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三板扩容有望提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07:10 来源: 东方网-文汇报

  今年初,时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的2011年八大工作重点中,扩大中关村试点范围、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场外市场,即业内惯称的新三板扩容,被称为2011年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1号工程。

  一年来,新三板扩容的步伐已经渐行渐近。特别是在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关注焦点的背景下,新三板扩容有望提速。业内分析认为,新三板若能尽早实现扩容,不仅能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依靠信贷融资的窘境,而且能够提升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专家认为,考虑到当前的需求,新三板扩容有必要早起步、稳发展。

  扩容预热加快

  所谓新三板,是业界对“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的俗称,它的挂牌企业是注册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创新型企业。

  新三板扩容即指试点园区范围扩大,让全国范围内的高新园区企业都有机会参与到直接融资市场。新三板2006年试点运行以来,今年扩容预热动作明显加快。再加上今年的特殊背景,管理层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上动作频频。

  2011年6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中,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就位列其中。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推动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建设,改善小型微型企业股权质押融资环境”。11月初,科技部、证监会等八部委联合发文要加快推进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

  而在具体操作层面,这一步伐也在加快。近期,为建立全国性统一场外市场,中国证券业协会明显加快了主办券商资格授予进度。截至今年11月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已审批通过的代办系统主办券商达到58家,总数已经超过全部106家证券公司的半数。前8个月有7家证券公司获批,9月份至今又有9家证券公司获得资格。

  据一位业内消息人士透露,上海张江的场外市场将在12月中旬推出,市场将面向全国,初步挂牌的企业将不少于18家。其实张江目前对进入三板的企业补贴仅有80万元,相比其他地区,这一扶持力度并不算大。

  各方备战扩容

  新三板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此前新三板扩容的规划以及当前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背景下,扩容已是大势所趋。各方也在积极备战新三板扩容。

  然而,在此前,由于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太少,交投并不活跃,券商在这块业务上并未获得太大的利益,在三板业务方面盈利的券商很少,基本都是亏本。仅有老牌的申银万国在此业务上略有盈余。

  反观现在,为积极备战新三板扩容,各大券商都在努力争夺人才和市场资源,积极向外扩张。

  早起步稳发展

  新三板若能尽早实现扩容,将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依靠信贷融资的窘境,同时也能为企业进入更高级别的市场做好跳板,引入机构资金,改善治理结构。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扩容并非简单的扩大,扩容还需涉及一些制度的改革和进步。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总经理张云峰表示,当前新三板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市场流动性不足,投资者关注度下降,成为一个没有吸引力的市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带来流动性继续下降,资源配置功能消退。其次,挂牌之后券商中介服务如融资、规范运作辅导等服务能力不足。

  新三板市场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转板机制尚未建立,新三板市场还无法与主板、创业板市场实现有效对接。业内表示,转板在国际资本市场十分平常,目前国内转板机制在制度上并没有障碍,而主要是理念问题。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考虑到当前的需求,新三板扩容有必要早起步、稳发展。

  新华社记者王涛

  (据新华社上海11月24日电)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