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稳增长捧火稳投资 三大板块涨声响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12 01:08 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记者 潘圣韬

  稳增长捧火稳投资 三大板块“涨”声响起

  近日温总理再提稳增长,令市场“稳投资”预期大幅升温。而总理提及铁路能源等六大领域的消息更是在二级市场掀起波澜,以“铁公基”为代表的相关板块周三集体井喷。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投资已成为管理层稳增长的主要手段。⊙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李剑锋

  行情显示,昨日早盘,铁路基建、水泥、建材等板块一齐发力,龙头股如鼎汉技术、同力水泥、祁连山、柘中建设等早早便封住涨停。示范效应下,机械、工程建筑、智能电网等板块也跟随崛起,营造出较强的做多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市场整体仍处于弱势格局,但上述板块并未出现弱市中常见的昙花一现,尤其是水泥、铁路基建、建材三大板块始终保持强势,在金融地产表现低迷的昨日,其优异表现对于市场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截至昨日收盘,水泥板块整体涨幅达到3.86%,板块内个股全部收红,除了涨停的同力水泥、祁连山,涨幅超过5%的个股还包括江西水泥、巢东股份、西部建设和冀东水泥。铁路基建与建材板块整体涨幅也均超过了2%,强势股如鼎汉技术、晋亿实业、晋西车轴、中铁二局、柘中建设等,当日涨幅均在5%以上。

  在经济下行压力渐重的当前,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已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内容。结合央行一个月内两次降息的举措可以推断,决策层面对于稳增长已经达成一致。

  申万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李慧勇认为,由于上半年经济数据已公布,总理表态是对当前宏观经济的最新判断和有关政策的最新部署。稳投资是稳增长的主要手段,但出台“4万亿2.0版”的可能性不大。

  而这无疑引发了市场对于后续相关利好政策的预期,研究机构大都认为,此举对于稳定A股市场投资者信心也将产生重要作用。

  做什么?

  全力保障

  稳增长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近日表示,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中求进”的总要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服务稳增长,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徐绍史提出4方面工作要求:

  第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和改善资源宏观调控,坚持有保有压,保障合理用地需求。

  第二,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继续加大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

  第三,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落实和完善地质找矿新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土地整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等领域。

  第四,切实做好地灾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有什么?

  铁路公路项目充足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龚维松

  

  铁路公路建设项目充足,稳增长提振投资者信心一定会有的放矢。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等几大部委必然会贯彻落实总理讲话。

  “目前来看,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建设项目充足,各部门只要一步步来,肯定能给市场以信心。”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公路建设规模并不慢,而去年停工的铁路项目也大量复工,加之城际铁路建设都会支撑全国交通产业建设。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不久前表示,“十二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确定的三大建设重点之一,就是加快推进国省道建设,即由集中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调整到集中力量建设和改造国、省道。“十二五”时期将安排国、省道改造18万公里,其中新改建8万公里,重点建设15条国道。

  而在本月5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表示,要千方百计确保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合理规模,及时下拨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地方财政资金加大投入,做到稳增长促稳定。

  李盛霖指出,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支持普通公路发展,继续协调争取银监、金融等部门的信贷支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帮助地方解决好资金紧张问题。另外,帮助地方搞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

  在铁路建设方面亦是如此。铁路系统专家向记者表示,根据铁路建设“十二五”规划和资金情况,2012年安排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000亿元,新线投产6366公里。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前几个月铁路投资同比大幅下降,所以未来加速投资的空间也最大。

  事实上,在6月初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山东、河北调研铁路建设工作时强调,要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支持力度,保持必要的铁路投资建设规模。

  轨道交通、以及民航机场建设,是交通建设的另一重头戏。

  去年底时,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负责人预计,“十二五”末,28个城市将拥有3000公里运营线路。而近期,兰州、合肥、哈尔滨、厦门,以及乌鲁木齐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纷纷获得或即将获得发改委批复,这些都将是实实在在的项目。

  另外,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包括《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些规划也在加紧制定之中,“这些都是交通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对整个产业起到促进作用。”董焰说。

  投什么?

