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IPO新政后券商强势回归打新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6 03:19 来源: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伍泽琳

  昨日,首次公开发行(IPO)新政后首批新股上市满月。在此期间,券商自营参与打新的资金高达250亿元,一个月资金相当于之前约5个月时间里投入资金的4倍。

  业内人士指出,IPO新政实施以来,新股发行估值趋于合理,网下获配机构3个月限售期取消,减小了二级市场的波动,这吸引更多的券商自营资金和资管资金参与打新。

  出手阔绰

  5月25日IPO新政后首批新股上市,被业内视为IPO新政的正式起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5月25日以来共有24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6.3%,其中有13只新股在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逾五成。

  从5月25日前后券商打新情况看,1月1日~5月24日共有48家券商参与打新,累计动用60亿元自营资金;而截至昨日,5月25日以来共有55家券商累计动用了250.5亿元自营资金参与打新。

  具体看来,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国泰君安证券、平安证券和中信证券,5月25日以来累计动用打新资金分别为9.3亿元、8.4亿元和8.2亿元。而投入打新资金在亿元以上的券商为45家,占比高达83%。这与券商此前谨慎打新形成了鲜明对比,数据统计显示,此前打新较为活跃的券商通常也只投入千万元级别的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渤海证券、东吴证券等中小券商近一个月来出手比较大方。Wind数据显示,前者累计动用打新资金逾5亿元,后者打新的投入也高达3.6亿元。

  对此,深圳某券商自营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新股发行估值较为合理,为我们参与打新提供了部分套利机会”。而高华证券研究报告则指出,最近IPO的上市首日平均回报率已从2004年以来的70%降至8.7%(2012年5月底以来),表明新准则在限制IPO新股的投机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在机构参与打新更加看重新股基本面,只有具备投资价值的新股才能让券商慷慨解囊了。”东莞证券投行相关人士表示。

  此外,IPO新政后网下获配机构3个月限售期取消,也较大程度地降低了二级市场波动对券商打新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在市场走弱预期下,新股破发时,机构投资者可以及时卖出,以规避出现更大的损失。

  此外,近一个月来,券商动用的打新资金陡然放大还与重工转债的发行相关。数据显示,无论是券商自营部门还是资管部门,几乎都向重工转债的发行“出手”。

  收获颇丰

  在新股获配次数方面,国泰君安证券、渤海证券、东吴证券收获颇丰。5月25日~6月25日,这3家券商累计参与首发配售次数分别为8次、5次和4次。而平安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也均获得3次配售。

  打新收益方面,若按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估算(下同),获配次数排名前五的券商合计盈利3288万。其中,获配次数排名第一的国泰君安证券打新收益合计为2042.4万元。

  此外,经过IPO新政洗礼的新股市场也受到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青睐。Wind数据显示,5月25日~6月25日期间,共有83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累计动用46.95亿元参与打新。其中包括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等券商多只集合理财产品参与其中。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