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 正文
新浪财经

聚焦交易所市场融合与创新论坛实录

2011年07月06日 14:18 来源:新浪财经

聚焦交易所市场融合与创新论坛全景 聚焦交易所市场融合与创新论坛全景

  新浪财经讯 7月5-6日由大商所和期货期权世界联合主办的“中国及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论坛”在大连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专题讨论中国及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趋势,新浪财经作为门户网络合作伙伴全程图文直播本次论坛。以下为聚焦交易所市场融合与创新论坛实录。

  主持人(米霆):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回来!我们现在开始论坛讨论,我下面有请刘兴强总经理,刘总经理在期货证券市场有20多年的经验,同时他也是在广东省证监局有非常多的工作经验,同时也是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下面有请刘兴强总经理主持。

  主持人(刘兴强):今天这个交易所的论坛也是我们这次论坛里面最精彩的部分,我非常荣幸的要为大家介绍美国CME集团总裁吉尔先生,还有香港交易所的执行总裁罗利先生,我们这个讨论将由吉尔先生和罗利先生来进行引导。下面有请吉尔先生和罗利先生对支持进行主持。

  下面先请这两位老总来介绍我们会议的各位嘉宾。

  吉尔:我非常荣幸来为大家介绍我们的嘉宾,我们有三组,最左边的是国际交易所,中间是中国交易所组,在我这边是亚洲交易所。我们首先从国际交易所开始。吉尔先生也介绍过了,CME的总裁,弗鲁彻是纳斯达克OMX的副董事长,德斯艾维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期货交易所的董事长、科威先生是伦敦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副总裁。中国交易所这边是李正强先生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副总经理,杨迈军先生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总经理,刘兴强总经理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总经理,同时也是中国组的主持人。张凡先生是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总经理。亚洲交易所组有东京交易所的中岛雅之先生。赫明格先生是香港商品交易所董事长,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总裁江崎格先生,我是香港交易所负责市场发展的罗利。我们还有泰国商品交易所董事长、科萨瓦皮塔先生,还有大马衍生品交易所总裁张敬成先生。

  接下来有请吉尔先生主持。

  主持人(吉尔):首先我们第一个议题是国际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形势:挑战与创新。第二个议题是从国际视角看全球交易市场融合及其对亚洲市场带来的压力,特别是对中国市场带来的影响,第三个议题是不同阶段的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学习与借鉴。中国和其他的国际交易所之间的交流等等。

  首先进行议题一的讨论,国际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形势:挑战与创新。

  大家如果看整个的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我们看到这其实是一个发展创新的历史,我们看产品的发展、开发,最大型的世界的交易所,CME还有欧洲的交易所,在上个世纪,在发展几十年的时间过程当中开发出来的不同的合约品种,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的历史、创新的过程。所以我们是需要进一步的支持创新,交易所的创新,交易所的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从交易量的角度来讲,23亿手的合约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创新的基础之上。当然,产品开发只是创新的一种形式,市场结构的变化,也是一种创新,然后技术的革新也是一种创新,我们有各种形式的创新。作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进行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我想请弗鲁彻先生,弗鲁彻先生是纳斯达克OMX集团的副董事长,在行业内也有多年的经验,我想问弗鲁彻先生的问题,根据您多年的经验,您所在的交易所的创新情况,给我们做一个介绍。

  弗鲁彻:我是由我们美国的监管机构,美国证监会当时是派到费城的。当时的施莱文作为证监会的主席说我们在技术方面有很大的挑战,同时我们在道德方面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大家应该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我去加入费城证券交易所,当时的任务也是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然后我们进行合并,改变相关的这些交易所的结构,来解决当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当然很成功。在所有的这些交易所碰到困难的过程中,费城交易所其实是非常成功,建立了非常先进的交易系统,整个的技术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对费城交易所进行了改制,从会员制的交易所改变成为公司制盈利为目的的交易所。我们刚才也讨论了,我们有监管,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加强投资者的安全,加强我们这个市场的道德水平。刚才陈教授也介绍了,我完全的同意陈教授的观点。我们过度的这种监管,会影响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削弱我们的创新能力。但是这个问题是硬币的两面,要从两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当时我们在费城交易所除了技术改进之外,希望进一步的加强我们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制度来保障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创新能力来创造一些新的产品的时候,我们也要注重制度的建设。在过去两三年的金融危机当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大部分的同事都相信,是监管的失败导致了金融危机,是我们的产品的透明度不高,对产品没有控制机制,没有风险管理的机制,什么都没有,最后导致了金融危机。银行以及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的这些交易所,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不知道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也不知道产品究竟质量如何,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手里有了什么东西。这是真正的导致了金融危机。

  所以,整个的美国的市场当中,利率又很低,随便就可以买一个房子。而很多的是因为没有监管,或者是有很少的监管。然后等到两三年之后,利率开始上升的时候,这些产品一一出现了问题,很多的基本上没有成本买房的人开始付不起贷款,还不起贷款了,整个的系统开始崩溃。所以你作为交易所,必须要从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第一,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要基于未来来建设你的技术结构,不能看到眼前,不看到未来,要关注到长远的变化。大连交易所介绍了四年的交易年超出了过去十四年的交易所,必须要提前建设好我们的框架,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整个创新的基础。

  另外,交易所是新产品的孵化器,很多的新的产品是在交易所产生了之后提供给我们的顾客,逐步的成熟为一个产品。美国、中国乃至世界的各地,可以看到计算机化、电子化的交易,提高了我们交易的速度,而技术必须要灵活,必须要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这也是费城交易所的经验。技术是所有一切的前提。

  另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运气,努力加上我们的运气,努力工作加上我们的幸运,可能会使得我们的交易所获得成功!我们当时华尔街有非常大型的银行,很多的投资银行等等,共同组成了一个衍生品战略联盟。使得我们费城证券交易所当时非常的成功,焕发了活力。

  吉尔:非常感谢,弗鲁彻先生,科威先生也是我们电子技术的创始人之一,你怎么来看待期权的问题?

  科威:对于期货交易所来说,60%的交易量不是期权,欧洲有大量的这些利率的期权产品,还有其他的一些期权产品,我们的市场的基础设施,市场的模型可能不一样,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模型,不同的基础设施。比如说利率期货,就和中国的交易所一样。我们的价格都是在大屏幕上面的,都可以点击,而期权市场是不一样的。我们有中央记帐部的形式,还有其他的一些交易的机制,所以说交易所应该提供给顾客的或者是市场参与者的,应该是让他们可以克服这样的一种差异。

  我们有一个例子,就是利率市场,利率市场的门槛比较高,要想交易,需要进行大宗交易,至少是500亿人民币,大家可以大概的想象一下,需要有怎样的流动性。而这个市场的关键,就是要有一个造势者,要有一个造势者来推动这种流动性的产生,要造成这种规模,提供有这样的机制,我们就提供这样的造势机制。造势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交易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的业务85%的交易都是这种大型的非常复杂的交易,都有中央帐簿,中央对手方。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是需要有一系列的机制,来降低系统性的风险,所以所有的清算都是通过中央,所以才能够覆盖所有的风险。

