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热衷吃利息 曝出主业空壳化隐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03:34 来源: 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徐建民
委托理财资金主要流向房地产、炒股和购买理财产品
编者按:从炒房到炒股,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投资近年来并不鲜见,但将大规模资金购买银行、信托理财产品则是今年上市公司兴起的新现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热衷于从事金融投资,短期内可能为企业创造巨额的利润,但如果舍本逐末,放弃发展主营业务,一味地沉迷于委托贷款,那么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则不可小觑。
在资本市场中,委托理财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作为上市公司处理闲散资金的一个重要途径,委托理财本应是非常正常的财务现象。然而,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许多委托理财业务已经“变味”,莫名变身为高利贷。
数据显示,仅今年以来,两市共有148家上市公司发布委托贷款公告217份,涉及金额超过300亿元。委托贷款年利率最低的为12%,最高则达到24.5%,远高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资产回报率。
委托理财是指财产所有人作为委托方,以特定的条件,将资金或有价证券委托专业投资者代为管理;专业投资者作为受托方,在一定期间内自主管理和处分委托方的财产。而高利贷,顾名思义可以获取高额的收益,但是,高风险是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无法承受。
一般来说,利率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就属于高利贷。也有一些经济史学者通常会把利率超过了20%的任何借贷定义为高利贷。的确,超过20%的利率使一般企业难以承受的。如今,在委托理财的幌子下,上市公司高利贷大行其道。
委托理财变身高利贷
据统计,今年三季度以来,沪市公司就发布了28份有关委托贷款的公告,大部分是以母公司或子公司为对象的委托贷款,但也有香溢融通、时代出版、丰华股份和卧龙电气等4家公司是向非关联方的委托贷款,涉及金额7.01亿元,贷款利率不断攀升,委托理财变身高利贷。很多企业特别是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做起了“放高利贷”的勾当。 委托贷款放贷的年利率最高能达24.5%,这样的事就发生在今年上市公司身上。
时代出版8月30日公告披露,公司在今年8月23日与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签署委托贷款总协议,将自有资金6000万元委托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贷款,委托贷款期1年,委托贷款年利率高达24.5%。
香溢融通6月3日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浙江香溢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将自有资金5500万元委托中行贷款给南通麦之香,期限一年,年利率21.6%,接近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
今年2月份,武汉健民通过银行,向中青旅集团武汉汉口饭店有限公司贷款1.5亿元,年利率高达20%。
事实上,一些主业不够突出的上市公司,高利贷的利息收入正成为其盈利的主要来源。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一些ST类上市公司参与委托贷款或委托理财。例如,ST波导、ST能山等。
ST波导2011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514.6万元,其中,对外委托贷款带来的投资收益达到1773.8万元。高利贷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占企业净利润的50.5%。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70家公司发布了近130份通过银行委托贷款的公告,总金额近170亿元,其中35家上市公司提出的贷款利率高居不下,总金额近100亿元。
统计显示,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资金流向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房地产。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实施了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行业资金处于历史上最为紧张时期,而上市公司不“差钱”。例如,腾达建设今年7月6日同时对两家控股子公司提供委托贷款,一家是宜春市腾达宜工置业,对其提供人民币2亿元贷款,期限2年,年利率不低于12%,本次委托贷款将主要用于宜春经济开发区项目的开发;另一家公司是云南腾达运通置业,同样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期限2年,额度是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年利率不低于12%,同样是用于支付土地竞买所需款项及后期项目开发。
爱建股份给上海新凌房地产公司委托贷款2600万元,亚星化学给潍坊奥林置业公司贷款6000万元等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房地产业拥有着高额利润且有固定资产作担保,因此成为委托贷款的流向大户。
二是放贷炒股购买理财产品。日前,ST华源称,公司控股子公司福建名城10月26日动用4亿元购买了兴业银行一款人民币保本常规机构理财计划的理财产品,期限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4.5%。同时,还动用1亿元购买了农行的一款 “本利丰”定向(DG2011269)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为10月26日至11月14日,年化收益率为4.1%。今年3月,马应龙宣布,在2011年度以不超过 2亿元自有闲置流动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并称此举可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闲置流动资金,盘活存量资源,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上市公司伤不起
