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资产证券化可减银行资本需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1:39 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记者 李丹丹 ○编辑 阮奇
数年来,商业银行多次在股票市场兴起再融资大潮,令资本市场承压。央行副行长刘士余16日建议,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把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提至表外,减轻银行资本需求,为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留下一部分空间。
他是在第一届信用增进行业高端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的。刘士余表示,信用增进行业对中国银行业、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如果信用增进行业或者CDS(信用违约互换)等创新性产品不发展,中国的债市在很大程度上将受到束缚,同时中国的股市在总量上也会处于大家不期望的增长状态。
信用增进是一种管理信用风险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制度和工具,从广义上理解,所有与信用风险的分散分担有关的金融服务都可以叫做信用增进。
目前,我国社会的融资体系主要还是以间接融资即银行贷款为主,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贷款在GDP中的贡献率很高。刘士余称,因为GDP刚性增长,所以商业银行就需要持续放贷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这必然导致资本金不足。在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规则下,商业银行需要补充核心资本。
正因为如此,这几年多家上市银行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融资规模巨大,对股市造成一定冲击。“如果商业银行不搞资产证券化,而是不断地着重于增加加权资产和资本补充机制,那中国的股市在很大程度上要改名为银行业股市了。”刘士余直言。
他建议发展资产证券化,把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由表内提到表外,减轻银行资本需求,银行从贷款人变为管理人,“这样的话就可能为资本市场留有一部分空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倘若风险加权资产不移到表外,还是保留在表内的话,就可以通过结构性产品比如CDS的应用,把资产的风险权重降下来,使其对资本的消耗、占用大大下降。
刘士余同时指出,在未来的发展中,信用增进机构要推动形成完善的信用增进行业理论体系,建立参与各方互利共赢的机制,配合推出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与自律管理规则,扎扎实实积累产品创新与服务的经验,探索更为多样化、有效的信用增进模式,实现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央行条法司司长周学东在同一场合透露,央行已将制定信用增进业务管理规定作为33部部门规章类立法项目之一列入了“十二五”立法规划,未来将积极推动信用增进业务管理规定的立法进程,为信用增进业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