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4基金公司规模扩张路线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2 09:28 来源: 中国证券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徐皓 陆慧婧 李凯 李娜

  华泰柏瑞、汇添富、华安无疑是首轮创新的最大赢家,而坐拥最大市值银行背景的工银瑞信同样不可低估,它们的最新动向和投研实力究竟如何呢?《每日经济新闻》将对此详细解读。

  华泰柏瑞:跻身上海第六 八成资产集中指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徐皓 发自上海

  如今,规模跻身上海排名第六的华泰柏瑞基金公司可不仅仅是迈上了一阶“台阶”而已。如此上升速度,用“坐火箭”来形容亦不为过。在沪深300ETF发行后,公司在行业的位置产生了质的飞跃。也正因为此,公司对ETF产品的依存程度日益剧增。

  “坐火箭”式上升

  今年一季度末,华泰柏瑞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26亿元,行业排名第42位,在上海众多中型基金公司中也排不上名号。与此同时,其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连续两年出现缩水,与“100亿”盈亏平衡红线的距离并不太远。

  而一只创新产品的发行,瞬间将华泰柏瑞基金拉出窘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及其联接基金共募集得333亿元。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也一举上升至459亿元,在全部基金公司中位列第19位。

  经此一役,华泰柏瑞基金规模虽然还未能晋升第一梯队公司,但已与建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中银基金等一批背景过硬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平起平坐。一些中小基金公司花了若干年而未竟的愿望,在华泰柏瑞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虽然沪深300ETF此前也经过四年多的漫长酝酿,但已足够令外人艳羡。

  脉冲式上升后的回撤

  但对于一家基金公司而言,超过70%的管理资产集中在一只基金中、接近80%管理资产集中在某类型产品中的情况还从未有过。而过度依赖单一基金产品的后遗症已在迅速发酵。

  上市后前四天,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被净赎回份额20.33亿份,净流出资金余约53亿元,相较于首募规模,净赎回比例约为16%。

  沪深300ETF毫无疑问是市场上极为重要且不可取代的产品,但大型ETF剧烈的波动性让一“基”独大的华泰柏瑞基金公司规模的波动性也随之变地剧烈。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华泰柏瑞基金公司的资产结构中,77%是指数类品种,成为基金公司中指数产品占比最大的一家。

  所幸的是,华泰柏瑞以公司之力来支持指数投资部门,给予了极大资源。而经过多年实战积累,华泰柏瑞在ETF管理上的经验也被业界认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基金经理张娅和柳军都是从一线成长起来的实战派投资管理人,5个人的指数投资团队在业内也算不小。另一方面,公司也在后台硬件方面进行了较多投入。

  后续突破成疑

  如今300ETF产品爆棚后,循着以往在指数产品的传统途径似乎已难有突破之处。在“沪深300指数”这样黄金指数之后,再难有与之相比拟的主流标的指数,而此前大部分风格指数和主题指数ETF,市场则用脚投票来表达了冷淡态度。

  其他基金公司在基础资产类ETF上的开发正如火如荼,黄金ETF、货币ETF均成为基金公司争夺的下一个热门产品。不过,在竞争的基金公司中却并未见华泰柏瑞基金公司身影。

  汇添富发力短期理财基金 规模庞大业绩有待考验

  陆慧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李凯

  自2010年4季度富国基金成功上位后,前10大基金公司名单除了先后排序上有少许变动之外,就再无变化。而汇添富凭借理财30天债券基金的热卖,成功杀入规模排名第10位。

  5月份,汇添富推出旗下汇添富理财30天基金,这是汇添富今年发行的第一只基金,也是业内首批创新型短期理财基金。在银行30内理财产品叫停后,短期理财基金成为市场上稳健投资者的目标,汇添富理财30天一推出就迅速占领市场。短短6天时间,这只基金的首募规模便高达244.42亿份,创下低风险产品首募纪录。

  借助短期理财基金的成功发行,汇添富基金资产净值升至730.71亿元,排名上升5位,从1季度末的15名升至第10名。

  从业绩上看,汇添富理财30天表现不错,但与货币基金差别并不明显。至5月15日披露7天年化收益率以来,汇添富理财30天A、B份额的平均7天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78%、4.07%,同期,市场上运作的51只货币基金7天年化收益率为4.06%,均跑赢一年期定存。

  业绩表现较佳,自然吸引投资者纷纷涌入。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汇添富理财30天目前的滚动规模已逾300亿。

