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市前夕让渡子公司金辉控股权 佛塑科技断臂为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7 03: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晓晴

  对佛塑科技(000973.SZ)锂电池新能源项目寄予厚望的投资者这回恐怕得失望了。面对2亿元利益诱惑,佛塑科技选择了放弃子公司佛山市金辉高科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金辉高科)的控股权。

  11月16日晚,佛塑科技发布股权转让公告,公司拟将持有的金辉高科16%股权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出让给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恒健投资)或其下属的全资公司。

  其转让定价则以金辉高科截至审计、评估基准日2011年6月30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17345.94万元和经评估的净资产评估值100489.64万元作为基础,结合金辉高科的经营状况及未来成长情况,16%股权转让价格确定为人民币23760万元。

  而此前的11月16日,佛塑科技已发布股权转让提示性公告。佛塑科技表示,公司转让金辉高科16%股权,因转让溢价可产生的净收益预计约为 20304万元,公司拟在本次收益中计提3000 万元研发费用后,预计对本年度公司收益产生影响约17304万元。

  佛塑科技为何要放弃已经“下蛋”的“金母鸡”而改作一锤子买卖?这是否是佛塑科技有意收缩新能源战线而进行的战略调整,抑或是广东省国资委统一部署下的资产腾挪呢?

  11月16日,佛塑科技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罗汉均对上述市场猜想均否认。“主要是为了优化金辉高科股股权结构。”罗汉均以正在准备正式的股权转让公告为由不愿详说。

  而16日晚的正式股权公告更让投资者迷惑。

  当天晚间,佛塑科技发布了正式股权转让公告。公司独立董事就股权转让发表独立意见时表示,公司适当减持是为金辉高科股改上市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推动其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并认为,此举符合公司的整体利益和发展战略。

  为何放弃一个即将上市公司的股权,仍符合公司整体利益呢?

  11月16日,佛塑科技当天早盘复牌后,股价便一路震荡走低,最低时探底至10.90元,终盘收报10.97元,全天跌3.35%。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股权转让若能成行,也即意味着金辉高科将不再是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也不再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之内。公司合并报表的资产、负债、营业收入等指标也将相应减少。

  对于佛塑科技的股份减持行为,东莞证券(微博)分析师莫景成也表示难以理解。“尽管佛塑科技短时间里可以获得一笔不错的投资收益,但长期对上市公司股东权益还是会有负面影响。毕竟金辉高科之前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而且该公司经营前景也看好。”莫景成称。

  截至目前,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金辉高科已成为佛塑科技旗下的优质资产之一。金辉高科现已经具备年产65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且后期仍计划增加4500 万平方米产能。

  佛塑科技股权转让公告表明,金辉高科对公司2010年度、 2011年1-6月净利润贡献比例分别为18.73%、 19.41%;公司拟转让其16%股权对公司2010年度、2011年1-6月净利润贡献比例分别为6.23%、6.45%。

  另据佛塑科技2010年年报披露,金辉高科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分别为13921.49万元、9156.59万元和6753.89万元。其中,净利润增幅更是超过了七成,达76.40%。金辉高科2010年的净利率高达48.5%。

  与2009年同期实现净利润3828.83万元相比,金辉高科2010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了2925.06万元。今年上半年,佛塑科技还从金辉高科获得了1019.91万元现金红利。

  公开资料显示,金辉高科系2006年由佛塑科技与BYD(H.K)CO.,LIMITED(比亚迪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为281万美元。其中,佛塑科技投入的资金占注册资本的55%,外方投入的资金占注册资本的45%。

  金辉高科成立后经历了两轮增资扩股。其最后一次增资是在2010年3月24日,金辉高科决定增加599.86万美元注册资本。增资后,其注册资本变更为921万美元。其中,佛塑科技出资443.23万美元,出资比例为 48.125%;比亚迪香港出资 362.65 万美元,出资比例为 39.375%;金科达投资出资 115.12 万美元,出资比例为12.5%。

  此次股权转让后,比亚迪香港也将成为金辉高科第一大股东。而此次股权转让的接盘方恒健投资同为广东省国资委下属投资控股公司,属广东省级融资平台、广东省属国有资本运作平台、投资发展平台和资产处置平台,广东省属企业实施产权多元化改革和经营转型的服务中心。

  “或许对金辉高科本身而言,恒健投资进驻将为其进入资本市场及多渠道融资带来好处。”平安证券(微博)证券分析师余兵表示。

  抽身金辉高科

  佛塑科技减持金辉高科股权套现的背后,是公司业绩长期依靠投资收益撑门面的现状。

  此次转让金辉高科股权,佛塑科技预计产生的净利将占公司最近一期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50%以上。

  此前,佛塑科技2011年三季度业绩增长也得于益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2亿元,同比增长6.7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21.43%。其中,来自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从上期末的8178.39万元增加到了今年9月末的10135.15万元,增加了1956.76万元,增幅为23.93%。

  由此可见,其今年前三季公司投资收益占净利比重已达73.72%。尽管如此,其3季度单季经营还是出现了大幅滑坡。今年7月至9月,公司实现净利190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67.1%,环比大幅下降65%。

  若金辉高科股权转让成行,将来佛塑科技投资收益也将更倚重于另外两家控股子公司佛山纬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以及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

  佛塑科技2010年年报显示,去年一年,上述两家公司分别实现净利1.17亿元和2.6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68.33%和153.81%。

  不过,金元证券分析师杨杰认为,未来来自上述两家控股子公司投资收益或将出现下滑。2010年由于BOPET市场产销两旺,国内厂商大幅扩产,新建产能在2011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集中投放,加剧市场竞争。“如今,BOPET 景气高点已过,预计公司来自杜邦鸿基的投资收益将出现下滑。”杨杰称。

  此外,另一控股子公司纬达光电主营的偏光膜业务竞争也呈加剧态势。截至目前,公司现有 BOPP 产能 6万吨,装置相对较老。与此同时,BOPP 下游需求较弱,市场旺季不旺。2011 年全球 3D电影市场景气下滑,再加上部分企业新进入偏光膜产业,导致公司偏光膜销量明显下滑。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