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网上市蕴含政策突破 传媒板块价值待重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0 03:31 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郑培源

  财政部力挺文化发展与人民网即将登陆A股这两大讯息,有望刺激文化传媒板块走强。尤其是后者将引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之风气。

  日前,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态,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将达493.84亿元,增长18.7%。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将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人民网登陆A股已进入倒计时。多位传媒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人民网的上市或许会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强官方新闻网站建设;到2010年国新办召开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座谈会,宣布人民网、新华网等十家新闻网站成为转企改制试点单位;再到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创新投融资体制,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其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党中央及国务院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通过上市引导相关个体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在竞争中做大做强,扩大舆论影响力的意愿一脉相承。而人民网的上市正是贯彻这一政策意图并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在人民网上市之后,其他的中央新闻网站及其他符合资格的新闻媒体上市步伐有望加速。

  尤其引发分析人士关注的是,人民网首次将采编业务纳入上市主体实现了整体上市,这在以往的传媒类上市公司乃至整个新闻传媒行业来说,都是政策上的重大突破。

  自1994年第一支传媒概念股东方明珠现身A股市场起,近20年来传媒企业上市除需要证监会审批、管理外,一直坚守着新闻宣传部门分级分版块严格进行的管理、把关、审批的原则。在我国的新闻媒体管理体系中,中宣部作为党的新闻宣传管理机关统管大局。而国务院下属的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文化部、国新办共同组成政府新闻媒体管理体系。其中,国新办除管理党政机关的新闻发布外,也是政府加强互联网监督和管理的主要政府部门。人民网等十余家官方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正是在国新办的主管和推动下实现的。成立时间相对较短的国新办在推动文化体制创新上着力不小。

  “2008年博瑞传播曾出资持有新成立的《每日经济新闻》35%股权,这是A股市场上唯一一次上市公司与采编权关联。不过上市公司持股数量有限,对采编没有真正的影响力。而人民网是将自有的采编资源整体上市,员工中包括133 名持有新闻出版总署颁发记者证的专业采编人员。这一政策上的变化的确反映了管理层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也显示了新闻监管部门对资本更为开放的态度。”一位传媒板块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而从人民网起步的这一政策突破,也的确迎合了媒体快速发展时代受众对官方媒体的期望。与人民网运营模式极为接近的纽交所上市公司凤凰新媒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均有较大斩获。凤凰网首席运营官李亚告诉记者:“在一个碎片化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人们从微博(http://weibo.com)、短信中获得大量不完整、不确定的信息,他们需要一个平台来提供全面、多样、深度的解读和挖掘,这正是主流新闻媒体的价值所在,也是其实现商业价值的依据。”

  上述政策突破的利好,引发了市场对于人民网的乐观预期,也引发了传媒板块估值中枢上移的猜想。目前A股传媒板块动态市盈率中值不过在22.8倍上下,而4月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仅20倍左右。本次发行,虽然绝大部分投资者在22.5元价位上积极进行申购,但最终按照价格区间下限20元/股来定价,对应市盈率也达46倍,其溢价正反映了市场的高度乐观。

  “人民网受到机构的追捧,正反映了市场对其权威性、业绩成长性包括是对本次整体上市背后代表的文化体制的突破的良好预期。如果人民网的价格受到市场认可,比价效应反向撬动整个传媒板块的估值。”上述传媒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存在采编业务置入上市公司预期的报业股及新媒体股、中小市值股在传媒板块中更易受到资金关注,或可成为价值重估的主要受益者。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