投机制度盛行,很多企业的业绩一落千丈。”业内人士分析说。

  该人士分析认为,创业板退市机制迟迟不出,可能是监管层担心投资者会面临更大的风险。但为鼓励高成长性公司,创业板不应该成为企业“圈钱”的保险箱,只要上市就万事大吉,作假投机才大行其道,“三高”不断出现。

  实际上,创业板退市在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如美国纳斯达克如今已有3000多家企业,每年大约有8%的公司退市,而英国创业板退市率则高达12%。

  综合新华社电、广州日报、第一财经(微博)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