  和期货不一样,期权从价格的角度来讲,我们有非常多的系列,数百个系列的技术上面是非常复杂的,而且需要很多的带宽,许多的IT技术设施来获得这种技术的保障,同时也需要有很多的造势者和造势机制在市场当中。而且,一旦启动了之后,你不能中途退出的,所以这种市场的造势机制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能力,同时我们要有技术的支持。

  吉尔:德斯艾维,你们的期权在市场当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德斯艾维:我想首先借此机会感谢大连商品交易所邀请我参加今天的论坛。我是来自阿根廷,也是到这里来学习的,因为我们阿根廷的市场,怎么说呢?是一个很老的“婴儿市场”,我们的市场有比较长的历史,但是我们的市场发展得不快。我们可以说还是在期货期权交易的初级阶段,虽然我们的历史比较长。我们有期货期权还有一些农产品等其他的一些产品,我们的期权交易做得不错,流动性是非常强的。

  吉尔:非常感谢。我想请亚洲的交易所的同事来发表一下他们的观点。

  罗利:我想首先要说几句。关于亚洲地区的衍生品的市场,我们的挑战和创新。亚洲从交易所的交易量来讲,是世界上增长量最快的地区,从交易量和合约数量,以及交易价值的角度来讲,我们是占到了市场份额的40%还要多了,比欧洲和北美的量都要大。亚洲的增长速度很快,而且增长的类别也是非常全的,股票的指数,农产品、金属和外汇等等其他的一些产品,而且包括的地区区域,包括了泰国、日本、香港、中国内地和印度等等,我们的亚洲衍生品的市场的主要挑战是我们很分散,我们分割得比较细碎,导致了整个的市场环境,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一套不同的监管机构、不同的货币、不同的市场形态,非常的多元化,也是分割得过于细碎了,是一个分散度比较高的市场。这个市场的特点跟欧美相比是更难整合。

  我们在亚洲看到了非常成熟的投资者,我们也看到了流动性在不断的加强,对于一些市场来说,是有了OTC的结算清算,我们在香港正在建立OTC的结算。在这里首先要问来自于东京金融交易所的中岛雅之先生三个问题。

  过去的几个月当中,我相信在日本的外汇家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首先第一个因素就是考虑到了地震和之后一系列的问题,这些是如何影响到了市场的条件和情况,特别是外汇的交易。

  第二个问题是外汇交易和清算结算在亚洲相比较其他的地区是什么差异呢?

  第三个是你的市场上有什么变化和创新可以给我们介绍的。这是三个问题。

  中岛雅之:谢谢罗利先生,我首先要代表日本人民向大家表示感谢!感谢中国人民给日本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派出了救援团队,也提供了很多像食品、账篷和毯子到受灾地区,日本遭受了历史上最大的地震,这是3月11日发生的,而且震级达到了9.0级,据估计造成的损失达到16-25万亿日元,大约是阪神地震损失的两倍。阪神地震是在日本的西部地区发生的,这次的地震是跟以前的不一样,虽然原来主要是袭击了需求上,第二次是袭击了供应面。如同大家看到的,市场上存在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三点可以跟大家分享的。

  第一,就是日本经济到底会采取怎样的恢复路径,这个是不确定的。在地震之前,日本的经济处于恢复之中,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后,现在就显然对于经济是有一个下行的影响。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70%-80%已经恢复了,而且预期到9月份和10月份基本上可以恢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了。但是,从消费者这一面来讲可能会有一个时间差,所以我们预期要到2012年的第一季度,或者是2012年的整年过去之后才会恢复。

  人们预期在今年的财年的下半年,能够实现更高的GDP的增长,在每年也是会有更高的增长。但是现在的不确定性首先是在于电力的供应不足,特别是在夏天,问题会非常的严重。

  第二,是对价格的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日本要尽可能的考虑到更多与能源相关的商品,比如说石油和天然气等等,我们是更多的要依赖于这些热电厂。全世界可能也有类似的情况。

  第三,不确定性是对于潜在的日本的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影响。这次危机之后,有很多的制造业的企业都决定要把他们的设施搬迁到亚洲的其他地方,所以一些亚洲国家他们替代了我们一部分的制造业,而这种需求可能不会再回来。

  另外是对于重建的补充预算的投资,也是对于整个的日本政府的赤字问题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期货市场会更加的重要的帮助我们套保这些风险和管理这些风险。我们也需要有利于市场健康的发展,使这些需要套保的人可以支付起相应的成本。

  第二点,就是讲到了外汇的这些产品,实际上我们的这些外汇产品,是日本最为成功的衍生品,包括了OTC市场。日交易量是16万亿,有200万的相应开户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非常成熟的产品的一些规范,第二个就是非常成熟的用户界面。这是很安全的产品,杠杆是50倍。有一半的交易会推动这种移动终端和手机等等来进行,特别是通过智能手机来操作的。

  对于上市的产品来说,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增长率仍然是非常快的,像50%-60%的年增长率,为什么呢?其中有一个就是交易的稳定性,我们实施了“做十商”的制度,十个商家来竞价,最好的价格拿过来。对于投资者来说,会有很好的价格。另外是交易所的经纪公司,比如说365会经过我们交易所的评估,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要有很好的合规和预算等等的制度。

  吉尔:可能时间有点长了,可能要打断你一下,接下来还是请日本的江崎格先生,是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的总裁,请教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亚洲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现在全球等势的实体等等,交易的基准都是原来基于美国和欧洲的价格基准,我想请问您的问题是这样的,亚洲是否应该有自己的定价基准,更多的是适合亚洲的,具体到亚洲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您会如何建议亚洲如何创建自己的定价基准呢?

  江崎格:我们所上市的产品有两种,第一个是在欧美市场交易比较活跃的,像金和铂金这样的产品,在我们的上市的产品之中,也尽量的采取国际的标准进行设计。但是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亚洲固有的产品,比方说我们的天然橡胶,它的市场参与者基本上都是亚洲的客户。我们根据亚洲客户的需求来进行设计,作为一个具体的事例,今年的7月1日,我们也得到了日本的经济产业省MT的批准,可以上大米的期货交易,是日本的农林水产省批准的。其实日本的国内价格会成为六西格玛的一个价格标准,同时我们也希望它能够成为亚洲的标准。

  吉尔:我们希望通过时间的推移,价格的基准也会转移到亚洲这边,希望把这个话题转到中国交易所的这组。有请刘兴强总经理。

  刘兴强:大家可以关注到,三个组里面我们的中国组是四家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交易所在这里,可能跟他们讨论的,我感觉到最重要的一个不同可能就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个特点。中国是由计划经济走上市场经济的,现在在我们各个交易所里面,唯一走这条路的,由计划经济走上市场经济的就是中国,来自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面临的原来的制度环境跟原来不同了,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兴起了一股期货热,当时中国有50多家期货交易所,一哄而起带来的问题就是今后多年的清理整顿,之后保留了三家商品交易所。我们的金融期货也是开始比较早的,后来又被关了,重新的把金融期货恢复起来是花了15年的时间。中国金融期货的发展经历了一段跟西方的成熟市场国家包括了亚洲其他国家走的不一样的路径,在这条路上,走出了什么路,这是一直我们在探索的问题。下面我想先请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李正强先生,你对这个问题是什么体会,你的看法怎么样?

