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9日 12:19 来源:新浪财经
2011年7月9日,由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北京大学企业与公司法研究中心、智维律师(中国)联盟、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北京市律协法律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暨金盾奖颁奖盛典”在北京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演讲。
贺强:时间关系,我简短一点,我刚刚看了一下发言都是法律方面专家,我是专门研究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非常重要,它的风险管理的意义重大。我想从本源上讲一讲,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首先上市公司有哪些风险呢?可以说风险太多了,大的划分有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另外还有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小的划分更多了。我想强调的是什么?从本源上讲,上市公司的风险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风险,一个上市公司是谁的呢?是全体股东的,全体股东在市场又是投资者,他们为什么投资出钱,是为了获取他们的利益。因此,上市公司一切的风险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两种结果,一个就是由于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是亏损,引起了股东在上市公司的分红的数额下降,或者净资产下滑,导致他们损失这些根本的风险。另外由于公司爆发了风险,业绩下滑,可能引起股价大幅下跌,直接给投资者的投资造成了巨大的风险。这才是最本源的风险,我们风险管理其实说白了就是要保护投资者利益。所以我们才设定一系列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这是一个本源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想讲一下怎么才能搞好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呢?我认为最重要还不是在上市公司确立一个什么比较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确立风险管理制度就跟汤欣教授说的似的,要制定一系列的合理的风险识别的指标等等。我认为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我们要做好下面两方面工作。一个就是在上市公司发行上市的过程中如何加强我们审核的工作,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不是注册制,我们是核准制,核准制跟以前的审批制虽然有很大的改进,但是我认为他们基本的方式没有太大变化,多了一些发审委员,券商责任制,基本方式没有变化。都是对企业报上来的材料纸质文件的审查。甚至我们负责审核人员,上市公司门朝哪开他可能都不一定能了解,肯定亲自没有去过个公司了解实际情况。只是报上材料,我拿着放大镜鸡蛋里挑骨头。这种审核的方式就不可能彻底避免造假,一旦审核过关,他发行上市,你今后再设置风险管理体制都是没用,这关要搞好。以前上市公司怎么造假发行上市,现在我们很不情愿看到有几家公司都是第二天上市了,头一天晚上被证监会堵住了。现在有的公司刚上市十天董事长被抓,上市五个月第二个董事长又被抓,业绩大幅度亏损,这些事情是在上市以后发生的吗?肯定是审批过程中出现,说明我们还是有一定的漏洞,这关必须要把好。
第二上市之后必须要有一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的结构,上市公司、股份公司最重要是权利和权利的制衡,这种权利的制衡可以防止独断专行。如果一股独大,这种情况下说实在我们建立监事会制度也好,独立董事制度也好不可能是真正有效率的。实际上监事会制度实际上是大陆法系体系下的公司制度。独立董事制是美国等等,英美法系体系下的制度。我们怕监事会不能有效做监事的工作,加了独立董事的制度。但有人就说了,现在两只猫一起抓老鼠,忙的团团转总是抓不到老鼠。是不是制度不好?并不是,关键不是制度,而是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合理。我同意郭教授说这个话,要想公司治理结构合理,要避免一股独大的现象。我们的股改不是为了使我们的国企的股东可以高价套现,这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实际上就是通过全流通,通过股权进一步分散化,实现股权与股权的互相制衡,这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2000年我们当时设立股改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国有股大股东股权从60、70%降到51%,是绝对控股。第二步降到平均30%的水平。如果这么做的话,他就有利于权利和权利的制衡,可是我们现在股改了好象也成功了,其实我们大股东不愿意减持他的股份。他愿意绝对控股,在绝对控股条件下,你虽然风险管理很重要,有一些风险无法规避,甚至包括董事长、总经理个人道德风险无法规避,权利过大,所以我强调股改还要继续深化,建立起上市公司权力互相制衡机制,在这个基础上再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这才更有效,谢谢。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