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克明面业:资质远低于高新认证标准 伪高新藏隐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2 11:33 来源: 深圳电视台财经生活频道

  于2011年12月28日通过证监会审核的克明面业,以其颇具争议的主营业务、显著家族治理症候和令人质疑的高新企业资质成为一家受众人瞩目的待发行公司。而同时,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背后也暗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伪高新”秘密。

  挂面里的“高科技”

  克明面业主营业务为挂面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名副其实的传统食品生产企业。看上去与高科技并不相关的克明面业,从2007年起,便戴上了“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帽子,而且这一戴就是4年的时间。广州正大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高新技术企业领域必须归属于国家规定的八大领域,而面条加工行业并不属于此列。

  除了企业所属领域之外,研发人员比重,研发人员学历,研发投入占比等等因素都是企业申请高新资质的硬性标准。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国家级高新技术资质的企业中从事研发人员的数量应该不低于员工总数的10%,而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重应不低于30%。但据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克明面业技术人员只有62人,不足员工总数的4%,而学历方面,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也仅仅只有13%,远远低于资质认定的标准。而公司披露的3名核心研发人员中的技术改造部部长也仅仅只有高中学历。

  伪高新背后的畸形产业链

  诸如克明面业这种存在明显瑕疵的高新企业被称之为高新企业。截至到2011年底,两市一共有641家上市公司或者下属子公司曾经获得过高新技术认证,不过其中有3成企业存在着高新“成色”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本台记者经过调查后了解到,对于拟上市企业而言,拥有高新技术认证并不仅仅是一个光环而已,同时它能够带来诸多好处。一方面,企业在通过认证的3年内将会少累计缴纳40%的企业所得税,确保了企业报告期内的利润。另外一方面,上市过程中企业也将获得较高的市盈率,从而取得高额的资本溢价。盈峰创投投资总监边洁认为,企业去申请高新认定的冲动有时候是为了获得税收的减免,因为目前国内的税收的确相对较重。鼎力盛合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梁先平则认为,券商亲睐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促发这一现象的诱因之一,他还认为某些企业为了达到申请高新企业的标准,会不惜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方式。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获得资格认定的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大约有七成是通过各类中介完成的。而这些中介包括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事务所,也有各种商务咨询机构、科技交流中心、科技顾问公司,还有声称与地方科技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有关系”的单兵作战者。这些中介提供的专业服务中,不仅仅包括为企业跑程序,更且他们可以为达不到申报标准的企业创造申报“高新”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国家在2008年出台了新的认定办法,在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发明专利以及营业收入等多方面都设置了较高的门槛。标准的提高使得一些曾经的高新技术企业无法再满足新的条件,对于更多想要申请高新技术认定的新企业来说更加是望尘莫及。国家提高认证标准的初衷是良好的,不过这一举措却又变相刺激了中介机构的极大繁荣。

  深圳电视台财经评论员朱雁峰认为,作为企业、政府和中介机构三者形成的利益链条,各个角色都是有利可图。作为企业,有了高科技的帽子,公司上市机会更多,而且上市前后的税负成本可以有效降低,融资额可以更多。作为地方政府,可以分享上市公司蛋糕做大为其带来的一系列的收益。作为中介机构,则可以收费办事。

  而伪高新乱象背后的危机也是显而易见的。伪高新企业在通过高新资质增厚业绩的同时,反过来拖累股价收益也是立竿见影。例如,上市公司佳隆股份在2011年的半年报中表示,公司上半年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97%,主要是因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在2010年到期。与此同时,公司的每股收益同比也大幅下降了32%。此外,那些依赖税收优惠支撑漂亮业绩的“伪高新”上市公司,一旦画皮被揭开后,等待他们的,将是巨额税款的追缴。2011年底,经过审计署审计认定,贝因美2008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时,前三年研发费用比重只有0.65%,而申报的发明专利和公司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并不直接相关,因此减免公司2008年和2009年的税收优惠,追缴金额5900万元。此外,因为高新资质被审计署查实的上市公司东湖高新,补缴了2008年和2009年所得税税款1774.4万元及滞纳金490.27万元。这个数额,已经大大超过东湖高新2010年仅为1758.64万元的净利润。

  随着首批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的到期,预计将会有更多的“伪高新”上市公司现形。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