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鳄”与“小鳄”之间的差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05:41 来源: 深圳商报

  

“大鳄”与“小鳄”之间的差异
“大鳄”与“小鳄”之间的差异
左图:巴菲特右图:史玉柱

  根据2011年福布斯杂志的全球富豪身家排名,巴菲特的身家是390亿美元,史玉柱的身家是16亿美元,两者之间可谓是“大鳄”与“小鳄”之间的重量级差异,但是“大鳄”也是从“小鳄”成长起来的,巴菲特青睐富国银行,史玉柱钟情民生银行。

  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已是经典案例,巴菲特曾两次大规模投资富国银行,而且都是在银行股大环境出现恶化之际出手的,第一次是在1989年至1996年之间,第二次则是在2008年金融海啸后至今。1989年巴菲特第一次购买富国银行之后,恰逢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危机,令巴菲特的投资举措受到质疑,1991年富国银行不良贷款拨备高达13亿美元,是1990年的4倍之多,而1992年不良贷款拨备仍高达12亿美元,这令富国银行的利润较1990年下滑近7成,但巴菲特仍然在这些年份持续买入富国银行,“人取我弃、人弃我取”最终让巴菲特收获了果实,巴菲特第一次购买富国银行的累积收购成本是4.63亿美元,至2004年持股市值增长至35.08亿美元,十年收获了十倍。

  巴菲特的第二次购买行为就是现在,虽然尚未结出硕果,但是人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巴菲特栽种的理由。富国银行总资产在美国排名第四,但股票市值却排名第一,为何在金融危机中受损失较小?原因是富国银行“净息差”收入稳定,而且“净息差”以外的收入波动较其他银行小得多,前者是因为富国银行零售业务和存款基础好,后者则是由于富国银行经营上的保守反而令其躲过了金融海啸一劫。另外,巴菲特对富国银行持之以恒的青睐是由于富国银行长期稳定的管理层,而且巴菲特对富国银行董事会有一定的话语权。

  今天史玉柱投资民生银行有着与当年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相似的轨迹。首先,投资银行股的环境相似,现在国内银行股估值偏低的根源,分别是预期不良贷款率上升和持续再融资,这与1989年至1994年期间美股投资者对于银行股的评价类似;其次,巴菲特购买富国银行的PE平均在10倍左右,PB则最高至1.54倍,这与现在国内银行股的估值水准差不多,因此史玉柱投资民生银行的估值基本与巴菲特持平。最后,民生银行的核心管理团队有着与富国银行相类似的稳定性,而且史玉柱也同样对民生银行董事会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但是史玉柱还有两项巴菲特不曾有过的风险:一是民生银行是否能够成为国内的富国银行?二是史玉柱运用了金融杠杆工具购买民生银行H股,这与巴菲特运用自己掌控的保险资金有着明显不同,未来会面临与海外做空资本博弈的可能。史玉柱可能有能力把握民生银行的发展轨迹,但做空资本的压力却不容小觑,毕竟巴菲特也曾在1993年之后迫于压力暂停过两年购买行动。

  A股正处于牛熊拐点之际,30后的巴菲特的成功轨迹恰与美国50后人群同轨,那么60后的史玉柱是否会与国内80后人群同轨呢?若干年后来回顾,可能会很有意思。(姜韧)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