  李正强:谢谢刘总,非常高兴跟大家一起讨论有关期货市场关于创新的问题,我非常的同意刘总的判断,我们中国内地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间,在这个过程当中,各个行业都在做一些努力和尝试,包括了327的国债问题,15年之后由股指期货为标志的金融期货市场开始运行。由去年的4月16日沪深300的股指期货挂牌上市到现在已经有300个交易日,总体来讲是比较平稳了。刚才我们的姜助理在致辞中也提到了,我个人的感觉来讲,金融期货来讲更多的是以新兴的市场,是从国际上成熟的工具,成熟的运行机制,成熟的市场运作的一些方法在内地能否很好的应用和开发的问题。中国金融交易所是担任了这样的责任,是内地唯一的一个承担金融期货交易的公司制的交易所。金融期货的创新扩大到金融产品的创新,可能是需要满足社会的真实需求为前提的。现在我们讲内地的期货市场有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这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第二,海外的一些成熟的工具、方法和经验,能否跟内地的市场和特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基础能否进行有效的结合,这里面是整个的创新制度的安排上,创新产品的设计上,在制度的安排上,都要契合内地市场的实际,这里面也有很多很好的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说股指期货在推出的时候,可以说是率先在国内比较早的实施了十八项制度,把海外市场里面,不管是资本市场、资产管理市场还是证券市场上都有实用性的原则在内地进行了实施,这个安排对于内地的市场的平稳运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怎样的结合内地的实际,安排一个有效的创新路径和创新制度的安排,这可能是一个创新能成功的关键的因素。这里面就感觉到在结合内地实际的时候,你的设计要非常的严密,非常的审慎,因为中国人,古代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现在就是患火爆,患过热。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是创新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三,在金融市场来看,我们创新的空间还是非常的巨大。现在中金所只有一个沪深300的金融工具,从金融期货不管是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是有很大的空间,中金所也在不断的努力,希望给内地的金融市场创建一个良好的体系,满足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希望在适当的时机,再推出适当的产品,缩短或者说是加快整个金融市场建立和发展的步伐。谢谢大家!

  刘兴强:谢谢李正强,他原来是中国证监部的基金部主任,我补充介绍一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大佬,一位是杨迈军先生,在整个的期货市场的清理整顿和稳步发展当中,他是主要的政策制订者和推行者。张凡先生原来也是制定大政方针的,他们两位对于政策的发展还是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下面有请杨迈军先生做一个发言。

  杨迈军:谢谢刘总的过誉之辞,热烈祝贺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衍生品国际论坛的圆满召开!衷心的希望大连商品交易所繁荣发展,蒸蒸日上。因为我有其他的公务安排,可能不能坚持到论坛的结束,但是我想我不会错过对大家真知灼见的学习,我还有几位同事会一直参加完会议。刚才按照刘总主持人的要求,我简单的谈一下我对于金融创新和发展的理解。

  我非常的同意他们的看法,包括了我们国际交易所的各位老总,亚洲交易所的各位老总的看法,确实创新是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创新并不是目的,目的是使市场提供高效、深入、有效的服务,来为我们的经济运行提供这种良好的风险管理,这才是我们根本的目的。因此一切必须要从这个基本的出发点出发。在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的过程当中,刚才刘总介绍过,在我们的初期曾经由于当时的市场条件和各方面的条件不具备,我们有过一段市场不能正常法规功能的初步探索的混乱的时期,在后来的清理整顿和规范发展的阶段,我想我们的创新就是更加注重于怎样的把成熟期货市场的一般规律跟中国的特殊国情结合起来,能够使这个市场能够发挥它的基本的功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我觉得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家知道期货市场是一个风险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的市场,在中国又因为过去长期进行的是计划经济和行政的管理,转到市场经济的历史非常短。在这样的一种条件下,要让这个市场正确的、正常的发挥它的一定的功能,这也是取得社会的认同和信任,也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支持,也才能够逐步的发展。

  要走这样的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因此我们在过去的创新整个行业,从证监会的领导下,从监管到市场的组织,我们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逐步的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同时也是符合成熟期货市场一般规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交易和监管的机制。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我们直到目前,还不允许信用交易,我们有很多的成熟期货市场一般不采用的方式,比如说双边征收保证金,一户一买等等,前些年创建了中国独有的“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这样的一种市场监管机制。我觉得这些都很好的为中国期货市场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我非常的同意李正强先生谈到的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觉得要尊重市场的一般规律,尤其是成熟市场经过了一两百年的长期发展积累的经验,有些经验是可以直接的学、认真的学,努力的来创造,而且还可以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走得更快一些,例如我们可以高度的重视技术的创新,以技术的先进性,来保障市场的安全和高效。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期货市场应该说是做得比较好的。目前我们中国的几家交易所应该说都具有了具有世界一流的电子化交易的水平和保障的体系,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

  另外这样一个高度市场化的期货市场,需要法规的统一和集中的监管,像这样的一些经验,我们是可以直接的学习、直接的采用,并且很好的发展的。但是,在其他的一些方面,就必须根据我们的实际来进行。当前,我觉得我们的市场从一个量的扩张到质的转变的时期,期货市场的规则导向型的特点,更需要我们来加强创新。在我们的规则、在我们的合约,在我们的服务和监管的方方面面来不断的创新,来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谢谢!

  刘兴强:谢谢迈军先生。刚才正强和迈军先生都谈到了怎样的结合中国的特点来进行考虑的思路,我感觉到也是这几年所想所做的一些实践。接下来有请吉尔先生继续主持。

  吉尔:好,我这边总结一下刚才所听到的,我总结之后,我们可以转到下一个话题,至少我们在讨论中的五个主题。首先创新需要一定的柔性和创新,第二个听到的不同的途径是可以彼此的兼容和融合。第三个是在中国的监管环境需要进一步的变革,从而去支持我们未来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听到,我们现在其实之前量的发展,现在正在慢慢的转型。我们在这里,也有所强调,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这边的讨论,最后一点也是非常有趣的。也就是说,在中国首先作为监管机构会制定一定的规则,作为我们公司的CEO来执行这样的规则。接下来我会让朗德先生介绍下一个话题的讨论。

  罗利:下一个话题是过去的几个月被媒体广为关注,是全球的整合,这种整合对大家意味着什么,在过去几个月新加坡和澳大利亚,伦敦和加拿大多伦多,以及我们的德意志的板块,所以其实是有一些相关的整合的努力,有的成功了,有的没有成功。包括了纳斯达克也进行了有益的常识。有些交易未必能够走到最后,对于交易所有一个有趣的“二分”的现象,一方面是根据计划进行交易所的整合,这些交易所希望进一步的推动他们的发展,通过合并或者是通过全球化的措施来提高他们的规模,这些都是商业化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其实监管机构对于交易所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包括了民族主义的影响,有必要回顾民族的市场。在这样的二分化的情况下,要进行民主的交易也非常的困难。下一个话题就是面对当前的环境,交易所是否要进行合并和并购呢?如果要合并和并购如何保证成功呢?