  四行业现投资价值

  ⊙记者 宋元东 ○编辑 柯贝

  

  紧随着一个月内的连续降息,温家宝总理有关稳增长的讲话接踵而至,与基建有关的行业热度再度升温。“久旱逢甘霖!”一位长期跟踪基建行业的券商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如果有新一轮基建项目上马,无疑将助推相关行业基本面从低迷中回暖,投资机会将显现。当然,他认为,这一轮投资将被界定于合理增长的范畴,应不会带动业景气度全面回升。

  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昨日向记者表示,经过前几年几轮内需刺激,水泥、工程机械、钢铁等基建行业产能已出现过剩,从长期来看,拉动内需的大规模投资不太可能重现。未来,基建行业的发展,更多是需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结构转型来改善自身的盈利能力。不过,他认为,西部地区的基建投资仍有较大空间。未来,如果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大,基建行业仍有投资机会。由于行业受宏观基本面影响较大,且基本面同质性较强,自上而下投资思路或许更为切合。

  记者了解到的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公路月均拟在建项目数量虽然同比前两年有大幅度提高,但月均项目合计金额却有较大幅度下降,项目体量的小型化趋势加剧。有分析人士就此称,有关基建退潮的悲观气氛仍在蔓延,触底回升仍需要稳增长项目落实到实处。此次温总理讲话无疑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若一批稳增长项目就此启动,对基建行业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从短期开看,将对基建行业有明显的刺激,尤其是在行业低迷期,对公司去库存以及投资者信心来说十分重要。具体来看,市政项目启动将为4个行业带来曙光,率先受益的是施工类企业,从而带动上游建材以及工程机械企业的销售回升,钢铁行业也会因此受益。

  结合区域特征和受益链条来看,四川“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目标为,5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超4000亿,相对“十一五”翻番,天府新区、北改等标志性市政工程建设在今年逐步展开。作为区域内公司,成都路桥擅长中小型公路与市政工程细分领域,受益将十分明显。从4月份以来,成都路桥先后超过10次发布重大项目中标公告,自去年11月份以来,已取得超过30亿元施工合同。此外,四川路桥资产重组正在实施,路桥集团标的资产注入后,其省外业务拓展将加快,且集团拥有两倍于上市公司的在手订单。

  在水泥方面,东方证券周二发布的研报表明,目前全行业景气已经滑落至近十年最底部区域(主要参照全行业毛利率指标),水泥股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了悲观的预期。分析人士称,如果下半年至明年,地产及基建投资出现好的转机,水泥行业依然存在投资机会。具体来看,受益于地产行业的海螺水泥,以及存在区域整合预期的青松建化仍值得关注。

  在工程机械方面,国泰君安认为,行业基本面疲软逐步得到缓解,地产销售持续回升,大型基建工程设计量持续改善,根据这些先行指标预计行业基本面将在7月份逐步改善,重点推荐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柳工、安徽合力。而钢铁目前处于淡季,钢价目前尚在寻底,行业是否迎来黎明则取决于经济和下游需求复苏的进程。目前时点下,新兴铸管、大冶特钢宝钢股份等具有产品结构优势的公司可以适当关注。

   没什么!

  华生:经济短期波动不要太在意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枫林

  

  中国经济增速仍在下行通道中。如何看待未来发展态势引起市场各方热议。昨日,经济学家华生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明确表示,在稳增长措施下,经济能够“软着陆”,预期实现全年7.5%增长目标不会有太大疑问。对于宏观经济短期波动,不要过分紧张,过于渲染。

  他认为,由于国内外经济都处于减速状态,因此,我国政府对于经济的微调预调是正确的,包括在必要的领域进行适当的投资,以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次经济下行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完全不同。当时危机是百年一遇全球性的,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大规模刺激经济政策。而今年情况不同,尽管中国经济仍在下行,若下半年国际经济环境没有大的变化,中国经济会逐步回暖。

  “随着各项微调预调政策出台,包括此前央行两次降息,都表明国家在积极维持经济平稳发展,相机出台相关政策”,华生表示。

  而稳经济,更多体现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华生表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可以通过调整投资和消费比例来实现经济稳定。虽然中国宏观经济下行,但是政府不会采取激烈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而是会采用积极稳健的方式,从金融、财政、投资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经济“软着陆”,预期全年实现7.5%GDP增长目标可以实现。

  另外,要客观看待此次我国经济出现的下行,这是主动调整结果。华生笑着说: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已经明确表示,调低经济增速主要是为调结构。

  回顾历史,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高增长时期,也出现过两次大的经济调整,经济增速也分别低于7%。

  华生明确表示,“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在意短期的经济波动。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的,回落调整是为了积蓄力量,支持未来更健康、持久的增长。”

  他还特别强调,也不要认为中国经济放慢了发展脚步,就断言中国今后将进入中低速增长期。“不要匆忙下结论,不要太看重短期”。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