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 正文
新浪财经

海通证券私募基金行业动态周报

2011年07月13日 13:04 来源:新浪财经

  海通证券高级基金分析师  单开佳

  私募行业动态

  6月28日,《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下称《指引》)正式出台并施行,并于7月11日在中国信托业协会网站上公开发布。根据《指引》,信托公司固有业务不得参与股指期货交易,集合信托业务可以套期保值和套利为目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单一信托业务可以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机为目的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结构化集合信托计划不得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同时,《指引》对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相关机构也有要求。信托公司申请股指期货交易业务资格,需最近年度监管评级达到3C级(含)以上,申请以投机为目的开展股指期货交易,最近年度监管评级应当达到2C级(含)以上,且已开展套期保值或套利业务一年以上。信托公司开展股指期货交易业务选择的合作期货公司,必须具备中金所全面结算会员或者交易结算会员资格。担任信托投资顾问的私募基金公司要求实收资本金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有可追溯的证券或期货投资管理业绩证明等。但是,由于信托公司如何向银监会申请股指期货交易业务资格的相关程序指南尚未公布,信托公司近期仍不能立即参与股指期货交易。

  点评:从海外对冲基金的发展历史来看,其相对于共同基金(即国内公募基金)的优势就在于投资策略的灵活性。对于国内的阳光私募来说,虽然在投资限制(如仓位、单只股票购买额度)较公募少,但投资策略实质上是一样的,只能通过单边做多获利。一旦国内信托产品能进入股指期货市场进行套保或者套利,私募基金就能拓展出新的投资策略,发行具备新的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真正实现与公募基金的差异化,同时对冲手段的使用也有助于减小基金业绩分化或者平滑净值波动。去年4月股指期货推出曾令业内人士十分振奋,认为这是阳光私募迈向对冲基金的关键一步,但是一年多的时间里仍没有获得管理层放行。一些私募基金开始通过合伙制的方式绕道进场,主流的信托型的阳光私募基金仍然被挡在门外。期货的高风险性必然要在监管上斟酌考量,此次《指引》虽然仍有些雾里看花,但相信开放私募进场已为期不远,阳光私募行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

  2.海外对冲基金动态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6月24日通过了将大型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纳入监管的提案,要求资产在1.5亿美元以上或者有15个客户以上的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向SEC登记备案。新规定实施后,SEC有权对上述大型基金进行突击检查,基金经理从2012年开始,需要向SEC提交有关基金的报告以及可能的利益冲突。资产在2500万美元到1亿美元之间的基金将直接由州政府监管,而资产在1亿美元~1.5亿美元的大型基金可以自主选择在SEC登记或受州政府监管。

  点评:去年5月20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下简称《法案》) (Restoring American FinancialStability Act of 2010),其中曾规定所有资产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顾问公司都必须在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接受SEC监管,而资产规模低于1亿美元的投资顾问公司则归属各州法令监管,在此之前的法令中这一资产门槛为2500万。提高门槛旨在减少SEC直接监管的对冲基金,从而能更有效的对大型对冲基金进行更加频繁和仔细的监管。此次SEC新提案进一步提高了监管的门槛,同时对客户数量超过15人的对冲基金也强制要求监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初稿曾包括要求要求投资顾问公司使用独立托管人,但正式法案取消了这一条款,这次SEC的新提案也未包括这一条款。与国内阳光私募产品直接由信托公司进行监控不同,美国对对冲基金的监管直接依赖于SEC,从而给予对冲基金更大的灵活性。不过这种监管的有效性如何还得时间来检验,因为据Investment Adviser Association统计,去年美国规模超过1亿规模的对冲基金数量超过6800个。 

  3. 私募视点

  7月6日央行宣布自次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25BP,这是今年以来第3次加息,去年加息周期启动后的第5次加息。私募基金普遍认为此次加息属市场预期的兑现,对市场影响不大,一些基金认为相对于提高准备金率,加息影响偏正面,但对房地产业构成利空。对于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多数基金认为仍将偏紧,一是CPI未来数月内仍将处于高位,二是需要巩固上半年的调控成果。