  吉尔:非常的感谢您的介绍。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纳斯达克的来宾,他们也是在合并和并购的讨论中,我们会看到另外一个半球,是有非常大的发展的机会。

  德斯艾维:在阿根廷要放的期限至少是一年的时间,还要说明资金的用途和去向,这对于市场的投资,构成了一定的阻碍,如果你在阿根廷的国内无法融到足够的资金,你就可以想象到会遇到多大的困难,在阿根廷的政策的限制下,我们的市场是无法稳定的发展的。正如前面的演讲嘉宾所说的,我们希望更好的展望未来,希望给市场提供各种工具来更好的实现未来的一些发展。

  吉尔:非常的感谢德斯艾维。接下来看看纽交所来说,最后交易是否得到了最后的标准,关于纳斯达克是否有这样合并的意愿呢?森迪是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后的3-5年,合并的态势究竟会如何?

  森迪:我们希望看到这样的世界,人们可以有饥饿问题的减轻,能够看到合并。

  弗鲁彻:还有中国的情况,中国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在全球吸取经验,同时吸取国外市场最佳的实践政策以及相关的技术。这确实是非常好的途径。看到了全球的并购和合并,看到了中国是希望更好的打入进去,中国之后可能会进行一个整合,但是中间的这个阶段,在很多的情况下,你可能在建设监管和结构方面,以及市场的架构方面,能够希望考虑到本地的特征,同时也意识到确实是有必要导入一些本地的标准,就是把本地的规律和国际的规则结合起来。在中国所有的举措都是关于创新的举措,中国的变革是独一无二的,从一种市场结构向另外一种市场结构的变革,就是一种创新,包括了人口和城市化的发展,随着城市化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导入到城市当中,我向中国的创新致敬,包括了中国的通胀情况下推行的这种创新的举措。我想这一点是中国的情况。

  在费城我们当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失去了市场的信任度,想引用一些新的技术导入到费城交易所的时候,你要先记住这种有效性得到了验证,如果你急于把技术引入进去,如果是失去了成功的可能性的话,你就无法延续下去。看看五年之后的世界的合并和并购的态势,德意志这个板块,我并不认为它将会能够俘获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我不认为这是今后的合并方向。你要考虑到相关的金融举措的效果,在欧洲的衍生品的市场,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这一点上要进行很好的考虑。如果这个交易最终成功的话,这可能是类似的大规模的交易的最后一个,不会有更新的交易了。

  包括你看一下亚洲和加拿大的情况,人们有时候是希望守住他们各自的市场,其实很多国家的市场,对于新兴经济体的市场来说,他们希望成为各自经济发展的一种旗舰。所以尽管人们可能会有相关的一些误解,包括了之前的演讲嘉宾对于全球形势的分析。其实纳斯达克的看法,并没有把自己看成市场的融合器或者是股市,其实是看成了全球金融技术的公司,此时此刻提供了给了80多个世界各地的交易所,我们看到的就是市场的架构很大程度上将会是有相关的趋同化,有点像美国的电视网络,美国的电视网络会看到相关的不同的公司,会有相关的运作,会有成百上千的附属的机构,会通过上面的母公司或者是很好的公司进行互联,会得到技术的导入和产品的导入,实现很好的发展。在这个网络的内部,会看到这边观察到的,同时也相信会看到未来核心的,第一个全球化的交易所的生成。参与者会得到很好的独立性,会考虑到自己国家的特色,来进行很好的运行。最后是参与到全球的市场中,会参与到各个不同附属机构组成的大的网络中,会实现跨境的合作,会有共同的语言和技术进行跨境的交流。在规则方面也会有国际化的准则。同时他们在国内和国外能够进行同时的相关操作,这是纳斯达克相关的战略。

  其实纳斯达克成功的战略,并不是一个并购和收购的战略,我们希望是合作的战略,核心的凝聚力所在就是技术的开发。

  吉尔: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最后一个大规模的交易了,你可能没有谈到亚洲这一块,您认为在今后的3-5年内,在合并和并购,在这亚洲这一块如何呢?包括了民族主义的考量,是否也会扮演进一步的角色,还是3-5年之后,可能类似的考虑就不是限制了?

  科威:我觉得德意志的交易会成功,明天也会投票,我想完成今后的交易,并不是打造一个全球化的大规模的交易所,在欧洲已经进行了证券市场的整合了,每个交易所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把流程简化,使我们的客户获得便利化,我们把相关的规则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整个的流程便利化了,顾客的成本就降低了。亚洲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整合不会在亚洲出现,主要的关注点在北美和欧洲。亚洲的战略在短期并不是整合,更多的是搭建合作伙伴的关系,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我们的产品,把更多的产品推广给我们的客户。会不会出现战略的变化呢?我们认为是有这种可能性。

  可能在亚洲的内部会出现一些整合,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多的是欧美之间的整合,但是我觉得未来会出现亚洲内部的整合,而且我们也是看到未来五年亚洲交易所内部的合并是会大幅度的提高。

  吉尔:问一下德斯艾维先生,想听一下拉丁美洲会不会出现比较大的交易所?像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地区,还有巴西地区的BMF等,还有阿根廷和其他的南美地区在今后的3-5年你认为会发生什么?

  德斯艾维:我们认为在其他的市场和地区有很多的合作,我们跟其他的交易所进行对话,我们也知道他们有这方面的需求,随时做好了全球化的准备,希望在全球市场中提升我们的竞争能力,这是我们一贯的目标。我们非常的忧虑未来的市场发展情况,未来的阿根廷融入世界要怎么做?从地理的角度来讲,是在整个地球的南端,是非常的南端了,但是我们非常关注世界市场未来整合的脚步,我们也将做好准备融入这个世界。

  弗鲁彻:我的朋友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跟我们聊这个问题,交易所大概是40、50多家,他当时跟我讨论这个交易、合并交易合理性的问题。他说纽约证券交易所作为一个独立的股票交易所是很难继续生存下去,我说的就是因为过度的监管,各个交易所之间的竞争,还有市场当中的竞争,事实上使美国的纽交所面临了很多的问题。衍生品是非常重要的,衍生品仍然有很多的机会进行创新,设计一些新的合约,然后同时可以容忍竞争和一定的市场稳定性。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同时保证竞争和稳定,纽交所并不是一家的交易,而是全球化的交易。

  刚才陈教授讲到了监管过度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要强调透明度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的道德水准是非常重要的。当市场有非常多的竞争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其他的制约机制与它相平衡。所以,我们美国的这些交易所,在经历了一些整合的过程,纽约的证券交易所还有纳斯达克,有一些交易的机制,仍然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吉尔:非常感谢,下面我有请亚洲交易所,请亚洲交易所的同事们发表他们的观点。

  罗利:我有一点不大同意他的观点,尤其是弗鲁彻提出的五年内亚洲会出现较大的交易所合并,我认为这种情况不大会发生。如果会发生这种亚洲跨国的交易所合并的话,我觉得也不会在那么快的时间内发生。我们在亚洲地区从并购的角度来看,我的观点是,第一,亚洲的交易所可以进行联合,但是不一定会是这种控制权转让的交易,我们会有联盟、合作,会和其他的国际交易所进行更多的合作,更多的这种沟通。但是,这种合作是不会以产权兼并的方式来出现的,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第二,我们亚洲内部的各个地区的交易所会加强合作,像东盟、大中华区和其他的一些地区会加强进一步的合作。然后是内部的整合,某一个亚洲国家的国内的整合,因为有一些国家是有几个不同的交易所,我们可能会看到某一个国家内部的交易所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是有可能的。所以,我想请大马衍生品交易所的张敬成总裁,从您的交易所的角度来讲,您有很多的合作,比如说你和CME有合作,另外你们大马交易所在东盟内部也推动了东盟内部交易所之间的合作。所以我想问一下张先生你在这两个脚步,东盟内部和全球合作有什么看法?

