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武汉商业大重组 博弈在资本之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5 10:4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向勇

  超越资本的较量

  资本角逐的大戏很精彩,众多人看热闹的同时,也有人看到了门道。

  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对武汉商业大重组的未来路径和具体方案并不是太关注,他更多关注的是超越资本的因素。

  彭智敏表示,武汉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武商和中商在近年来也积累了良好的商誉。但是,武汉商业却一直不能走出去,这是个遗憾。相反,作为武汉商业代表的武商或者说武商联,却经常被弄得狼狈不堪,自顾不暇。“是不是正是因为太把目光放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有了局限?”

  彭智敏认为,武汉商业大重组迟迟不能进行,钱的问题应该不是主要问题,即不在资本本身,而在于意识和人的层面。涉及复杂的人事和利益关系,是武汉商业大重组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另外,只有具有开放的资本市场的意识,勇敢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才能迅速的做大做强。”他说。

  武汉市委机关报旗下的汉网论坛中,有一个火热的帖子讨论武汉商业大重组。在这个题为《一“购”惊醒梦中人:武汉三大本地商业企业猜想》的帖子中,网友itki透露:“记得在2003年,我还在某大型国有企业工作。市里就有意思让武商、中商、商贸控股这三家合并。当时办公室里人人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可是最后不了了之。按我们老总的话说,关系太复杂,利益太多。市里没法平衡,只好拉倒!”

  在这个高达“94楼”的帖子中,多位网友也分析了武汉商业大重组中超越资本的因素,例如人的因素、意识的因素和情感的因素,其中不乏证券界专业人士和高校学院派人士以及旅美人士的专业分析。

  该帖楼主amin2002表示曾经调研过鄂武商A、武汉中商和中百集团。amin2002认为,在三公司之中,中百是唯一受惠于政府的错位发展思路的商家。“其实中百也不是受惠,它不过是没有受到政府错误指导思想的伤害罢了,因为它抓住了大型连锁超市目前这块最大的蛋糕。而武商和中商则是错位发展的受害者,他们是丢了西瓜拣了芝麻的可怜虫。”

  amin2002认为,武汉的商业就象是一块蒙上灰尘的金子,不能把它当作黄铜一块进行廉价处理,如果有幸保住了这三家企业,那么下一步的行动就是加快对这三家企业进行改制,使之向民营化方向进行发展。“第一步要解决的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问题,应该采用给高管人员分配期权的形式激励他们;然后是逐步实现高管人员股份化,在保障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制定一个长期的MBO解决方案,并最终实现三大企业的民营化。”

  而网友Chicago则认为,资本没有姓氏,无论姓“武汉”,还是姓“浙江”,无论姓“国资”,还是姓“民资”,都不改其逐利的本质,把企业做强做大获得高额回报才是硬道理。他的观点即“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也符合彭智敏先生的观点。

  本地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也认为,武汉市国资系与民企银泰百货争夺鄂武商A的控股权,已经砸下重金5个多亿。若要约收购完成,武汉国资为保控股权实际动用的资金将超过10亿元。“国家有关精神要求国资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适当退出,商业就是充分竞争领域,而武汉国资体量并太大,是否应该切实把国有资本投资重点放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呢?”

  国资PK民资多幕剧

  “银泰系”举牌鄂武商,已成为国内A股市场上为数不多的举牌经典案例之一,人称“银武之争”。

  “银泰系”目前仍是鄂武商A的第二大股东。“银泰系”包括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湖北银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分别持有鄂武商A股票7306.56万股、4167.12万股和945.27万股,合计持有12418.95万股,占总股本的24.48%。

  “银泰系”对鄂武商A的多次增持及举牌,以及武汉国资系的狙击,正是诸如邹大妈这样爱看热闹又略知资本市场之事者所津津乐道的题材,因为它符合诸多经典故事的桥段,例如“引狼入室”、“反目成仇”、“兵临城下”、“合纵连横”、“反戈一击”及“一夜翻盘”等。

