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武钢养猪 钢铁困境另类突围样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03:27 来源: 证券日报

  武钢新闻发言人白方,养猪是媒体的偏颇解读,养猪只不过是集团很小的一部分业务

  ■本报记者 李春莲

  钢铁行业遭遇寒冬,钢企寻求多元化发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武钢集团宣布养猪的计划在市场上一经披露,则引起了轩然大波。

  全国人大代表、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林表示,因钢铁业的寒冬估计要持续5年以上,武钢正准备在武汉周边买地数千亩,“养猪、养鸡、种菜”。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武钢就已经开始在非钢业务上加大力气布局。而进军养猪养殖产业,更是其多元化发展的一步棋。

  养猪系偏颇解读

  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透露,今年武钢计划对非钢产业投资390亿元,投资方向除了涉及高新技术、钢材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还包括筹建“万头养猪场”,以及买地种菜,并成立“城市现代服务公司”,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390亿元投资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武钢集团2011年营业额的近20%,并超过了武钢2011年利润的10倍。

  邓崎琳认为,中国钢铁业还要面临至少5年的寒冬,大量中小钢企可能“冻死”。

  据了解,连续两年,中国钢铁生产行业年销售利润率已不到3%,远低于全国工业行业6%的平均利润水平。而同时,我国钢铁的产能过剩,严重供大于求。

  近期陆续公布的上市钢企2011年业绩预告或年报更是直观体现了钢铁业眼下日子之窘迫。如鞍钢股份此前公告称,预计公司2011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大21.51亿元。韶钢松山亦表示,预计公司2011年将亏损11.7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下滑5686%。此外,马钢股份、新钢股份和南钢股份等皆预计2011年净利润将下滑超过50%。

  这种情况下,武钢开始谋求相关产业发展。

  “养猪是媒体的偏颇解读。养猪只不过是集团很小的一部分业务。”武钢新闻发言人白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90亿元还包括其他相关产业的投入,包括海外资源,软件开发等等。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安海轩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养猪产业在其非钢业务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只不过媒体倾向于将这作为新闻噱头而已。养猪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即使养猪有潜力,其潜力也不足以大到支撑武钢非钢业务的发展,更不可能成为武钢重要的收入来源。

  实际上,自从去年钢企陷入困境之后,武钢已经开始在非钢产业上下功夫。

  2011年,武钢加大投资的非钢产业挣得了20.8亿元的利润,已经占据了整个集团利润的七成,并帮助企业在钢铁业的严冬期保持着17.4%的利润增幅。

  前不久,武钢后勤集团已经与华润集团签订一揽子合作计划,开展燃气、电力、农产品等多项合作。

  目前,除钢铁主业外,武钢的相关产业已经有十几个,涉及城建、运输、矿产、餐饮,甚至还有燃气供应、地产开发、饮料生产等。

  兰格钢铁张琳则表示:“作为央企,武钢融资比较容易。在钢铁行业寒冬的的情况下,走多元化的路子发展非钢业务来保证利润是不错的选择。但养殖业相比钢铁投资,可以说不是一个等量级,有很大差距,投资资金比例很少。”

  非钢产业属应急措施

  在钢企日子一片萧条的背景下,除了武钢,目前包括宝钢、河北钢铁等国内钢铁巨头,也都在加快拓展非钢产业。

  据了解,目前,河北钢铁已拥有证券、期货、机械制造以及电子商务多种业态。沙钢计划“十二五”期间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亿元,其中非钢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为此,此前沙钢刚宣布将斥资300亿元筹建玖隆物流园,拓展下游加工业和物流领域;济钢旗下已拥有矿业、钢结构、炉料、房地产等多个非钢产业板块公司。

  日前,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以来国内钢企的亏损情况较为严重,钢企发展非钢产业实属迫不得已。

  他表示,钢企发展非钢产业并不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只是应急之措,也不是所有的非钢产业未来都可以大规模的发展。

  对此,安海轩也认为,包括武钢在内的钢企加速布局非钢产业,谋求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显然属于一种应急措施,简单来说就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受铁矿石价格较高,国内钢材需求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钢铁企业的主业普遍处于微利或是亏损状态,在此情况下钢企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开始积极实施多元化战略。可以预见,一旦钢铁产业市场转暖,钢企将会收缩非钢业务,再次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

  “这属于一种过渡措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生存方式,选择这样的路径来生存无可厚非,更是迫不得已。”张琳也表示。

  过于偏离主业非明智之举

  今年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将继续延续,结构性变化不太可能出现。鉴于目前行业需求增速放缓和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性,中国钢铁行业将继续维持低利润率的状态。

  而正鉴于此,钢企发展非钢业务的“野心”似乎越来越大,依靠非钢业务。

  据悉,“十二五”时期,武钢计划实现销售收入3600亿元,除主业外,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钢材深加工、国际贸易、矿产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物流服务等6大相关产业集群,实现“非钢产业”收入超过1100亿元。

  根据武钢的计划,到“十二五”末,要将旗下非钢产业的占比从现在的8%提高到30%。

  此外,济钢集团旗下已经拥有矿业、钢结构、炉料、房地产等多个非钢产业板块公司。21个纳入考核的子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17.5亿元,比上年提高1.44%;实现利润4.83亿元,同比提高26%,成为济钢效益的重要来源和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钢企来说,在如此特殊时期,适度发展非钢业务来保证利润过寒冬无可厚非,但所谓适可而止,如果过于发展非钢业务,其中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将很大一部分资金和精力用于发展非钢业务,尤其是与钢铁主业毫不相关的业务时,将会导致钢铁主业后续发展乏力,这是比较危险的做法。”安海轩认为,一方面,国内的钢铁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国内的钢铁企业却将资金投入到与主业毫不相关且竞争激烈的产业,这并非明智之举。

  此外,多元化并非不可行,风险也是可以掌控的,关键之处在于钢铁企业不能过于偏离主业。

  实际上,钢铁行业目前所遭遇的困境需要钢企来进行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并着力向上下游产业拓展。而如果钢企把精力都放在非钢业务上,钢铁行业回暖的日子恐怕还会更长。

  “目前钢铁产业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钢铁企业完全可以将资金投入到产品升级,上下游延伸等方面,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安海轩说。

  金银岛钢铁分析师刘晓晨也指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将继续提高,钢铁行业前景还是好的,应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产品质量,而不可颠倒主次。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