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朋股份一季净利下滑超9成 东海证券缘何集体围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0 01:4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浦阳江

  谁是传统制造业的过冬者?新朋股份(002328.SZ)便是其中之一。

  4月19日,新朋股份公布一季报,其营业收入32894.30万元,同比增长7.88%,但净利仅为117.87万元,较2011年2123.86万元下滑94.45%。而公司更预计2012年1-6月业绩比上年同期增减变动幅度为-60%~-90%

  对此,新朋股份解释,“受部分主要客户订单下降的影响,加上经营规模扩大导致运营成本增加、新项目研发持续投入等综合因素。”

  新朋股份证券部人士亦表示,“现在主要面临产品订单不足问题,今年一季度新释放的募投产能消化情况不太理想。”

  上海一位机械行业的券商研究员表示,“受制于下游国外终端商业绩不稳定性,对作为中间零部件生产商的新朋股份业绩影响很大。”

  事实上,自2009年12月30日上市以来,新朋股份业绩便每况愈下,其股价亦一路下行,从上市第二天的27.86元跌至今年1月份的8.84元,最大跌幅达68.27%。

  尽管如此,东海证券集合理财产品却对新朋股份情有独钟,自2011年二季度东风6号集合理财产品首现前十大流通股东外,后有多只“东海系”产品陆续闪现,截至今年一季度已多达5只“东海系”产品抱团杀入。

  业绩颓势

  新朋股份为中间零部件生产商,主要涉及产品为等离子电视屏散热板、汽车零部件、通讯机箱等。

  新朋股份业绩下滑并非最近出现,早在2011年已现颓势。

  2011年,新朋股份营业收入为14.09亿元,同比增长9.94%,但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仅为7128.20万元和6381.19万元,分别同比下滑60.84%和59.50%。

  而其主营产品的毛利率亦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占比最大的散热板和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下滑11.52%和11.08%。

  事实上,2009年上市的新朋股份,自上市起其业绩便后续乏力。

  上市前的2008年,新朋股份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实现了26.68%、34.18%和11.84%的增长。但上市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便现下滑之态。据2009年年报,新朋股份业绩主营业务收入仅为11.84亿元,较2008年下滑14.55%。不过其净利为15132.69万元,同比增长了32.87%。

  前述券商研究员分析,“毛利率在原材料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出现大幅提升,因而在营收下降时净利反而增长。”新朋股份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80%,主要为铝板和钢板。

  不过2010年,却受原材料上涨拖累,其营业收入实现8.24%的增长,但利润总额却大幅下挫24.65%。

  募投产能待消

  而此次净利大幅下滑9成,与募投产能集中释放,而订单却大幅下滑有很大关系。

  新朋股份证券部人士坦言,“2010和2011年公司募投产能还没释放,2012年募投产能已开始释放,不过利用率很低。”

  据新朋股份招股书,其募投项目为“等离子电视屏散热板及复印机架等冲压件生产线技改项目”、“功能性精密通讯机柜生产线技改项目”和“汽车模具及冲压件生产线项目”。

  新朋股份募投产能为何闲置?订单下降为其直接原因。

  招股书显示,2009年上半年,前五位客户分别为日本松下、美国百得、芬兰诺基亚、美国APC公司、德国本特勒,公司向这五家公司合计销售金额为45532.15 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9.31%。

  “目前公司订单不稳定,下游客户会据销售反复调整下单节奏。”前述证券部人士表示。

  而新朋股份下游客户终端产品竞争力的下降或是另一主因。

  江苏一位该行业人士表示,“等离子电视屏产品市场竞争白热化,且有被LED电视屏替代威胁。”而等离子电视屏散热板恰是新朋股份占比最大产品,其主要下游客户为日本松下。

  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该产品占当期总营业收入比例为43.79%和56.65%。而2011年,新朋股份散热板营业收入为2.65亿元,同比下降23.45%,毛利率同比下降11.52%。

  东海缘何“集体围猎”

  蹊跷的是,虽然新海股份业绩一路堪忧,但一路不乏机构对其追捧,最显眼的便是东海证券的集合理财产品。

  东海证券的东风6号集合理财产品早于2010年三季度便出现在了第十大流通股东,当时持股49.57万股,占总股本的0.17%。后或由于持股数太少,淡出了新朋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而至2011年二季度末,东风6号又重新杀入,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数增至140.8万股,占总股本的0.47%。时至2011年三季度末,东风6号已跃升至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数已达326.33万股,占总股本的1.09%。

  此时,东风6号已非孤军作战,同期进去前十大流通股东还有“东海系”的东风3号和东风2号集合理财产品,分别持有173.36万股和132.12万股,各列前十大流通股东第六位和第九位。

  或是越跌越买,“东风系”产品在2011年四季度再次增加了筹码。

  2011年四季度,除东风3号未加仓外,前述东风6号和东风2号纷纷加仓至364.63万股和156.51万股。

  此外,新成员东风精选1号亦杀入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12.82万股。

  其实“东海军团”围猎新朋股份的成员不仅只有上述4个,还有东风8号、东风5号和东风稳健增值三只集合理财产品。

  据新朋股份一季度报,位于前十大流通股东的分别是东风6号、东风8号、东风3号、东海稳健增值和东风5号,分别持有218.57万股、172.66万股、162.08万股、93.23万股和82.94万股,各列三、五、六、八和十大股东。

  与“东海军团”集体围猎比较的是,新朋股份股价自上市以来一路走低,从上市第二天的27.86元跌至今年1月份的8.84元,最大跌幅达68.27%。

  越跌越买的“东海军团”更是伤痕累累,如一直入围其前十大流通股东的东风6号来说,保守算其2011年二、三季度的364.63元万股的减持成本为15元附近,如今股价为10.24元,不计其今年一季度在底部“割肉”部分,那么其现在账面亏损1735.64万元。

  对于“东海集团”集体围猎行径,一位江苏券商策略分析人士对记者分析,“一种可能,目前新朋股份谋求产品结构转型,主要从散热板为产品向汽车零部件产品过渡,机构看好它业务转型预期,主动加仓;第二种可能是逆市被套,机构被动加仓自救行为。”

  而前述新朋股份人士对记者证实,“公司业务重心逐渐向汽车零部件业务转移,目前跟大众汽车合作,还在杭州湾新区搞了汽车产业园。”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