  然而,业内人士却担忧庞大的规模对产品的业绩造成影响。“高收益的协议存款毕竟不是太多,还是有点难拿到的。”业内人士表示。据统计,目前市场上运作的货币基金,超过100亿规模的也仅为10只左右。

  此外,与华安月月鑫到期放开申赎不同,汇添富理财30天基金采取运作期内开放申购,运作期结束接受赎回的模式,“规模不确定,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要求会更高”市场人士评价称。

  除了已经成立的汇添富理财30天、和正在发行的60天理财基金外,汇添富旗下还有其它4只低风险类基金。事实上,为了发力固定收益领域,汇添富去年从华富基金招入明星基金经理曾刚,管理旗下短期理财基金。然而,包括曾刚之外,汇添富只有3位固定收益类基金经理组成的10多人团队,短缺的人手能否支撑庞大的规模,仍然待解。

  “未来,汇添富在固定收益、和权益类领域都会加强建设。”汇添富基金人士表示。

  工银瑞信:两大杀手锏渐行渐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李娜

  在目前基金创新大战中,工银瑞信基金既没有在短期理财债基分一杯羹,也没有投入到热门ETF的争夺战中,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其未来在固定收益方面的货币ETF和货币基金银行卡两大计划,都使得其在如今基金规模乱战时代占据优势。

  作为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的身上也烙下了银行系基金一贯的优势:固定收益类产品一直是公司是强项。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工银添颐债券基金的收益已超过10%,紧跟在万家添利债之后,工银添利债基的同期收益也在9%以上。

  在沪上华安、汇添富、光大保德信酣战短期理财债基发行时,工银瑞信也没有闲着,蠢蠢欲动的两大杀手锏,备受市场关注。

  近期市场不断传出消息,工银瑞信将联合工行,发行货币基金卡。该卡构想为:当用户把钱存入借记卡之后,自动申请购入工银瑞信的货币基金。或者当用户使用贷记卡时,自动将用户的钱购买货币基金,并且自动从货币基金中赎回相应的还款金额为用户到时自动还款。

  “能否成功,一个很重要的约束条件是这些钱能否算为银行内部考核的存款。”对此,沪上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人士表示。

  一位从事多年个金业务管理的银行人士则是明确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货币基金是不能算做存款进行内部考核的。我们一般存款考核有日均存款和时点存款等。这种用货币基金还款模式也并不是什么创新,以前有银行就做过相关业务。”

  而深圳某基金公司有关人士则是坦言:“如果双方联手发行货币基金卡,还要看工行支持的力度有多大,毕竟银行拉存款的压力本身就很重。当然,作为全国网点最多的银行,工行的渠道优势是难以比拟的,大家(业内)还有很大压力的”。

  工瑞银信的另一大动作就是抢夺首批货币ETF。显然,上万亿元的客户保证金,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汇添富、易方达、嘉实等众多基金公司都想做先行者,也都纷纷上报各自产品方案。

  “工银瑞信还是有自身渠道优势的,估计交易所还会综合公司在固定收益方面的能力、产品设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当然,如果工银瑞信拿到首批货币ETF,这将帮助公司规模大幅提升。”某资深券商人士如此表示。

  华安基金:重回千亿军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李娜

  自新总经理走马上任,华安在去年经历了一连串高层变动后,正在朝着新的方向前进。在前不久的创新产品中,华安基金两只理财产品华安月月鑫和华安季季鑫短期揽金超过200亿元,助推华安基金重归千亿军团。

  此前不久,华安基金又拿到了华安双月鑫短期理财债基和华安沪深300分级基金两只新品的批文。在银行短期理财产品被叫停后,各家基金公司开始抢滩,华安无疑又成为了当中的先行者。

  “市场短期理财基金将主要配置大额协议存款,分享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利差红利。这类产品的收益很关键,要等实际运行的结果来看,这对华安基金的千亿规模能否稳定,都构成不确定性因素。”深圳某券商人士表示。

  华夏基金刚经历人事变动,结束了范勇宏时代;易方达基金侧重发展指数型基金;嘉实基金则是推出创新产品沪深300ETF,南方基金自去年大力拓展指数基金外,今年也将固定收益类产品作为发展的重点,纯债型基金则很是受到重点照顾,广发基金也在今年大力推广债券型基金。就目前华夏、易方达、嘉实、南方、博时、广发和华安等7家千亿集团来看,当中不少基金公司都在今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固定收益类产品,尤其是债券型基金被重点对待。

  而从上述几家基金公司的构成来看,博时基金则以股基为主;南方和广发旗下股基、货基、混基差别不大;华安基金无疑最为特别,其固定收益类资产已超过权益类资产,成为主力。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