  张敬成:非常的感谢罗利先生,我想从马来西亚的角度来讲,未来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马来西亚其实所有的衍生品交易的交易所第一个关注的就是市场的道德水准,第二个就是价格发现,第三个是流动性。然后就是透明度,流动性其实就是透明度。马来西亚的衍生品交易所我们最关注的就是这样几个问题。

  20、30年之前,我们当时有非常成功的棕榈油的合约和交易,这个涉及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还有出口到很多的国家,几乎是出口到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我们在这四个方面,交易所的四个支柱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这些当中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的革新是非常关键的。我们怎么样才能保证这个电子技术、电子系统,我们现在的IT的系统能够充分的为我们所用,充分的帮助我们实现这些透明度和市场道德水准的目标,这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我们马来西亚目前第一个是需要进一步的使我们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因为我们现在只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地区的交易所,我们怎么样进一步的实现国际化,这是我们现在最想做的事情。第二,怎么做?怎么来实现这一点,我们的结论就是没有电子分销系统的话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我们需要有一个平台,需要有一个网络,需要把所有的这些路由的系统,电子的这些系统都包括进来,没有这些网络是很难做国际化的交易。

  这就需要合作,我们2009年的时候,和CME签了一个合作协议,我们的合作协议主要是包括了一系列的方面,包括了技术方面的合作。比如说我们把所有的产品都放在CME的系统平台当中,然后我们把我们的马来西亚棕榈油的特许相关交易,进行相关的美元的交易,这是大马交易所和芝加哥交易所之间进行的一个合作。这样形成了一个比较全球的棕榈油的市场,我们相信这样的一种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到目前为止都合作得非常好。我们大概能够有50%的增长,这是很快的增长。

  另外我们也和大连商品交易所进行了很多的合作,每年的10月份我们都会组织油脂的研讨会,在广州组织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一起组织产业会议,主要是油料油脂的会议,这是我们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合作。

  罗利刚才还问到,我们和东盟国家的合作。我们东盟其实还有很大的发展的空间,特别是证券交易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东盟政府间的合作机制,也得除了这样的一个结论,我们的这个市场,东盟所有的国家加在一起,大概是5亿的市场,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了,从政治上、社会上、经济上的角度都有很大的合作的空间,这方面的合作无疑在将来会进一步加强。

  罗利:下面有请泰国的商品交易所的董事长科萨瓦皮塔先生。你们公司和泰国的交易所在未来有怎样的发展趋势?第一,你们的泰国内部的整合有什么样的发展和挑战?比如说你们是否面临规模方面的压力?是否想要跟其他的交易所合并。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样在交易所方面跟其他的国家交易所竞争?

  科萨瓦皮塔:第一个问题,从我的角度来讲,合并是否真正的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发展,这是值得怀疑的,到底是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目的是什么?我们前面不断的提到价格发现、透明度,从我们泰国农产品交易所的观点来讲,就是实现价格发现和提高透明度的目的,就是为泰国的农民服务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帮助农民做市场营销,在泰国做市场营销,提高收入,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还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所以,我们的这种合并交易,或者说是市场的整合,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这是我们衡量这个交易的标准。在泰国国内目前没有这样的交易,整个的地区内可能在未来也不会有这样的整合交易。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跟其他交易所的竞争。前面我们提到过,不同的交易所主要的目的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有自己的定位,自己服务的市场和目的,所以这种竞争不一定是这么的激烈。第二个是对于市场的参与者和投资者、消费者来说,竞争是有利的,我们必须要承认,竞争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市场参与者的利益保障的。交易所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往往是通过竞争来实现。最后我想讲一下,我们在并购的过程当中,任何的并购交易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他们的意见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罗利:我们有很充分的理由相信不管规模的大小,每个交易所的存在都有相应的理由,正因为如此,西方才有反托拉斯法案。下面有请刘兴强总经理。

  刘兴强:刚才听了几个交易所的发言很受启发。中国在5-10年内,交易所的整合可能不存在。因为中国市场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交易所现在的主要问题还不是交易所的资源整合问题,你看从中国目前四家交易所上的品种才26个,包括了金融期货在内。实际上中国交易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上的品种偏少,跟目前全球的几百个商品期货和1000多个合约相比,整个的中国市场合约和品种方面都是偏少的。正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期货交易量已经超出了全球的50%,另外是各地方政府批准设立的电子报价市场也是打着交易所的招牌,这样的很多,据统计超过了200家,这说明了交易所利用这个平台,来为商品流通服务的需求还是非常的强盛。目前的几家交易所来说,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样来增加我们的覆盖面,让更多的产业、更多的行业,更多的地区能够让期货市场去覆盖,去影响。这可能是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在中国市场来说,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的商品期货是25个,加上金融期货是1个,一共是26个,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还是相当小的。虽然去年的整个交易额达到了几百万亿的规模,实际上这个因为我们的品种少和覆盖面窄,对于行业的影响和国民经济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宽。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怎样进一步的增加品种和交易手段。现在中国来说,商品的期权交易还没有体现,几家交易所都在努力推动期权交易的推出,这方面做了努力。下面有请张凡先生谈一谈。

  张凡:感谢刘兴强先生给我这样的机会,谈这个融合的问题不如谈市场创新那么简单,因为大家非常容易的取得了共识,而交易所的融合问题,我听了刚才几位嘉宾的讨论和发言,我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现在在欧美这个市场,大规模、大范围出现的交易所的融合的现象,我们也是充分的注意到了,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都是发生在欧美市场,而不是中国的市场,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的角度来看,特别是期货市场的差异来看,可能这个事情在欧美的发生有它自己市场自身的特点,有市场的基础和市场的文化。

  这个问题我想大家恐怕都在做预测,我不敢做这样的预测,只能说还需要时间去检验,需要通过观察来得出结论。首先还是要尊重规律,尊重市场自身的发展。如果简单的来讲,就是说还是在合适的时候办合适的事。这是关于交易所融合的话题,我的一个看法。

  我还想回到前面,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关于市场的创新,我觉得这是全社会、全市场的共识,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尤其是需要创新。创新包括了方方面面,刚才刘总也讲了,恐怕对于中国的期货市场的发展,重点的还是要放在产品的创新和交易方式的创新。就像刚才大家提到的期权问题,这个话题我有点兴趣。因为从郑交所关于期权的研究,应该说持续的时间超过了十年,在九几年的时候就加入了阿尤马(音),另外对于期权制度的制定包括了模拟交易都一直在做努力。中国的期货市场是需要推出期权这样的交易创新,进一步的完善中国的避险体系,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和实体经济来服务。我们的认识是从学习开始,根据市场情况的制度设计,应该说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从期权交易的风险,也有过考量。就期权和期货这两项作为百分之百的话,那么商品的期货期权的交易比例实际上也占到了不到10%的规模,市场的风险比较起来还是小的,是可控的,对这个问题来说,在这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加强市场监管的条件,能够酌机的推出期权交易,在推出之后,在市场不断发展当中再进一步的完善。

