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维维股份签贵州醇 招拍挂缺位涉嫌程序违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6 04:2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姚伟

  继收购枝江酒业后,维维股份(600300.SH)在中国的白酒版图上再下一城。

  2012年6月5日上午9点,贵州省兴义市金州翠湖宾馆高朋满座,黔西南州及兴义市众多领导出席了“贵州醇酒厂股权重组项目投资协议”的签约仪式。

  一个小时之后,签约仪式在一片热烈的掌声当中结束。此时,维维股份或许可以松一口气,因为自3月8日晚间披露收购贵州醇酒厂51%股权以来,维维股份一直处于“内幕信息泄露、收购伙伴代持”的风口浪尖。

  但事实上,维维股份收购贵州醇酒厂,留给世人的质疑远不局限于此。

  “为什么贵州醇酒厂不公开征集受让方,让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广泛参与呢?”一位浸淫贵州资本市场多年的人士直指贵州醇酒厂项目“程序违规”——“国有资产的转让应该拿到产权交易所去招拍挂,但从贵州醇酒厂这一项目来看,相关方面并未走这一个程序,因此很难谈得上公正透明。”

  对此,兴义市政府秘书二股的陈先生表示,在贵州醇酒厂的改制过程中,兴义市政府咨询了律师团队,(不走招拍挂程序)肯定是有相关依据的。

  缺位的“招拍挂”

  本报记者曾就“维维股份收购贵州醇酒厂涉嫌程序违规”致电贵州国资委,6月4日,贵州国资委工作人员表示,贵州醇酒厂是属于黔西南州兴义市政府管辖的国有企业,贵州醇酒厂改制的相关材料并未上报贵州省国资委,因此对它的情况并不清楚。

  鲜为人知的是,在贵州醇酒厂改制过程当中,贵州省阳光产权交易所曾一度介入。

  《黔西南州2011年5月上旬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完成情况》显示,在贵州醇酒厂改制项目中,兴义市政府当时聘请了贵州省阳光产权交易所和黔西南州心达律师事务所人员参与和指导改制工作,形成了贵州醇酒厂初步的改制工作方案。

  虽然贵州醇酒厂吸引了中粮食品管理有限公司、海航集团(微博)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前来洽谈,但一直未将贵州醇酒厂项目放到产权交易所进行“招拍挂”。

  事实上,作为白酒大省,贵州省内的一些酒厂也不乏改进战略投资者的情况,但本报记者注意到,贵州省内酒厂涉及股权转让时遵循“招拍挂”程序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本报记者的采访过程当中,贵州省阳光产权交易所工作人员以“经请示领导后,不方便接受采访”为由保持缄默。

  巧妙规避

  为何不通过产权交易所走“招拍挂”程序,维维股份、兴义市政府方面或许有辩护理由。

  资料显示,贵州醇酒厂先将酒业资产剥离至兴义市政府下属的兴义阳光资产管理公司。随后,兴义阳光资产管理公司用酒业资产中的62.74万平方米土地作价1.33亿元出资,维维股份与北京红石泰富投资中心分别用现金3.57亿元与2.1亿元出资,三方共同成立贵州醇酒业公司。在此之后,贵州醇酒业公司将用现金向兴义阳光资产管理公司购买贵州醇酒厂的其他酒业资产。可见贵州醇酒厂完全装进了贵州醇酒业公司,维维股份拿到51%的控股权。

  贵州省资本界人士指出,通过这种模式改制,巧妙地绕开了国有资产转让,但明眼人可以轻易看出,其合资就是股权转让,相当于“维维股份未经招拍挂,以3.57亿元现金的代价拿到了贵州醇酒厂51%的股权”。

  而本报记者曾先后致电心达律师事务所周洪斌律师及中国资本运营法律顾问中心张国栋律师,前者表示心达律师事务所现已不负责贵州醇酒厂改制的法律工作,后者表示只负责职工安置这一块法律工作。两人均未对“未走招拍挂涉嫌程序违规”做出正面回应。

  贵州醇上市梦想破灭

  6月5日,本报记者前往贵州醇酒厂,看到其厂区虽然绿化环境非常好,但工作人员很少,而且办公大楼已经比较破旧。许多办公室布满灰尘处于废弃状态,整个厂区呈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

  一些贵州醇酒厂员工认同厂长窦明的说法——“改制的成功与否,将关系到贵州醇酒厂的生死存亡”、“不改革创新,企业就只有这样慢慢拖垮”。

  而维维股份能够最终脱颖而出的原因在于,兴义市政府经过商务谈判和甄选比较,认为维维股份具备多年食品饮料经验和成功的白酒生产销售运营经验,比较适合参与贵州醇酒厂改制重组合作。

  在贵州资本界人士看来,相比于非上市公司的海航集团,维维股份持有贵州醇酒厂51%股权带来的结果是“直接让贵州醇酒厂的上市梦想破灭”。

  据悉,兴义市政府一直冀望贵州醇能重振雄风,并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2011年4月30日,兴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杰便直言不讳地向贵州醇酒厂员工表示,贵州醇酒厂引进战略合作者都是有条件的,市委、市政府是希望通过战略合作,在5年内使贵州醇企业的销售达到100个亿,在2-3年要使贵州醇这个品牌上市,到资本市场上去融资。

  但贵州资本界人士认为,由于维维股份是一个上市公司,它控股贵州醇酒厂后,贵州醇酒厂已经不可能登陆A股市场了,因为“A股市场迄今没有出现过上市公司将下属控股子公司分拆出来成功上市的先例”。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