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ST威达股权之争疑点多 传言扯出陈年旧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02:58 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邱江

  当年“烂摊子”公司3400余万股份,怎可与此时市值逾11亿的准银矿企业股权同日而语,为此发生的诉讼也掺杂了更多的利益纠葛。昨日,*ST威达披露了公司现任三大股东与成都泛海的股权纠纷,若后者的诉讼请求得到支持,*ST威达三大股东手中价值连城的股份将要易手。公司表示,此次披露此事是因网上传言导致公司发函问讯所致。

  根据*ST威达昨日公告,早在2005年,成都泛海就与现公司第四、第三大股东安远控股和赣州希桥签订《股份转让合同》,拟受让其共同持有的*ST威达3422.65万限售股。但在2008年8月,安远方面认为成都泛海付款违约,通知解除合同,该股权转让并未实际履行。成都泛海在2009年12月向深圳仲裁委提出诉讼并于2010年1月获得立案受理。但在2010年2月3日,公司现第二大股东万年聚富通过诉法裁定获得了安远控股所持的*ST威达1370万股,且上述股份于2009年6月便由南京下关法院冻结,时间优于深圳中院冻结时间,因此上述变更已执行。成都泛海于2010年3月对上述股权过户提出执行异议,尽管下关法院进行复核并冻结了上述1370万股,但此后又中止了对执行异议的审理。

  这样一则重要的信息披露存在诸多疑问。首先,*ST威达除在2010年3月11日披露了万年聚富受让安远控股1370万股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外,对于其余事项并未披露。尤其是在2005年签署的多达3422.65万股的股权转让事项未曾公开,而当时大股东江西堆花持股量才3273.6万股,这一合同的履行很可能涉及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变更。对于如今方才公布的理由,公司有关人士表示:“是因为网上有关言论引起了公司注意,发现安远控股和赣州希桥股权一直处于冻结状态,因此发函询问。”不过,其实从2008年年报开始,上述两家公司的股权便已显示处于冻结状态。

  就纠纷本身而言,万年聚富的介入时间、其与安远方面的关系,以及成都泛海的诉讼意图,都值得推敲。首先,裁定安远控股1370万股持股归万年聚富的法院裁定书生效于2010年2月3日,而这时*ST威达早已确定了重组方,安远控股为何在“重组前夜”将巨额财富拱手送人?第二,成都泛海的股权协议早在2005年已签署,但安远方面直到2008年8月才提出解除合同,颇为凑巧的是,此后的9月1日,公司原第一大股东江西生物即把所持股权全部转让给现任大股东也是此次重组方盛达集团。值得注意的是,安远控股实际控制人陈族远曾在1999年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威达集团总经理,此后于2000年辞去董事长职务,同时安远控股及其关联方还非经营性占用过上市公司资金。第三,2008年8月安远通知解除合同后,成都泛海对此为何隔了一年多时间才提起诉讼?

  此外,公司了解到的信息与历年年报披露信息也并不完全吻合。公告称股权转让于2005年,但安远控股因债权纠纷,早在2004年4月29日已从威达集团处受让了股权以抵偿债务,而赣州希桥则是在2006年4月30日才签订股权转让合同获得1352.65万股股份的,因此,它们与成都泛海的股权转让无法在2005年一并进行转让。

  目前,万年聚富的司法裁定已执行完毕,深圳仲裁委的判决是否会与之相左,是最大的疑问。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上述股权纠纷只涉及股东层面,对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不会构成影响。

点击进入[*ST威达吧]讨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