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美人盛行酒色公关 莫非证券业道德沦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3 02:27 来源: 证券日报

  中国资本证券网 关欣

  近期股市情况不甚乐观,但是围绕股市的新闻却从不缺少。

  上市公司的负面新闻已司空见怪,近期又有网友爆料称,某金融机构为招待客户办起了豪华游艇酒会,而某证劵公司不甘落后,也办起模特走秀,“晚装模特是前戏,泳装模特掀起高潮,一堆基金经理的微博(http://weibo.com)闹翻了天……现场手机咔咔一片……”。此后,券商再爆“八卦”事件,某证券公司营业部以派送单身貌美交易员电话号码来吸引投资者。

  一时间,机构的这些做法遭到舆论强烈诟病。

  这些被网友称为“酒色公关”的招待客户方式,有人士表示也属正常,其指出目前的社会各行各业都有美女销售,券商招美女做销售也无可厚非。

  近年来,随着券商对基金席位争夺的竞争愈加激烈,各家券商采取了各种手段:助力基金销售、借力银行渠道、挖角大牌分析师等等,而派出美女销售团队这种非常手段也开始变得很“平常”。

  业内人士也直言:“有机会在工作中见到一位美女,听她讲述工作或研究报告等,肯定不是一件让人讨厌的事。”

  由于拒绝一位美女的要求总比拒绝一位同性“难一点”。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美女围绕着一位基金经理、投资总监或者研究总监的情况。“美女营销”逐渐成为券商业内的普遍规则。其实,从券商、期货公司的经纪业务开始,到投行、信托、私募等各类金融机构中需要“找钱”的部门,“外貌”似乎变成招聘销售人员的重要条件。

  早在2009年,某位美女优秀销售人员的“转会”身价首次可以比肩首席经济学家。不知道这是“美女营销”的胜利,还是经济学家的悲哀。

  在男人占绝大多数的证券行业,用女性员工本不必去非议,但是 “美女营销”的动机着实令人不可思议。虽然未必一定会有什么“行业规则”、“潜规则”,但美女出马屡有斩获,并让其他券商纷纷效仿,不免叫人质疑行业的公平与公正性。

  一般情况下,即使基金净值跌的一塌糊涂,投资者也必须要缴纳服务费,基金在中国似乎永远可以赚到中小投资者的这笔“辛苦”钱。这也客观上直接造成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被其所“忽视”。当券商使出“美人计”时,也许就会忽视了真功夫,毕竟顾此就会失彼。当券商、基金和中小投资者利益间出现冲突之时,受到伤害的就只能是绝大多数的中小投资者了。

  但在如此低迷的股市中,我们的中小投资者可伤不起。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