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海航置业资产注入逾期难兑现 借壳之路仍未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9 01:2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黄树辉

  两年内完成资产注入的承诺期满未能兑现,海航置业重组ST筑信(600515.SH)陷入进退两难境地,海航系地产板块借壳上市之路变得遥遥无期。

  但这丝毫没有阻碍海航在房地产业务上的扩张态势。8月18日,海航集团宣布收购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国美商都,此次交易总价为约60亿人民币。

  该项目去年10月份就曾在市场上以总价100亿元叫卖,此次海航以60亿购入,已较去年降价40%。

  重组ST筑信的难题

  作为ST筑信实际控制人,海航置业提出延长资产注入工作启动时间的议案,但却遭遇中小股东的否决。这也是继重组绿景地产(000502.SZ)失败后,海航置业借壳上市过程遇到的又一棘手难题。

  为履行股改和重组时的承诺,ST筑信再次启动定向增发,公司股票自8月15日起停牌。ST筑信董事会办公室有关人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几天正在做论证,此次定向增发主要是面向海航置业。”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实际控制人和大股东一直与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沟通,但获得的消息是,目前政策对涉及房地产业务的相关重组和资产注入一直未曾开闸。

  这意味着,此次定向增发或许不会涉及房地产相关资产。有私募人士透露,目前房地产调控背景下涉房上市企业重组基本无望,从绿景地产抽身的海航置业或许会把部分酒店或旅游类资产注入ST筑信,以度过眼前的困境。

  截至8月14日,海航置业重组ST筑信整整期满两年,但此前海航置业和第一大股东天津大通对ST筑信的资产注入尚未启动,意味着该承诺期满并未能兑现。

  主要原因是,房地产调控的高压不减,上市房企的重组、融资之路依然艰难。海航置业重组ST筑信历时两年之后,同样遭遇政策难题。

  7月14日,ST筑信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有关延长重组启动时间的议案。公司表示,受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影响,资产注入相关重组工作暂不能进行,拟将上述资产注入承诺事项的启动时间延长12个月。

  公司将与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继续做好资产注入的相关准备工作,在国家宏观政策许可时,积极稳妥地推进资产注入工作的完成,以完全履行此前承诺。

  但中小股东对此深表反感。在8月5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关于延长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向公司注入资产相关重组工作启动时间的议案》仅获得1.75%的赞成票,反对比例高达97.05%。

  目前,尚不知对中小股东具有风向标意义的超级散户吴鸣霄是否投下反对票。有知情人士透露,吴鸣霄在今年初曾经奔赴海南与ST筑信总经理李同双进行沟通。但这一说法未能获得吴鸣霄的证实。

  股东资料显示,吴鸣霄于2009年第三季度潜入ST筑信十大流通股股东榜单第三位,此后持股数几乎从未变动。截至今年一季度,吴鸣霄持有ST筑信776.71万股股份,依旧位列第三大股东,似对ST筑信的重组前景仍保持信心。

  在海航集团让人眼花缭乱的大收购迷局中,地产板块成为其至关重要的运作平台。不厌其烦的资产收购、质押、融资等杠杆运作,使得海航集团旗下的地产板块资产规模以平均每年翻番的速度急剧膨胀。

  包括海航内部管理层在内的多位业界人士认为,海航集团旗下储备的土地资产众多,但很少进行开发,与其说海航在搞房地产业务,还不如说是搞资产运作。

  多家券商研究报告认为,按照海航集团资产运作惯例,海航集团七大业务板块将各有一个上市公司平台。如航空主业为海南航空(600221.SH),机场板块有美兰机场(00357.HK),物流板块的上市平台为SST天海(600751.SH),商业板块确定为西安民生(000564.SZ),餐饮板块则由宝商集团(000796.SZ) 承接。

  在酒店业已经确定给了绿景地产后,已被海航控股的ST筑信被认为是海航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平台。此前2009年8月,海航置业以增资方式控股ST筑信第一大股东天津大通,对ST筑信实现间接控股。

  海航置业于2009年8月14日作出多项承诺,将继续促使天津大通履行在ST筑信股改时作出的承诺,以不低于5亿元的优质资产进行注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并增强持续经营能力;同时,天津大通或海航置业承诺将在两年内启动向ST筑信注入资产的重组工作,且置入资产在注入完成后两个会计年度内实现净利润累计不低于6000万元,如未达到前述标准,由天津大通或海航置业以现金方式补足。

  但上述曾在二级市场参与ST筑信的私募人士表示,海航在资本运作方面很少会让对方捡到便宜,更多的时候会是在股票价格较低时介入,且不会轻易动用现金作为兑价。

  借壳之路仍未明

  海航系的房地产资产越来越大,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2010年开始,海航集团开始不断在房地产领域加大布局,从广州到北京,从上海到成都,都在不断地攻城略地,动作之大让业界瞠目,并时常现身地王。

  海航置业官方网站介绍称,目前海航置业下辖北京、海南、广州、西北、东北、云南区域公司,重庆分公司,项目涉及住宅小区、高档写字楼、高档酒店、大型商场及大型生态旅游景区等,但另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是,由海航独立开发的成熟地产项目并不多见。

  此前的8月3日,天誉置业发布公告称,向海航出售广州洲头咀项目,代价13亿元。

  海航旗下土地储备之多也是业内共知。公开资料称,仅在海南保亭县,海航就拥有150平方公里的一级土地开发权,而外界了解的还有海口大英山老机场土地2860亩、兴隆康乐园高尔夫土地2100亩等。

  但海航地产业务借壳上市之路却一直不顺,原本拟作为海航酒店和商业地产融资平台的绿景地产最终另寻他嫁。

  6月15日,绿景地产发布公告,终止2010年3月启动的资产重组。绿景在公告中表示,自去年3月启动重大资产重组至今已逾一年三个月,仍处在上报材料阶段,公司的现有资产无法置出,现有业务也难以进行新的拓展,新的资产、业务又无法置入,公司发展处于两难的境地,对公司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绿景地产方面表示,由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持续,公司的重组能否成功、何时成功难以预料,长此以往,将对公司的发展和盈利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所以绿景地产决定终止此次资产重组。

  8月16日,ST筑信发布业绩预亏公告称,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00万元,上年同期为9224.94万元。2010年半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来自债务重组产生的非经常性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公司本报告期经营状况较上年同期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无重大非经常性收益,因此出现亏损。

  上述私募人士表示,重组绿景地产失败后,海南置业或许会把原计划注入绿景地产的部分资注入ST筑信,主要是一些在海南的酒店资产和旅游资产。

  海航集团网站显示,在大本营海南,海航旗下有20余家项目公司覆盖海南省18个市县,包括旅游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高尔夫球场等,目前已建成项目3个,总建筑面积为8.37万平方米。在建项目共24个,投资概算共计约150.89亿元。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在房地产调控的持续加压背景下,海航置业对房地产类资产进行注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借壳ST筑信和绿景地产迟迟无果的同时,海航置业还启动了与九龙山(600555.SH)的买壳计划。2011年3月,海航置业收购九龙山29.9%的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海航承诺将其作为海航集团旗下旅游休闲度假区开发与经营业务的唯一整合平台。

  但迄今为止,海航旗下地产业务借壳之路仍未看到明确的方向。getty图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