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券商+高科技+内幕 中信证券版窃听风云引热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02:57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文艺

  “太搞笑了!冒着坐牢危险2天赚3.6%,还不如涨停板敢死队呢”,“人才,应该派去给中投操盘”。昨日(9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信证券(600030)前员工借道电脑木马内幕交易一事后,引来各方热议,而上述网友的各种调侃更透露出公众对该事件的不同态度,有不满,有感叹,有同情,也有愤慨。

  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兆伟称,工作人员利用技术手段和职位之便进行内幕交易,虽然是个人行为,但也有制度方面的原因。另有投资者认为,现在市场获取内幕交易的手段多样,除了防范,事发后要严厉打击才能减少同类事件。

  网友:质疑+同情+调侃

  2006年,正在中信证券(微博)电脑部工作的梁景辉,利用自己高超的网络技术以及在中信证券电脑部任职的便利,通过自己编写的木马程序,数月内从交易所和中信证券窃取了35条上市公司内幕信息,梁景辉与其搭档蔡天丛根据窃取的内幕信息进行股票买卖。两人进行内幕交易的一个典型例子便是2006年7月对茉织华(现名为九龙山)的操作,因提前得知该公司业绩大幅提升,两个交易日获利3.6%。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由于该案涉及到券商员工,高科技,内幕交易等关键词,引来了投资者,证券分析师等各方热议。

  网友对观点的表达向来直接。一位名叫“woogong”的新浪网友说:“太搞笑了!冒着坐牢危险2天赚3.6%,还不如涨停板敢死队呢!谁信?”更有网友提出,梁景辉从事内幕交易的2006年正是大牛市启动的一年,当时随便买一只股票持有,就不止3.6%的收益,根本不用费尽心机搞内幕消息。

  质疑声中,也有人表达了同情,名叫“hichjc888”的网友就称:倒霉孩子,才3.6%就进去了,有人赚了360%也没听说有谁进去了。

  分析师:内控存缺陷

  在记者的采访中,有个别券商研究员表示看不懂梁景辉的行为,作为中信证券的前电脑部职员,也算是半个同行,但他费力获取内幕信息最终锒铛入狱让人费解。

  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兆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虽然这是个人行为,但也有制度不健全的原因。”他表示,该案主要反映两方面问题,一个是中信证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二是该人员个人职业操守有问题。不过,近年来,券商加强了内控制度,同时协会的后续教育也有明显加强。

  根据证监会2011年9月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证券稽查执法情况综述》,今年上半年共新增内幕交易案件45起。

  事实上,业内最为关注的几件内幕交易大案都还没有判决,如中信证券投行老总谢风华涉嫌ST兴业(600603,收盘价9.06元)内幕交易一案,目前谢风华回国投案自首后还在调查中。还有中山市前女市长涉嫌中山公用 (000685,收盘价14.81元)内幕交易的案件也在调查中。

  另外中信证券在“2011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评选活动中,被机构及公众投资者提名为 “最需要改进董秘”的候选企业,投票仍在火热进行中。

  律师:违法成本低得惊人

  屡禁不止的内幕交易,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其存在的根源。

  有网友认为,对于这样的内幕交易行为,1年有期徒刑和5万元的罚款处理,判决太轻,起不到震慑的作用,难怪这个市场的内幕交易频发。

  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微博)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许多证券公司的防范与规制并不严格,导致梁景辉等类似案件发生,从世界范围看,查处内幕交易案在打击证券市场犯罪案件中是一个难点,对取证和认定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对于被法院认定有罪的内幕交易案,由于没有相应的民事赔偿手段,导致违法成本低得惊人,其违法收益几乎是违法成本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就梁景辉案本身的特点而言,宋一欣认为,这实际上也是一起黑客网管的职务犯罪和电脑犯罪,过去该类犯罪更多地体现在入侵他人证券账户系统或资金账户系统,像梁景辉这样的做法并不多见。

点击进入[中信证券吧]讨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