  谢谢主持人。

  刘兴强:刚才张总讲得非常好,还有一点时间,请杨总讲一讲。

  杨迈军: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话题,在全球的期货市场出现了融合和购并的趋势情况下,我想是跟全球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的一个非常鲜明的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资产证券化、商品金融化和交易网络化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我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融入全球经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我们需要认真面对的。但是,目前我们中国的期货市场的发展阶段应该说还是处于发展的初期。我非常的同意刚才两位老总的意见,我们是发展还很不充分的问题,我们现在迫切的需要通过我们的品种创新,交易的创新,我们服务的创新,也包括监管的创新。来使得期货风险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在中国这样一个转轨和新兴发展宏大的国民经济当中发挥它的功能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目前我们交易所,四家交易所的格局,我认为是非常合适的。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应该在这个方面,才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但是观察、学习和了解成熟的期货市场正在发生的一切,对于我们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谢谢!

  刘兴强:非常谢谢迈军先生。刚才迈军和张凡先生都谈到了非常重要的观点,中国是13亿人口,是一个消费大国,比如说大豆去年进口是5千400多万吨,相当于全球贸易量的50%。我们现在大商所交易的棕榈油,去年我们进口700多万吨,超过了整个欧洲的消费总量,超过了整个北美的消费总量。现在有一些品种实际上从中国来说,它是小品种,譬如说苹果汁,我到过陕西、山东去做过了解,这些省市的领导都说我们是主要的产地,是不是可以做成期货品种,来指导我们的生产消费。如果是苹果汁生产100多万吨,整个的价值量是800多万美元,在中国来说,像这样一个商品,它不能算是大宗商品。但从国外来说,像100多万吨,800多万美元的价值上就是大宗商品了。所以中国目前来说是提高整个期货市场的覆盖率,另外让更多的产品能够上市,这将来是我们的一个主要的目标,还有要增加我们的交易手段,还有期权。刚才欧美和亚洲的其他的兄弟交易所的发言,对我们是给予了很大的启示,接下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可能还要朝着适合我们发展的路径上去不断的往前推进。

  好,我们这个议题就因为时间的关系讨论到这里。下面我把这个主持传给我们的吉尔先生。

  吉尔:非常感谢。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在北美可能不会有太大的交易,而在欧洲可能会有德意志交易所的合并的事情,而亚洲可能还不需要考虑这样的问题,比如说阿根廷还需要建立规则、加强监管,使得这些并购和兼并发生。在亚洲我们看到了似乎交易所会选择联合合作,而不是通过整合的方式。因为一方面有着民族主义的关注,另一方面可能是另外一个方法会更好。

  下面就是接入渠道的问题,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一下整个的问题,我们要看的时候是整个的发展速度的问题,CME集团也花了很多的时间在中国,看一下了解中国的法规,交易所的规则,还有很多的期货公司,和潜在的客户进行交流。我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进入中国市场的问题。

  很多人都会同意,我相信中国的交易所也会这样说过的,在中国有很大的变化已经发生了,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多年的时间当中,特别是在大宗商品的交易方面,市场的变化是极为迅速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背景。奠定下一个基调,在2007年的时候,三个商品交易所分别是17、24、21,在2010年的时候,分别是原来的每天只有80万手,变成了到1000万手以上,而且是每年50%的增长率,这样快速的变化跟中国的快速变化也是有关的。刘先生也讲到了中国的商品进口的巨大的数字,让我们非常的震撼。你提到了中国是最大的食用油和大豆的进口国,同时也是棕榈油的最大的进口国,还有一些产品的最大的消费国。还有糖、棉花、大豆、棕榈油的交易量方面都是引领世界,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实现了非常快速的变化。交易所的成功可以归结与台上的这几位先生,他们非常的有干劲,非常的有创新能力。

  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三项主要的政府的变化。很多大家可能都知道了,一个就是涉及到人民币的国际化的问题。在2003年,离境的人民币存款在香港允许进行,并且批准了人民币的海外投资,2010年,离境在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了550%。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外贸易的放开,在2001年的时候,31个国有企业被允许在海外开户交易,在2006年的时候,6个中国的期货公司在香港开设了分支机构,这样就会涉及到网络业的外国投资,到2003年有了QF(音)的项目。也有一些债券市场的试点,QF被批准交易在中经所交易。这是过去的5年当中发生的,所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的巨大。

  这里强调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中国市场的增长,那就是证监会所发挥的作用,证监会是非常的审慎,也非常的聪明。在他们推动市场的发展,在他们推动市场的监管的加强,弗鲁彻用了一个词,叫做非常的有智慧,证监会是非常的有智慧的,在监管的制度上。接下来会怎么样?对外国的投资者进入中国会怎么样?接下来中国的交易所又会怎么样?耐心在中国会有回报的,但是每个人都想问一个问题,就是接下来会怎么样,到底它带来的影响又是什么,对交易所的影响又是什么?对国内外的交易所是什么影响,对客户群体,包括了国外和国内的客户群体又有什么影响?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背景来讲的。

  想问一下弗鲁彻先生,你所看到的在中国的变化,在未来的3-5年往前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弗鲁彻:我需要一个水晶球,否则我看不清楚,我希望我这里所讲的不会过于的离谱。我们前面所讲的衍生品市场在中国已经是发展非常快了,但是仅仅是刚刚开始,只是一个零售的市场,而机构投资者也是慢慢的进入到了这个市场,我们会慢慢的看到结构性的变化在中国会发生,就会看到像机构投资者如基金可以更大的头寸在市场上套保他们的头寸,这会出现一个极大的变化。这会给市场一个健康的发展,这会有更加坚实的市场基础。我们可以看到谁可以用这个市场谁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使用到这个市场,这在未来会有很大变化。

  另外就是一个变化,就是国外的投资公司能否进入到中国,这个还不明朗,中国可以更多的进入到国际市场是毫无疑问的,是不是3-5年我们还不明确。

  吉尔:谢谢,萨米,你看看像中国的官员也说道了2016年的时候,她会期待人民币是完全的自由可兑换,你认为这个可以实现吗?还有对国外的投资者是什么影响?影响可能会非常的大,到底是什么样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的投资者,中国的交易所来说,影响会非常的大。

