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创业板投资回报逐步走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05:00 来源: 深圳商报

  □ 深圳商报记者 苏海强

  清科研究中心昨天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自2009年10月22日深圳创业板开闸以来,截至2011年10月22日,共有269家企业在深圳创业板实现IPO,其中,有VC/PE支持的创业板企业共有147家,其背后的174家投资机构共实现323笔退出,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倍数为8.90倍。在这些创投机构中,深圳创投机构成最大赢家,尤以创新投为最,共计实现22笔退出。

  报告还显示,创业板第二年,VC/PE机构获得的投资回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集富效应”日渐减弱。

  创新投22笔退出位居榜首

  对VC/PE机构而言,创业板的推出拓宽了其退出渠道,其中本土机构更是收获颇丰。按IPO数量计算,两年内从创业板退出的174家VC/PE机构中,本土机构共有156个,占比达到89.7%,处于绝对优势。156家本土机构合计实现299笔退出,平均账面投资回报为8.84倍。两年内共有16个外资VC/PE机构从创业板退出,占比仅为9.2%,合计实现20笔退出,平均账面投资回报为14倍。此外,合资VC/PE机构从创业板退出的数量为两个,占比1.1%,合计实现4笔退出,平均账面投资回报为8.80倍。

  创业板推出两年之际,共有158家VC/PE机构实现3笔及以下IPO退出,7家获得4笔退出,2家获得5笔退出,7家获得6笔及以上退出。记者发现,在创业板IPO退出VC/PE机构退出数量排名前十强中,前六强的席位全部为深圳创投机构。这六强创投机构分别是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国信弘盛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

  其中,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3家机构各获得10笔及以上创业板IPO退出,3家机构分别获得22笔、13笔、10笔IPO退出,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分别为8.51倍、5.77倍和8.04倍。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国信弘盛投资有限公司并列排名第四,各获得8笔IPO退出,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分别为9.53倍和4.69倍。深圳市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位居第五位,共获得7笔退出,平均账面投资回报为7.93倍。

  VC/PE“集富效应”日渐减弱

  统计显示,创业板第二年,VC/PE机构获得的投资回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集富效应”日渐减弱。2010年,创业板IPO风生水起,全年VC/PE机构在创业板退出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达到10.90倍,而2011年前三季度,创业板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下降至7.97倍。2011年二季度,尽管受到广州诚信从“高盟新材”获得58.39倍投资回报的影响,当季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略有上升。但若剔除这一因素,二季度的回报为7.62倍,则2011年前三季度的创业板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将显现逐季下跌趋势。

  统计同时显示,创业板一周年创投机构退出数位居前三甲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在第二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创业板一周年时退出前三甲分别是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当时,他们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分别是10.64倍、5.90倍、11.05倍,但两周年时,这个数据已分别下降到了8.51倍、5.77倍、9.53倍。

  同时,相对于境内资本市场的“过山车”表现,海外资本市场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则相对稳定,尽管由于欧债、美债危机等影响,海外IPO现状令人堪忧,VC/PE的退出回报有所下降,但是趋势相对稳定平缓。因此,境内外的账面投资回报差距不断缩小。换言之,单纯从投资回报角度出发,境内资本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市场对VC/PE机构的吸引力已经日渐减弱。

  “速食投资”恐难持久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宇认为,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和VC/PE机构投资成本上升,是创业板第二年退出回报下降的主要原因,创业板开闸第一年的辉煌盛世在未来已较难重现。二级市场方面,创业板指自2010年二季度设立以来,经历了一波稳步上升,然而进入2011年之后即开始掉头下行,一路走低。在此过程中,二级市场表现为大多数股票“跌跌不休”,一级市场表现为发行市盈率骤减,新股破发频频。IPO估值和定价的回调,直接导致了VC/PE机构的平均账面退出回报的降低。VC/PE投资成本方面,随着投资趋热,优质项目陆续上市,面对日趋激烈的项目争夺,VC/PE机构投资压力陡增,价格大战无法避免,因此VC/PE的投资市盈率也在增加。

  王宇认为,历经两年,投资者已经从最初的狂热中逐渐恢复理性,以高成长性为代表的创业板企业所存在的投资风险也已显现。随着创业板市场回归,加之同业竞争加剧,“持久战”势必将代替“闪电战”成为市场常态。王宇建议,VC/PE机构对此需谨慎对待,逐渐调整投资策略与方向,为自身在创业板新一年的发展中谋求更多机遇,克服更多挑战。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