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拜托中概股高抬贵手放过A股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7 10:33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红周刊》特约 胡东辉

  曾经风风光光赴美上市,但如今中概股在美国股市的日子很难过,又动起了私有化退市的念头。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盛大网络已达成一项意在私有化的收购协议,母公司将按每股普通股20.67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两股普通股)41.35美元的价格收购盛大网络,交易规模将涉及约23亿美元。据悉,还有一大批中概股意欲私有化退市。如果母公司有足够多的现金,公司价值确实得不到合理的定位,退市也未尝不可。可是,如果退市的目的是为了回归A股市场重新上市,从而圈走更多的钱,那对A股市场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剑指A股缺乏敬畏市场之心

  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理由似是而非。有媒体报道,包括陈天桥、丁磊、张朝阳等中国互联网大佬都曾感慨:“华尔街不懂中国互联网”。这话说得奇怪,难道A股市场更懂互联网?相当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给人直观印象就是一轮又一轮的烧钱,赔本赚眼球,因此这些公司根本就没有资格在A股市场上市。当初正是华尔街给了这些中国互联网高估值,才吸引了那么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不远万里前赴后继到美国上市,如果说华尔街不懂中国互联网,那恰恰表明华尔街当初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欢迎有点盲目。然而经过这么多年市场实践,华尔街应该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了,原来看不懂的现在也应该看懂了。现在还要说华尔街不懂,未免也太自恋了。

  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那些退市后能够回归A股上市的企业,才会有较强的退市意愿。过去A股市场融资能力不强,而在美国上市既便利又能够募集到更多的资金。现在A股市场正好和美国股市反了过来,反而是在A股市场能够获得更高的估值,因此这些中概股才会实施私有化退市。这些中概股对美国市场的抱怨是很可笑的,比如抱怨需要时刻接受美国投资者苛刻的询问,并为了年报、半年报、季报而操心,同时还要随时提防公司业绩下滑。难道回到A股市场上市就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了吗?把A股市场当成了可以只享受融资权利而不用承担规范运作义务的场所。这样的公司如果都回归A股市场,那将是一场灾难。

  尽管选择私有化退市的中概股声称公司价值被低估,但私有化需要付出的成本并不低。盛大网络的母公司是陈天桥、雒芊芊夫妻及其兄弟陈大年共同拥有的一家英属维尔京群岛商业公司,共同拥有公司发行在外股份的69.7%。为了收购其余股份,盛大网络母公司需要花费4.57亿美元,除了自有资金,还计划向摩根大通贷款融资1.8亿美元,以完成此次交易。现在的付出是为了将来更多地得到,而终极买单者显然又是A股市场的投资者。

  严苛环境暴露中概股致命伤

  事实上,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后又回归A股市场已有先例。2010年在A股创业板上市的南都电源(300068),曾经是一只在新加坡上市的中概股,但当时在新加坡股市并不被投资者认可,后来私有化退市,收购花费仅为274万美元,但回归A股后融资高达20亿元人民币,其境遇可谓天壤之别。由此可见,私有化退市其实是利益驱动,除了盛大网络之外,年内已经有多家中概股宣布私有化退市计划,包括傅氏科普威、安防科技、泰富电气、乐语中国、中消安等5家。如果这些公司都像南都电源这样回到A股市场来融资,A股市场怎么能承受得起?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冤大头?

  现在看来,只要中概股执意回归A股市场,而监管部门不加以阻止的话,那就一定会心想事成,而且A股市场的投资者是注定会中招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如果不能指望监管部门把关,那就只能请求这些中概股良心发现,别再打A股市场的主意了。中概股也该扪心自问,已经在境外上市那么多年,却迟迟不能被境外投资者认可,难道真的都是被平白无故地猎杀吗?如果美国股市那么险恶,又该怎么解释当初的风光上市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股市的严苛环境,正好是严格规范公司运作的契机。而市场融资能力不足,其实也是股市的真谛,不能总是把股市当成圈钱的地方,融资是严肃的事,本来就应该慎之又慎,不能太随便了。正是美国股市的严苛环境,才将中概股的致命伤暴露无遗。有鉴于此,拜托中概股别回归A股市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