  弗鲁彻:对此是毫无疑问,坦诚来说是对于整个过程的管理和掌控,政府和交易所都是非常的审慎,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要看这个“水晶球”要进行判断是非常的难,在“水晶球”当中,我们看到的是必须要认识到这个“水晶球”是在中国制造的,所以这是中国人制造的,是中国人决定的,是中国人的“水晶球”,如果是继续以前的做法,我看到的是非常快的一个增长曲线。接下来的一点,就是货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我非常荣幸在去年夏天的时候在纳斯达克交易所北京敲响了钟声,在百度5周年的时候在北京敲响了钟声。百度在纳斯达克也是非常快的增长的一支股票,他们的增长率在八月份的时候,在那一天,我记得可能不是很清楚,我对那个公司的主席,董事长说,你预期了所有的这些吗?你想到了所有的这些吗?他讲到了两点,一点是市场的渗透率和增长来说,我是想到了,相比较成熟的市场来说,你现在有一个突破性的产品,Ipad是在中国制造的,是由美国的苹果去开发的,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市场,将会继续的发展下去。你看到中国的人口,包括了这么大的市场,同时很多的人,我们现在在采取一些措施,之前从农业经济现在转型到市场经济。所以我们的增长将会有更多的一些相关的因素驱动。其中一个因素驱动就是中国市场不断的深入发展,今天我们的主题是金融市场,同时我们今天也谈到了金融市场如何进一步的发展,当你看到中国的时候,你发现确实中国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力度非常大的,在基础设施投入的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导入到了市场框架的曲线当中,看到了尽管有所下跌,但是在今后的30年的时间当中,对于“水晶球”要进行预测的话,你会看到高铁的建设,以及在过去的30年,我们会有持续的城市化,很多的农村人口也加入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家庭中来了。

  吉尔:好的,非常的感谢您的评论。森迪也提到了非常好的一点,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自由兑现可能使市场进一步的发展很重要的前提。对于我们很好的相关经验,在跟合作伙伴打交道的过程当中,跟交易所和有关的企业当中是不希望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他们的一些特许的权利就会受到影响了,一旦人民币国际化的话,对这些公司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德斯艾维:其实之前的观点,我的妻子在家庭事务当中没有机会让我总结陈辞,感谢你让我有这样的机会。很多企业不愿意看到人民币国际化,希望在他们的各自业务领域内保持一个主导型,所以他们不大愿意看到最新的一些国际化的趋势。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对思维加以改变,我们对市场确实是可以实现现代化。我们在这里,希望能够与其他的市场取得沟通和联系,就我们的产品和相关的经验进行交流。

  最近我们收购了一个电子平台,尽管我们现在还不需要用这个电子平台,但是我们买下来了,未雨绸缪为了今后的几年来准备。我们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的市场基本面是非常强劲的。我相信,我们的市场有点像一个小的锻炼的平台,需要在这个锻炼的平台上不断的采取新的措施,我相信我们未来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好的,谢谢!

  弗鲁彻:我不希望像你的妻子一样,不想做最后的发言。包括了股票市场,你和我,都看到了市场的变化,而每次有变革的时候,都是有一些势力在维护过去的系统和体系。如果你看到我们制定交易规则的一些同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展开相关的操作,坐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工作。每一波的技术革命的时候,这种变革是不可避免的,你必须要迎合这种大潮,全球化的世界上,有时候这种节奏和步伐,可能是在某一个市场进行主导的。现在的世界是变得越来越小了。

  德斯艾维:我们现在有一个市场公开的模式,我们也希望在电子化的方面做出一些新的举措,所以传统的和电子化的模式,我们希望能有进一步的结合。森迪可能会给我一些建议,谢谢!

  吉尔: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和他的妻子进行互相的探讨,好的,回到亚洲这一块。

  罗利:考虑到时间的限制,问一个问题给目前还没有发言的嘉宾,是香港商品交易所的主席赫明格。就是如何接入中国的市场,我们可以从以下的角度进行一个界定,一方面是进入中国市场,另外是中国要参与要走出去。过去的几年你要打造一个崭新的交易所的过程当中,当然是思考到了业务的发展,产品的发展,香港是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户,进入市场的一个流程,对您的交易所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新的含义呢?

  赫明格:我们所希望激活和执行的是一个现货的期货市场是在香港市场进行交割,这是一个新的形式,同时是有一个国际商品市场接入到中国大陆的机会。我们听到了过去的十年人们谈到了很多的观点,是中国一揽子的交易操作,包括了石油和其他的一些大宗商品,它的边际效应。现在一个版图已经在转移了,在向亚洲偏转,在亚洲的需求面,我们谈到了创新和开发。在历史上说,亚洲总是会去汲取如欧洲和美国所采取的合约制。但是在08、09年的时候,亚洲和中国因为基差的风险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亚洲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把这个合约式的设计和本地制结合起来,要跟市场的终端用户进行合作,来进行设计。最后,这个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考虑到客户的需求,我们的工作就是把相关的合约和服务,以客户满意的方式递送出去。同时考虑到IT系统的发展,在分销方式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实我们大概是开设6个月的时间内,也吸引了非常大的成员,包括了来自于大陆的一些成员,所以我们中国的参与,对于未来的战略实行是非常重要的。

  罗利:非常的感谢。最后一个讨论,我们的刘先生来主持中国这边的讨论。

  刘兴强:

  关于中国市场的开放,包括了境外投资者怎么参与中国市场的问题,其实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实际上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这两个问题大家都在关注。实际上这个问题,中国也做了很多努力,下面我请迈军先生谈谈你的看法。

  杨迈军:这个国际化应该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想中国30年的迅速发展,也是和我们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紧密相连。中国资本市场在服务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步的稳妥的来推进开放,我觉得也是非常必要和必然的趋势。就期货市场来说,我觉得现在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做好充分准备的时期,因为中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是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包括中国整个对外开放的一个组成部分。我觉得这要符合国家的统筹考虑,当然我们也要积极的探索,利用我们上海期货交易所在最近这几年,就是在积极的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比如说我们手头上交易所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将我们的交易规则、细则,经过认真的修改梳理以后,翻译成英文,过去就翻译成英文了,现在是进行了修订,这个修订是一个学习和监管的过程,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现在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正在开展对国际品牌,到参与我们交割、注册的一个工作,也在积极的进行。去年年底也开始了保税交割的试点,允许还没有在中国海关完税的一些大宗商品可以通过我们保税交割的机制来参与我们的交割。这样的一些能做的探索,我觉得都非常有积极的意义。下一步我觉得要着重研究,从交易所的角度来说,是着重的研究市场组织当中怎样跟国际接轨。刚才我们也提到了,在中国形成中国特色的交易和监管机制,这样的一种监管机制,我们的国际投资者进入的时候,确实是有一个接轨的考虑,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全面统筹的安排。这方面,我觉得是现在是扎扎实实做好准备,同时我们也加强培训,在这里也感谢米莉亚等国际交易结构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培训,最近这两三年陆续派出了十多批、几十个我们的同事,去国外的交易所学习,就是为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我们交易所的国际化。谢谢!

  刘兴强:谢谢迈军,对于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来说,现在的证券市场是交易量比较高的,下来从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的可能性来说,证监会作为期货和证券两个方面比较多的机构,你们做了哪些准备,跟大家说一说?