  “银泰系”本是武汉市有关方面作为战略投资者引入鄂武商A的,但双方的“蜜月期”十分短暂。据称战争的种子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武汉市国资委人士表示,武汉国资公司2005年在引入“银泰系”时,对方是作为“财务投资人”,并承诺不当第一大股东。而银泰方面则表示,银泰当年应武汉市有关领导邀请而投资鄂武商A,当时并没有约定今后不可增持鄂武商,更没有说明不可以做大股东,入股之后却被勒令不允许成为第一大股东。

  “银武之争”有两轮,一轮是2006年,一轮是2011年。

  2006年年初开始,“银泰系”通过协议转让和二级市场收购的方式,频频举牌当时的G武商A,至当年4月已合计持股15.68%。时任银泰百货总裁周明海说,银泰是希望通过积极有效地参与,解决多年来困扰武商因体制原因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更好地协助武商稳步发展,同时提升盈利能力,创造股东价值。

  2006年9月15日,“银泰系”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占G武商A总股本20.24%,成为武商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9月19日,武汉国资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天泽控投有限公司合计持有G武商A股份22.68%,武商第一大股东再度易帜。

  2011年3月28日至4月6日,10天内两次举牌鄂武商A,“银泰系”步步紧逼,剑指控股权。其后,武商联通过寻找一致行动人成功守住防线。但随着“银泰系”的继续增持,疲于应对的武汉国资系几乎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再无一致行动人可寻求。并且,争夺战打得白热化,出现了银泰发布公开信指责武汉国资及上市公司有关负责人“五宗罪”、相互诉讼等激烈的形式。这次控股权争夺战,以武汉国资砸下约5.7亿元现金增持,以及宣布启动要约收购而告一段落。

  但时至今日,要约收购已经启动,“银泰系”仍然没有表态是走是留。

  而新光控股举牌中百集团,也在武汉商业大重组的背景之下显得格外精彩。

  新光控股举牌中百集团则发生于2011年12月。通过举牌,新光控股一举跃居中百集团第二大股东,并直逼其大股东地位。同样是民资背景的新光控股,曾被指是银泰的“同伙”,但双方均予以否认。其后,新光方面表示增持仅仅是公司出于转型零售考虑,无意于中百集团的控股权。

  但此事还是引起了武汉国资方的惊悸,多次表示不会丧失对中百集团的控股权,并在实际上采取了“贴防”措施。2012年中百集团一季报显示,武汉国资背景的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进成为公司第四大股东,持股量为26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94%。而新光控股持有603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87%。

  银泰是走是留,将再增持不?新光是否会再起意?目前仍然是未知,资本角逐的大戏,还将一幕幕演出。

  火热的夏季,大武汉,无论是武汉国际广场,还是中百仓储店,或者销品茂,都在进行诸如“清凉一夏”的促销。而其背后的鄂武商A(000501)、中百集团(000759)和武汉中商(000785),作为武商联旗下的三大上市公司,其整合和重组也处于正在进行时态——武商联及其一致行动人对鄂武商A的要约收购正在进行中,诸多投资者时刻关注银泰系是否“出手”套现;中百集团对武汉中商的吸收合并新方案呼之欲出,让投资者期待的同时也充满猜想。

  “武汉商业大重组的事啊,讲起来可以讲个三天三夜。”这是爱热闹的邹大妈的说法。但是对于机构投资者冯先生来说,他更关注的是重组路径和公司的未来价值。而对于像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先生这样的研究人士来说,他则更关注在武汉商业大重组之中所显现出来的资本角逐以及超越资本的因素对经济事件的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武汉商业大重组的进行,不仅是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是武汉国资的内在冲动,当然还有外部金融资本之“狼”的压力。这后面,就是国资PK民资的精彩故事,涉及到浙江民资银泰系和新光系。

  IC图片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