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青龙管业:募投项目建设多停顿 公司称无地实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0 05:50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青龙管业(002457)昨日公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募投项目进展十分缓慢,其中部分募投项目在2011年的投入金额近乎为零。对于募投项目进展缓慢,公司表示要么是“没地方”,要么是“换地方”。

  利润下滑 募投项目近乎停滞

  青龙管业年报显示,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518.14万元,同比增长16.80%;净利润11976.95万元,同比下降2.30%。从分行业情况看,公司两大主营业务混凝土管材、塑料管材的毛利率都出现了下降———前者下降5.42%,后者下降3.50%。

  相比上市前2008年、2009年分别高达22.22%和57.6%的净利润增长率,2010年上市以来,公司的利润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2010年净利润仅增长4.77%。对于去年增收不增利的情况,青龙管业将原因归结于钢材、水泥、塑料树脂等原材料价格以及人工成本上涨幅度较大。

  业绩不佳已成历史,但公司未来的前景、尤其是IPO募投项目进展,也不容乐观。

  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的募投项目进展缓慢。其中,钢丝网骨架增强塑料(聚乙烯)复合管技改项目(以下简称复合管项目)去年仅投入0.04万元,这个预定于2012年12月30日达到可使用状态的项目,截至2011年底的投资进度仅27.78%。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L、PCCP-E)扩建项目(以下简称混凝土管项目)在2011年的投入也仅有35.15万元,这个预定于2013年底达产的项目目前投资进度为21.28%;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至今还没有投入过一分钱。

  此外,超募资金投资的新疆昌吉青龙管道有限公司项目(以下简称新疆项目)预计于2012年底投产,截至2011年底的投资进度只有6.12%。

  截至2011年末,天津海龙管业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海龙一期项目)投资已经完成,但这个预定于2009年9月30日达到可使用状态的项目,在2010年亏损152.38万元后,2011年仅盈利14.92万元;公司招股书此前曾预计,海龙一期项目达产后年净利润可达到1594万元。

  预定于2011年9月30日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天津海龙管业有限公司二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海龙二期项目),截至2011年底的投资进度仅有64.44%,去年亏损18.46万元。公司招股书曾预计,海龙二期项目达产后年净利润可达到2214万元。

  “没地方”成主因

  对于募投项目进展缓慢,公司《募集资金年度存放与使用情况鉴证报告》给出的解释都是“没地方”。

  公司表示,复合管项目和技术中心项目拟将建设地点移至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地点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暂缓实施;混凝土管项目转投到山西清徐经济开发区,所以要2012年实施;海龙二期项目因为二期变更购土地款2600万元,尚在洽谈中所以没有实施;新疆项目2011年因土地规划进展缓慢,现正在实施;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墩子工业园区购地和节水灌溉器材及配套管材项目,因土地规划尚未确定,所以没有实施;北京市区购置办公房产,2011年因未找到合适的地方,所以也暂缓实施。

  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截至2011年底,青龙管业募集资金项目和超募资金项目共计13个,除了补充流动资金、归还银行贷款两个项目、向子公司增资的两个项目进展顺利以外,其余的项目要么进展缓慢,要么达不到当初预计的利润,其中8个项目因为“没地方”———土地、房产没有落实而造成进展缓慢。 成都商报记者 赵笛

  董秘:不换地方,人才不来

  上市一年半来,因为没有地方实施投资,青龙管业延缓多个募投和超募项目,难道公司上市前没有合理规划?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以下简称成都商报)采访了青龙管业董秘马跃。

  成都商报:公司募投项目进展十分缓慢,原因何在?

  马跃:这是要根据市场开发情况(判断),钱放在银行每年还有利息,如果投资出去,拿不到订单,反而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

  成都商报:当初招股时,是因为产能不足才去募集资金建设新项目。为什么当初没有预见到现在市场的困难?

  马跃:市场不是不好了,我们也会很快落实的。有一个技术中心项目,是一个没有什么产出的部门,现在在调整地块。原来是公司本部实施,本部比较偏,后来改在银川经济开发区。但城市扩张快,原本选好的地,规划发生变化,地块存在不确定性。真正没有实施的(项目)也没有,有一个比较大的马上实施。天津那个基本实施完毕了。总共5个项目嘛。

  成都商报:但是天津的二期项目还是亏了。

  马跃:二期刚刚投产,刚刚接了个大订单正在执行。另外,我们做投标都是以母公司名义投标,然后让子公司来执行。子公司就相当于一个成本中心,结算是由母公司结算。所以合并报表就是很好的,分到每个子公司上又不太好。

  成都商报:实施地变更,公司上市前为什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马跃:以前是在本部实施,但企业扩张后,本部也没有地了。另外,公司地处西北,人才很难招来,厂又在比较偏的地方,现在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待。所以我们希望逐步地将基地转移到银川来。这个已经多次说明了。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