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猛刮淘金风 主业不给力无奈各寻出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06:15 来源: 证券日报编者按:涉矿淘金似乎已成为上市公司目前高度一致的认识。无论是以多元化发展为名目,还是主业不给力被迫另寻出路,上市公司纷纷涉矿淘金的热闹背后,种种风险也随之而来,对此,那些“喜气洋洋”忙于淘金的公司们准备好了吗?投资者请擦亮眼睛。
■本报记者 谢 岚
上市公司“涉矿”已经不是新鲜事儿,而从眼下来看,随着国际金价节节攀升,接连创出历史新高,在投资者纷纷买入各类黄金产品以求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金矿也正在成为众多A股上市公司追逐的热中之热。
9月以来,就有华业地产、方大炭素等数家上市公司宣布加入“淘金”大军,而闽福发则“喜气洋洋”地宣布,公司2010年6月入股投资的金矿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已探明黄金储量有显著增长。
不仅如此,除了上市公司已经发布公告的,各种“涉金”市场传闻也络绎不绝,如福成五丰、益民集团、ST兴业等纷纷被传将注入或收购金矿。
上市公司热衷淘金
主业不给力是主因
“上市公司手里有钱,主业又做不好,就会比较多地转入到这方面,当然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是想转型。”对于上市公司里掀起的这波“淘金”风潮,昨日,东海证券有色金属分析师张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民生证券有色分析师巨国贤亦认为,一般主业不振或主业受宏观调控影响较明显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涉矿”,业务结构多为“X+矿”组合,且以“房地产+矿”最为常见。
以大元股份为例,这家主营业务为生产工程用塑料板材、管材、异型材、电线、电缆的上市公司今年8月9日公告称,拟以1.3亿元收购世峰黄金公司52%的股权。对于大元股份这一大手笔的行动,业内人士多认为这和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不佳有很大关系。
该公司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亏损额达3039.89万元。
大元股份表示,通过收购世峰黄金52%的股权,公司将初步实现向黄金开采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且在完成本次收购后,将立即着手进行世峰黄金的复产工作。业内人士亦认为,虽然此次收购结构并不能让公司完全满意,但至少给处于困境中的公司带来一丝转机。
这一消息也开启了大元股份股价的飙涨之旅,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由之前的23元最高跃升至31.65元,涨幅超过5成。
而“地产+矿”的上市公司例子更多,除了最新的华业矿产,此前包括中弘地产、新湖中宝、鼎立股份等上市房企亦纷纷披露“涉矿”事宜,且所涉矿种皆是或者包括金矿。
金矿评估增值率惊人
买在高点上会否“不胜寒”?
值得关注的是,在黄金价格大幅攀升的同时,一些上市公司收购金矿的资产评估增值率亦相当惊人。
还是以大元股份为例,其拟收购的世峰黄金,根据评估基准日2011年5月31日评估,资产评估值27286.07万元,评估增值20270.79万元,增值率289%,净资产评估值18767.5万元,增值率高达1348.43%。因协议约定公司负债8518.57万元全部由出让方承担,因此经协商后,确认世峰黄金10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2.5亿元,公司收购52%股权的股权转让金为1.3亿元。
“金矿收购价格和黄金价格肯定是有关系的,但不会按照现在的黄金价格来定,而是会拉长一些期限,从而来确定一个相对一个公允的价格。”张方告诉本报记者。
而黄金价格虽然短期内出现回落,但张方对其未来走势仍持相当乐观的态度,“如果收购的矿山近两年能够很快地出矿,生产黄金,那么对上市公司来说应该肯定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张方道。
探矿权并不意味利润
环保风险亦不小
然而,虽然上市公司热衷淘金可谓“无利不起早”,但其中蕴含的风险也不小。
“采矿是一项复杂工程,一个项目从取得探矿权到实际开发投产,少说也得一年半载,有的可能十多年都没有立项。”有矿产开发业内人士表示,矿业项目具有典型的投资大、实施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等特点,为公司贡献业绩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特别是很多上市公司目前买到手的还仅仅是探矿权,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探矿权只是允许两三年内可以在这个地方探矿,这是一种推断性储量。推断性储量与实际的储量存在一定的误差。”
比如辰州矿业就在4月11日公告停止IPO的募投项目,原因就是探矿效果不理想。陶金坪矿区深部勘探及周边普查项目初步勘查的情况以及鑫达金矿项目探矿情况不理想,为控制投资风险,终止了上述项目。
不仅如此,“许多公司仅仅是为买矿而买矿,并未考虑开采成本问题。某些边远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要开采出来,企业需要修路通电通水,花费在基建上的成本远远高于开发取得的收益。”另有业内人士指出,某些矿山资源可能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搬迁、运输、供水、供电等因素实际上无法开发。
“确实有的矿山你买了之后会存在这样的风险,发现不是不太值当,譬如矿山储量规模不大,开采五六年就没了,还要投入资金建很多东西。”张方亦表示,一座矿山到底值不值得,从矿产储量到矿山的位置,各种不确定因素很多相当多。
另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特别是矿业类上市公司的环保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而很多“涉矿”上市公司这环保这道门槛上面临的风险亦不小。
如中弘地产此前公告,公司拟用自有资金6000万元收购仁源投资所持鑫兴矿业49%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鑫兴矿业49%的股权,仁源投资持有剩下51%的股权。
然而,有媒体却报道称,鑫兴矿业自从2008年3月拿到杜荒岭金矿的采矿权后,就一直持有,并没有正式生产。该矿目前也基本处于停产状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还没有拿到环评及安全生产认证报告。而截至目前,此采矿权的环评认证及安全生产认证尚在办理中,何时取得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这不免让市场质疑,上市公司花那么大价钱“淘金”是否有点欠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