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药业高管涉内幕交易 最高可处十年徒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10 09:27 来源: 和讯股票作者:苏东
和讯网消息 该到来的终于到来了。在媒体披露永安药业(002365)的环保违规项目被叫停,而公司高管却涉嫌利用时间差,提前减持股票跑路的事件发生半年之后,终于在7月2日午间,永安药业(002365.SZ)发布公告,称公司于6月2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武汉稽查局的《立案稽查通知书》:因你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相关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你公司立案稽查。
熟悉相关情况的都知道,永安药业的违规非常恶劣。2011年8月,永安药业已经得知了湖北省环保厅对其的审查,后湖北省环保厅又于去年10月 1-5日、10月9日和12月初,对永安药业进行了三次环保调查,并下发文件,责令永安药业限期整改,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停止稀释生产废水等。
如果消息及时披露,这将是一项重大利空,必将极大的影响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但永安药业却在随后长达2个月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缄默,未披露环保部门的调查结果,仅在当年11月3日发布异动公告时稍加提及。
而与此同时,公司10位高管却在事件已发生,但未依法披露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进行了集中减持,从而全数逃过了之后事件披露后的大跌,并因此获取了大笔额外的收益。
“这是典型的利用职务的便利,通过内幕消息,来获取额外收益的行为。如果情况属实,那么参与人员就有涉嫌内幕交易罪的嫌疑。”未名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洪刚律师对此评论道。
大面积违规揭示法律制度有问题
仅从表面看来,这一事例并不突出。事实上,在中国这类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然后公司高管利用时间差交易股票,通过种种与其他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进行的非法获利行为,早就层出不穷了。
目前资本市场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的情形太多了,很多人都能感觉到。但这些行为是怎么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缺乏约束机制,而上市公司高管由于了解公司的内部情况,掌握太多内幕信息,由此哪怕只是单纯的进行一点趋利避害的行为就足以损害到一大批人的利益。
“大面积的违规屡禁不止,只能说明现存的法律制度方面出现了问题。”张洪刚直言。
对高管违规操作股票的这一痼疾,现有法律其实已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上市公司高管对于“不得违规抛售”的铁规也个个心知肚明。他们为何敢于明知故犯?
“相关的法律虽然明文禁止企业高管不得违规抛售本公司股票,但在法律责任部分及监管部分,对相关公司及个人违反这条禁止性规定时如何处罚,却着墨却不多。”张洪刚介绍到。
由于法律过于原则,只有说教而缺少处罚措施,就很容易成为一纸空文。
“没有追究和处罚的法律更像个道德规范,是没有多少约束力的。目前,虽然对违反证券法规定的交易有处罚,但区区少数金额的罚款,在证券市场动辄获利上百万、千万、亿元的情况下,只具象征意义,根本起不了震慑的作用。”对此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章印也表示。
市场人士至今记得发生在知名地产企业万科身上的“股票门”事件。万科董事长王石的夫人王江穗,用了90万元,自称自己“误买”了万科的4万多份股票,“没有想到大涨”,同样也是恰到时候地出售,一下子赚了20多万元。业内人士分析说,王石的夫人并不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受上述相关法律规定的制约,而且事后也将自己赚得的20多万元交给了万科,但是,她买卖“自家”股票的时机能把握得那么准,不由得让人们怀疑可能“有问题”。
或可处十年以下徒刑
近日,最高法院对外公布了《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部总共11条的司法解释,是“两高”针对证券,期货犯罪出台的第一部司法解释,6月1日起施行。而在5月23日,证监会召开的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专项工作新闻通气会,指出,此次司法解释的颁布将使内幕交易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深度、广度、效率进一步提升。
“按照这一司法解释的规定,永安公司高管的行为已经涉嫌犯有内幕交易罪了。”张洪刚认为。
经和讯网查阅内幕交易罪的法律条文,显示如触犯内幕交易罪,情节严重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虽然有这些刑罚的约束,但更多法律人士表示,放开对民事责任诉讼的审理判决,可能比单纯加大刑事处罚力度,更有助于惩罚并减少类似的违规者。因为,凡属上市公司的股市违规操作,股民通常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另外,此类行为还大大降低了市场信心,所以更应该维护那些潜在受损者的利益。
实际上,若是高管违规明显,完全可以起诉追究其民事责任。因为,高管对内幕消息的扑捉,往往会造成股价异动,若受到不明真相投资者的追捧,往往就会使投资者成为最后的接棒者。
大量事实表明,民事责任具有比其他责任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能使每个股东有积极性去监督高管的行为,也会因此使高管违规行为曝光,并使其将不法收入“吐出来”。目前的关键问题是,有关证券的民事诉讼大多会遇到起诉难、受理难的问题,使得股民的参与热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