  李正强:刘总又把这个话题交给我了。中国内地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叫做“新兴+转轨”的市场,在恢复20年的时间,期货市场是10多年的时间,我感觉是1993年到证监会,一直在证监会工作,包括了基金市场的建设,一些制度的设计我都参与了。现在很多交易的市场基本理念,从运行到监管的基本理念,特别是强调市场的三公原则,以及市场上推出的新工具和方法,我觉得都是一个不断的开放、不断的国际化,向海外学习的一个结果。

  第二,现在确实是感觉到在资本市场方面是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从QF和大量的设立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这个过程当中,是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期货市场也在不断的探讨这些问题,我觉得是确实需要花功夫,利用这样的时机全面的学习海外的成熟的东西,寻找在国际市场上一些金融期货,中经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规律,使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得更好一些。我们现在确确实实是需要充分的发挥我们市场功能的时机,我们的工具还十分的不完备,我们的交易机制和监管都需要有很大的改进。对于中经所来说,是持续的关注,关于进入市场当中也是日益明朗,我们从国际市场来说,哪些是特别的值得我们在金融危机之后更加关注的几个方面,我们也在思考,现在有几个方面是市场上是有越来越多的共识了。现在是特别的强调市场功能的发挥,实际上品种不够全面,实际上是希望期货市场为国民经济发挥更大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内地也有广泛的共识。

  另外是大家谈到的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问题,金融危机过程中,在全球和内地都是以批评衍生工具为荣,不批评衍生工具为耻的状况下,我们的金融衍生工具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这也是一个全球的普遍共识,就是说衍生工具的场内化是一个普遍的共识的东西。另外大家高度的重视,比过去更加的重视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率。最近的高频交易和算法交易的不断的出现,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关注这个问题。监管交易的有效性也是非常关注的,刚才费城交易所也谈到了一个监管的问题,市场道德水准的提升要更加的依赖于监管,监管和管制是两个概念,监管应该说是加强的问题,管制是应该放松的问题。监管是要加强防范系统性的风险,从道德体制的监管,也是需要加以引导。

  在国际化的学习过程当中,国内也有很好的创新,在金融期货这一块,实际上要从国际市场来看,这个路径是先从外汇开始做的,后做的就是利率,最后做的是我们的股指期货。中国内地恰恰走的是自己的股指期货来做的,在国际化和接轨来说,还是要强调一个本土市场的情况,接受程度,监管的环境,社会的认知等等都非常的重要。

  另外是谈到了整合的问题,我也想谈一点想法。确确实实是市场的过度竞争和过度集中都不是最好的,一定是有一个适度的竞争。我加入期货市场比较短的时间,不知道内地是不是有过整合,内地的交易所的数量超过了全球的数量,最后是变成了3家交易所。如果这算是整合的话,这是比较成功的整合,这是整出了中国的期货金融交易所,不仅仅是把三个金融交易所整合在一起,而把证券交易所整合在一起了,我们也是进行了一个整合。现在来看,怎么去把握好过度的竞争和过度冀中的关系,可能是对全球市场化,特别是监管机构,主要的市场参与的主要的挑战。我借此机会就谈这点想法,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正强先生,刚才迈军和正强先生都谈到了对外开放和我们的努力都进行了介绍。通过这个问题,是通过改革开放促进市场的发展,其实一直是我们走的路,和做的事情。我们要关注到现在境外的机构,在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包括了推进中国的开放所做出的一些努力。张总在07年开会的时候跟我说过一件事情,就是清算保证金是以人民币作为大马交易所的货币之一。而在香港也在推进这些事,我们在改革开放方面的步伐一直没有在原地踏步,一直在向前推进。包括了我们跟国外交易所的合作,这几年都是相当的密切,这里也向大家报告一下,今天下午我们还要跟香港的港交所在这里签一个合作协议,大商所和香港的两个交易所,说明我们这方面推进开放和推进改革的步子是稳健的,是一直往前走的。当然,我们也会更多的借鉴国际的经验和听取各位的建议,继续这方面的探索。我们结束这个话题的讨论。请米霆先生做总结。

  米霆:

  我想有一些时间给我们在座的各位听众问一些问题,先问一下吉尔先生一个问题,你们CME集团,在过去的20年当中,国际业务方面是不断的拓展,而且也不断的跟踪国际市场的宏观发展的趋势,也进行了国际间的并购,从你的角度来讲,有什么好的建议,哪些陷井,在你进行国际化的业务当中,进行国际化拓展当中哪些是特别要关注的问题?

  吉尔:CME集团是没有资格给其他的交易所来做老师的,我们自己也有很多的问题,而其他的交易所也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在过去的11年当中,我们上市,然后我们成为了一个公司化的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通过了很多的并购和联盟,在不断的拓展。刚才中国的交易所的代表总结得很好。我们都同意,中国的市场会进一步的开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我们要为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做好准备。我1996年的时候来到中国,当时交易所正在做一个调整,之后就迅速的恢复,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在的中国交易所是具有了世界级的交易系统,包括了风险管理的功能。

  监管的环境,中国的整个的监管的规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熟悉的,资产的类别也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对于我们的客户来说,我们的客户也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省交易的成本。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刚才您问到的关于国际化拓展当中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作为市场的参与者,我们希望能够有非常便捷的交易,比如说在马来西亚的市场当中拓展的时候,我们也创造了一些条件给地方的,给各地的投资者,包括了原先的客户来创造一些比较方便的交易机制,使他们的成本得到控制。

  CME集团往往会根据当地的文化和当地的监管的环境,来采取比较灵活的措施,来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客户。

  米霆:好的,看看在座的听众有没有问题问大家。可能是大家都很饿了,下面有请刘总来最后总结一下今天上午的会议,我们上午就休会了。

  刘兴强:今天上午的讨论非常的有意义,讨论的三个课题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讲到的是市场的创新,市场的创新是整个市场发展的灵魂,这一条是大家高度认可的。而且期货市场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虽然它只有14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历史更短,不到20年,正是不断的创新使这个市场不断的发展起来,而且在整个的经济对世界的经济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按照这个创新,把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坚持创新,坚持改变。我觉得这是这次会议上大家讨论得非常充分,这条共识非常难得。

  第二条讲到了交易所的兼并重组对市场的影响,这一点的讨论的共识引起的思考,尤其是纽交所的收购和兼并,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在新兴发展市场当中来看,将来这是一种趋势。虽然中国目前在市场的整合,在市场的兼并重组方面可能目前看起来不那么迫切,而且在世界的范围来看,整个市场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而且在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这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很多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这些经验都在得到运用。

  对于新兴市场,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市场来说,如何利用国际交易所总结和整合的经验,把现在的期货市场跟现货市场更好的整合起来,尤其是把交易所市场和场外的OTC市场进一步的整合,可能将来这方面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第三条是关于国际市场的开放,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开放问题,我感到刚才大家讨论得也很多。总的结论是中国是一步步的更加开放,中国必将融入整个世界,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境外投资者的参与,可能是需要一个过程,中国本身也是需要做出必要的准备,包括了各方面投资者的素质,包括了监管的水平的提高,在这一方面,在一步步的往前迈进,对此我们充满信心!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这条路,这是30年前邓小平先生所指引、开辟的一条路,也是中国能够走到今天的成功经验,这条成功经验也毕竟影响到中国今后几十年,这一条我们要充满信心!

  我看我就说这么多。

  主持人(米霆):好了,我们现在可以吃中饭了,请大家2点钟准时回来。

  (休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