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朗科科技高层内讧升级 业绩股价齐下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23:52 来源: 投资快报

  记者 孙宁

  “国美控制权之争”的翻版正在朗科科技(300042)身上上演。朗科科技两创始人——邓国顺与成晓华因为对公司发展存在不同想法,导致公司高层之间的矛盾扰攘了一年多的时间,并且在近期股东会议中有升级的苗头。而高层间的“火焰”也祸及公司的业绩以及市场表现。自上市以来,朗科科技的股价就以“破发王”的称号贯穿创业板上市公司。披着高新技术外衣的朗科,自2009年开始公司的业绩就开始停滞,近两年来净利润明显下滑。

  重组董事会想法早就有

  今年半年报显示,朗科科技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815万元,同比减少14.87%。公司称,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由于专利授权许可收入下降以及移动硬盘产品销售减少所致,而营业利润上升则是募集资金的利息收入增加及新增朗科大厦租赁收入所致。

  记者注意到,在半年报报告中,公司董事邓国顺、钟刚强、王荣、监事高丽晶等四人提出,由于半年报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他们无法保证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投资者特别关注。公司董事会最终以6票同意、3票弃权通过了半年报及其摘要。

  在这部分提出计提不充分的董事中,邓国顺是朗科科技的创始人之一。这位被成为“U盘之父”的创始人,在朗科科技上市后不久,任职11年的他就提出辞呈,第二大股东、同样是公司创始人的成晓华代替邓国顺出任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邓国顺不再担任朗科科技的法定代表人,但继续担任董事,邓国顺仍然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事实上,朗科科技的高管变动早有苗头,根据知情人士向《投资快报》提供的信息,其实这两年朗科科技的内部人事变动非常频繁,其主要原因就是邓总基本不管公司内部的事情。“邓国顺的做法让其他几个股东深为不满,公司管理层内讧严重,几大股东早就有想法,重组公司管理层。”

  大股东频频减持

  公司高管的内讧,也引发了股东们在二级市场上的骚乱。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自朗科科技上市以来,主要大股东已经累计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了26次增减持动作,累计减持该股163万股,减仓市值约为4402万元。

  朗科科技的减持潮也早早拉开了序幕。今年1月份,随着朗科科技高管层内讧升级,朗科科技也迎来高管限售解禁日。朗科科技高管向锋、王全祥、钟敬恒妻子陈晓梅频频出现在减持榜上。在朗科科技高管一系列的动作中,不难看出对公司情况了解最深的高管层,也对自家公司没有信心,再加上人事斗争升级,未来还会有辞职的高管出现。

  伴随着大股东的减持,朗科科技的市场表现萎靡不振。在二级市场上,自从去年1月24日摸高60.83元之后,公司的股价就开始往下探,上市后4个月跌穿39元的发行价。近期,朗科科技的股价也曾屡屡反弹,但在今年10月份大市下挫之时,朗科科技还是跌穿了20元的价位。

  内讧矛盾祸及公司业绩

  与高层内讧同步的,还有朗科科技的业绩。朗科科技业绩“变脸”在其上市后不久便有端倪。上市后的第一个季度,即201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仅255万元,同比下降约30%;中报净利润957万元,同比降幅扩大至33.5%;到了去年三季报,净利同比下滑幅度又扩大至约48%。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今年。在去年业绩大幅下挫的前提下,前三季朗科科技的净利润只有1379万元,同比下滑接近12%。

  与此同时,朗科科技引以为荣的专利盈利模式陷入困境之中。年报显示,朗科科技在专利运营方面从2010年1月起至年末无新增专利授权许可方,专利运营工作(如专利维权等)部分仍在谈判中,部分在准备中,因此,与前年同期相比,专利运营收入的降低对公司合并营业收入及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翻看朗科科技过往业绩数据,可看出其在2008年、2009年就呈现成长性停滞状况。2006年、2007年,朗科科技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577.05万元、3885.48万元,体现出一定的成长性;但到了2008年、2009年净利润出现滞涨现象,这两年分别盈利3958.54万元、3968.61万元,同比增幅为1.88%、0.25%。

  发自《投资快报》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