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京威股份涉嫌假合资 累积逃税高达7618万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1 13:47 来源: 深圳电视台财经频道

  本台记者日前报道了京威股份实际控制人涉嫌抽逃母公司出资问题。在持续调查后,记者发现,京威股份控股的合资公司中环零部件公司还涉嫌“假合资”,其累积逃避企业所得税高达7618万元。

  北京中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简称中环零部件)成立于2005年9月,由京威股份母公司中环投资与香港腾丰有限公司(简称香港腾丰)共同出资120万港元组建,中环投资持股70%。中环零部件自2006年至2010年期间享受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五年间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7618万元。

  2011年12月,京威股份以5200万元的价格从母公司手中收购中环零部件70%股权,成为旗下子公司。这家注册120万港元的公司,其唯一披露的2011年度财务信息显示,营业收入为2.06亿元,净利润高达9664万,仅从规模和利润上已足可上市。

  但收购摇钱树一样的中环零部件公司,显然不是为了让利于投资者。

  中环零部件组建的唯一目的,是租用京威股份的厂地向一汽大众的奥迪A6L车型供应铝合金车门框。这个单一的业务虽然过去很暴利,但却很短命:根据一汽大众通知,奥迪A6L车型将在2012年3月停产,下一代奥迪C7车型将不再延用中环零部件车门框产品。

  为何京威股份要收购中环零部件这个已失去主业的公司而不是选择注销?

  因为现在还不能注销,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已经享受减免所得税的中外合资企业,其实际经营不满十年的应当补缴减免所得税。很显然,中环零部件董事会选择在2016年注销而不是现在,是为了避免补缴已经减免的所得税7816元。

  关于公司的外方股东香港腾丰公司,招股书没有披露任何细节。记者多方查询,这家仅早于中环零部件一个月成立的公司,是香港人陈樑先生一人注册的商业投资公司。而京威股份招股书显示,2011年底(已收购中环零部件的股权)公司合并报表中应付股利有8825万元,特别标注这些应付股利是中环零部件历次分红中应付给香港腾丰的股利。

  而根据招股材料,中环零部件在被收购前,已将截止到2011年7月31日的可供分配利润、共8230万元全部以现金方式分给股东了。

  这前后不一致的信息披露让人疑惑,既然截止到2011年7月的可供分配利润都已现金分给股东了, 2011年年底财务报表中应付给香港腾丰8825万元的累积应付股利又从何而来呢?陈樑先生为何一直未能收到分红?还是香港腾丰本就是中环零部件合资身份的一个壳? 本台记者将持续关注。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