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大背景下,市场资金供给相对偏紧。许多企业都在为资金犯难,但是,上市公司却“不差钱”。就在一些企业为几千万流动资金而绞尽脑汁时,上市公司却出手阔绰,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个亿的委托理财让社会刮目相看。
例如,海螺水泥豪掷40亿元委托理财。像海螺水泥一样,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热衷于将闲置资金大量投入理财和贷款行为。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购买理财产品和发放“委托贷款”的上市公司均逾50家,购买资金额度和累计贷款额度分别超过200亿元和160亿元。然而,对资本市场而言,上市公司扎堆委托理财特别是热衷高利贷是一个危险的倾向。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通过信托或银行将钱放出去,这是近来一个非常危险的苗头。在当前高利率的驱动下,上市公司想方设法将钱拆借出去,靠“不务正业”放高利贷食息,是典型的舍本逐末行为。借款一旦出现违约风险,对上市公司打击很大。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短期内有可能获得一些收益,但同时又在积累着长期的风险。短期的收益也许在委托放贷的合同里面似乎可以实现,但是这很可能给企业今后经营,特别是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如何判断评估这些风险,需要这些公司向投资者有个清楚的交待。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由来已久,它在给一些公司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使不少公司陷入困境。其实,上市公司进行委托贷款和委托理财,就发生了借贷关系,违约风险存在。上市公司因委托理财受伤害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俗话说“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上市公司因委托理财而使资金打水漂的也不在少数。例如,2003年8月中下旬,国债指数也出现暴跌,券商的国债投资和回购未能独善其身,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亏损严重。2004年5月以来,因德隆资金链断裂、闽发证券东窗事发,以及国债行情大幅下跌,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地雷”集中引爆。委托理财一时间险象环生,市场为之侧目。
再看看近期的上市公司公告,ST波导公告称,ST波导通过交通银行宁波分行奉化支行向青海中金提供委托贷款9000万元,结果逾期未还。
放贷收不回的显然不只ST波导一家。由于贷款到期没有被还上,不少上市公司不得不发布贷款展期公告。
2011年5月23日,香溢融通委托宁波银行分别贷款给宏业建设集团、台州宏业混凝土、临海市宏业混凝土5000万元、3000万元、3000万元3笔委托贷款,均未能如期收回,展期6个月。
9月9日,香溢融通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香溢金联有限公司委托银行向浙江大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放2000万元贷款,借款期限为2010年12月10日至2011年6月7日,借款利息18%/年;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香溢担保有限公司委托银行向大宋集团发放3000万元贷款,借款期限为2010年12月10日至2011年6月7日,借款利息18%/年。但大宋集团在6月7日并没有如期还款,不得已,香溢融通将该两笔委托贷款展期至9月7日。但是到了9月7日,大宋集团依旧不能还款。
放贷收不回来只好打官司。统计显示,香溢融通委托贷款总额约4亿元,其中有1.5亿元展期未归还及处于诉讼阶段。
6月29日驰宏锌锗公告称,一笔2亿元贷款一年期满后需展期。
7月12日莱茵置业公告称,去年7月14日向子公司杭州莱德公司提供的1亿元委托贷款即将到期,公司同意委托贷款期限在原基础上延长半年至2012年1月14日,贷款年利率由9.18%调整为12%。
深圳能源称,公司2008年元旦借给惠州丰达公司7000万元委贷,期限一年,该款项已逾期,“截至本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贷款展期手续尚在办理之中”。
警惕主业空壳化
2011年8月28日,浙江温岭市某民房顶楼,当地太平派出所民警通过10多分钟的努力,成功阻止“非法”集资女陈小彩跳楼自杀。导致这一结果的就是高利贷。从实业起家到投机放贷,陈小彩的悲剧反映了温州模式的演变。从实业起家到抽离实业赚快钱(炒房、炒矿、炒物资),亏损后借高利贷,借债人跑路或自杀。温州模式危机虽然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产业空心化的伤口不是马上能抚平。据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估计,每年迁出温州的中小企业超过1000家。深层原因就是不爱实体爱炒楼、产业空心化。
上市公司愈演愈烈的委托理财已经变味为高利贷,如果不加以引导和限制,其后果很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主业主业空壳化。正如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指出,上市公司放高利贷,做起了“小银行”显然是不正常的。这些资金应该投向公司的募投项目;而且由于放贷的利率高,其风险也大,对业绩的支撑将是不可持续的。
上市公司都有自身的主营业务,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只有把资金投入到主业中,才能保持其在主营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稳健地为股东创造财富。主业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基础。从主业利润可以大致了解上市公司业绩的真实性。近年来,上市公司业绩现象下滑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已不稀奇,有的新上市公司上市当年业绩大大低于预测,有的一年就变成亏损。主业衰落不能说都是委托理财的错,委托理财使上市公司偏废主营业务。因为在目前很多企业缺少资金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这种放贷能够获得比较高的收益,这往往会使得很多上市公司不由自主地偏废自己的主营业务。事实上,近些年来,上市公司从炒房到炒股,从购买理财产品到放高利贷,哪里只要来钱快,上市公司资金就往那里投。在高利益的驱动下,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的现象渐趋严重,委托理财变身高利贷就是典型。即便委托理财产生了一些收益,但是与主业发展的重要性相比,那点收益对上市公司来说是舍本逐末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