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产业进入发展关键期 辐射效应巨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01:42 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记者 于祥明 ○编辑 衡道庆
《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的发布,再次明确了一个趋势——“十二五”中国航天产业发展将提速。事实上,多家机构分析人士指出,“十二五”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期,相关产业将保持加速发展态势。
航天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航天产业代表了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最前沿,在科技、军事、政治、经济、公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位机构研究员说。近年全球航天产业均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2010年全球航天工业经济总规模达到2765亿美元,较5年前增长40%(其中卫星产业占68%)。
“明年中国航天发射将达20次,甚至可能达到30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赵小津向记者透露。
他告诉记者,中国航天正处于高密度发射时期,“十二五”的目标是100次火箭发射,100颗卫星发射上天,100颗卫星在轨稳定运行。
在多家机构看来,“国际大国,需要一个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天际系统,这意味着100颗左右的在轨航天器,而目前我国在轨卫星只有30 颗左右(美国有400 颗左右)。因此,随着国力和技术的发展,我国正处于积极建设空间系统的关键期。”
对此,曾担任过神舟飞船总设计师的戚发轫表示,2010 年我国运载火箭创造了“15箭20星”的发射纪录,而“十二五”我国发射次数将登上更高的台阶,有望创造发射“百箭百星”的新纪录。
事实上,2010年,我国卫星发射数量达到创纪录的20颗,首次赶上美国。今年再次保持这一水平。
“今年中国航天已经完成了19次宇航发射,发射了21颗航天器,其中包括3颗北斗导航卫星,以及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赵小津说。
据统计,在今年世界航天发射次数排名中我国排第二。前三名分别为:俄罗斯(36次),中国(19次),美国(18次)。
展望未来,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探月工程、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航天工程,将继续拉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辐射带动作用巨大
航天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带动效应。实际上,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不仅表明我国科研技术水平和实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2020年前还要研制发射30余颗导航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卫星和运载火箭两大系统的研制发射任务。”赵小津说,为此公司正进行“组批生产测试”。
“我们这次准备一批投产100发运载火箭,当然这也包括发射其他航天器的火箭。30多颗卫星我们准备分3—4批组批投产,开展多星、多箭的并行测试和试验工作。”赵小津说。据记者了解,这种更新的运作模式,会大大提高生产率。
作为我国航天产业的中坚力量,航天科技集团也从航天产业大发展中大为受益。“十一五”期间,航天科技集团收入从390亿元增长到994亿元,增长155%,利润总额从15.4亿元增长到84.7亿元,增长450%。2010年,航天科技集团实现收入994亿元,同比增长22%。2011年上半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9.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3%,也反映了行业高景气度的持续。
赵小津告诉记者,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对公司有直接带动作用,其辐射带动作用更是巨大的。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航天产业发展带来的效应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方面,带来最明显经济效应的莫过于卫星应用产业。有专家预测,我国正在建造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20年其导航应用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除了直接效应,航天产业所带来的间接效应更是难以估量。根据美国、欧洲多家研究机构的评估,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当年,美国耗资240亿美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科技成果转化为民用后衍生出数千亿美元的市场,带动了500多项高科技专利技术的发明,并衍生出3000多种技术成果。
另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航天航空产业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扩大航天民用规模。来自中国航天基金会的数据显示,美国空间技术产业化已创造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巨额利润,法国航天产业每年有将近3000亿元收入,中国航天产业2010年总收入刚刚步入1000亿元大关,在全球航天业收入总额中仅占3%左右,可提升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