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新材一季度亏1.8亿 公司称光伏从朝阳变垃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2 02:36 来源: 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桂小笋
对于改变ST新材困局的办法,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称,加大下游项目投入力度是破局的唯一途径
发布2011年年报称营业利润亏损并对2012年一季度业绩做出1.8亿亏损的预测后,ST新材11日股价一字跌停。“有机硅业务中游赔的很惨,业务面临着比较大的危机,再加上行业产能过剩,光伏产业又一下子从朝阳变成垃圾,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加大下游开发才是突破困局的唯一路径”。ST新材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称。
一季巨亏股票跌停
10日晚间,ST新材披露2011年年度报告,从公司基本面来看,虽然营收增长了17.76%约为113.9亿元,但营业利润却下跌453.69%,亏损约2.2亿元;此外,营业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略有下滑,但净利润当期约为7156万元;然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却暴跌2565.09%,亏损约2.4亿元。
从报表显示来看,期内公司财管费用、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都有不同程度上涨,而非经常性损益中多为期内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增加约3亿元,而这此均来自固定资产处置利得。
由于主营业务所处市场的持续低迷,ST新材在11日公布的一季度业绩预报中交出了巨亏1.8亿的成绩单,在此消息的影响下,公司11日股价开盘即一字跌停。
有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介绍,ST新材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巨额的亏损,与其主营业务所处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有着莫大的关系。
“2011年公司有机硅中游产业开工率还比较足,为80%左右,2012年约为60%-70%。目前还不了解一季度巨亏的详细原因,但从去年到现在,业务面临着较大的危机,行业本身产能就过剩,再加上光伏产业一下子从朝由变成垃圾,而ST新材又在有机硅方面投入较大,此前的下游开发力度一直跟不上,所以最终主营能不能改观,还得等”。ST新材相关人士对本报介绍。
业绩成败皆因有机硅
翻阅ST新材此前的年报可以看出,虽然公司主营业务表一栏几经变化,但是有机硅一直占据重要位置。“2007年之前,ST新材的有机硅具有‘垄断’的优势”。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解释,该人士称,此前ST新材由于研发优势明显,业内其它企业对有机硅的生产颇为艰难,而随后,由于人员流失等原因,这一优势被打破。同时,自2007年开始,“行业产能过剩也显现出来”。
从资料显示的情况来看,2007年虽然ST新材在主营业务分产品表中产品种类为上市来最多,但是有机硅的营业利润却下滑明显:2005年有机硅营业利润率高达42.74%;2006年则下降至26.66%;而至2007年,有机硅营业利润率则进一步降至19.22%。至2008年,ST新材出现亏损,而有机硅营业利润率则降至9.5%。此后,由于连续亏损,ST新材被披星戴帽,至2011年,有机硅的营业利润率仅剩1.98%。
“事实上,这几年公司投入最多的业务只有两类:有机硅和工程塑料。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变数最大的是有机硅,成也是它败也是它,当年辉煌的时候跟风状况非常严重,2009年一度泛滥,国内一窝蜂地投入光伏产业”。上述ST新材人士说。
事实上,从公开资料的显示情况也可窥行业一斑。由于有机硅市场的巨大变动,鲁西化工原计划投入有机硅项目的12亿资金于今年转投其它。
发展下游成唯一途径
行业的局面使不少分析人士对ST新材前景表示担忧:“行业现在就是下游还有利润,如果公司能打通产业还好。”
“所幸我们还做了第二手准备,即加大了下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但进展不是很快,从去年的情况来看,这个行业也就下游还能赚点钱,中游赔的很惨”。ST新材相关人士介绍,但该人士同时介绍:“下游产品开发项目进展并不快,而且下游倾销的状况非常严重,不过我们只能加快下游,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主营的状况短期内不能改变,公司是否会寻求其它突围途径,例如大股东注入其它优质资产?对此,ST新材人士并不乐观:“实际上很难说大股东有什么优势资产还没有在上市公司里。目前只能说是加大下游开发,再做一些相应的配套措施,对渠道和市场进行全新的改造,但这些都需要时间。”
由于行业状况使然,ST新材2011年库存及计提减价准备皆有增加,在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库存如何消化显然是ST新材不得不正视的又一难题:“这个觉得挺难,只能看看市场的情况了”。上述人士称,“中游的产能停一下,下游还可以消化,亏就亏在中游了”。
但是,上述ST新材人士称,虽然由于产能因素使然,公司开工不足,但并不考虑将设备进行出售,“下游起来之后,上游开满工都不能满足,所以,目前还是得加大下游开发力度,这是有机硅行业的唯一途径”。而对于ST新材需要多长时间下游项目建设才能达到满足中游产能的情形,对方解释,“估计还得半年左右,所有设备能建立的差不多。但在此之前要把销售的渠道建设好,这是今年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