  对于此次市场出现的反弹,多数私募基金认为反弹原因为之前市场下跌幅度过大以及管理层一些稳定市场信心消息的释放。

  对于下半年的市场走势,多数基金保持适度乐观,认为下半年政府将通过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保障房、水利建设投入加大来拉动经济增长。并且认为紧缩政策已经到了后半程,在通胀受到控制之后紧缩政策将退出,指数可能会攀至3000点以上,但私募也普遍认为此次市场反弹虽上方仍有空间,但不意味着市场出现反转,出现大级别上涨行情的概率不大。

  此外,对于今年以来中小板股票的下跌,一些私募基金认为中小板、创业板股票估值水平仍处于高位,未来有进一步调整的风险。长远来看,私募基金依然看好消费、医药、资源能源等板块。

  上海呈瑞的芮崑认为,本轮反弹原因有三,一是指数及个股前期调整幅度很大,有反弹需求,二是温总理的谈话传达积极信号提振信心,三是反弹前各机构都已大幅减仓资金充沛,一旦有合理理由就会积极入市。预测市场短期内可能出现回调,但反弹动力仍在,只是未来走势可能不如前期迅猛。本次加息完全属于意料之中,从全年的政策走向看,货币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整个下半年的通胀形势都不容乐观。但是经济增速下滑也是实实在在的挑战,所以财政政策可能是下半年比较大的突破口。包括前期的保障房、高铁、水利等项目都属依靠财政政策拉动投资,下半年这种“精确打击式”的拉动方案可能会更多。

  深圳展博的陈锋认为,今年正是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的去泡沫化阶段,从目前来看,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的估值仍然过高,后续可能还会继续去泡沫化的过程。目前A股市场类似于2004年、2005年的情况,正处于牛市孕育期,今年和明年都不大可能出现大牛市。对于下半年的市场,陈锋认为投资机会在于资金和政策的博弈,如果经济情况不好,紧缩政策退出的预期就会逐渐增强,同时通胀也会见顶回落,四季度左右可能会有一波大级别的反弹行情。那时周期性股票短期内会展现出比非周期性股票更强的爆发力。不过,从更长远来看,消费、医药以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行业会是下一轮牛市的领导者。

  深圳利升锐华的黄国海认为,6月20日上证指数最低探至2610点是市场对一些负面情绪过度放大的结果,2610点应该会成为本轮调整的阶段性底部。由于国内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经过大幅上涨进入了回落调整期,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告一段落,输入性通胀担心解除,同时我国紧缩的政策使经济有所放缓,使通胀压力减轻,预计通胀6月份见顶,之后逐步回落。在通胀得以控制的情况下,预计紧缩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仍无法改观,否则可能使之前所做的抑制通胀的努力功亏一篑。政府将更加重视已经放缓的经济增长情况,更有可能从财政的角度拉动放缓的经济。因此,政府可能会通过加大保障房和水利建设的力度,加快“十二五”规划中项目的审批和实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从财政的角度推动A股市场的业绩水平,推动A股指数上行,而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将仍然受制于未放松的货币政策。所以下半年的行情,更可能是业绩的推动,而非估值的推动。下半年的行情使指数站上3000点是大概率事件,甚至会有更高的点位。

  深圳金中和的曾军认为,四月中旬以来的下跌使得空头能量得到释放,市场具备反弹动能,同时温总理在欧洲三国访问期间发表的几个讲话从宏观经济层面给市场带来信心,包括通胀可控、经济不会“硬着陆”等,为行情短期内筑底提供了基础。但是中长期形势仍较为复杂无法判断, CPI在7、8月仍可能维持高位,不可能出现明显下滑。未来加息将是相对于提高准备金率更好的政策手段,如果连续加息,股市可能会上几个台阶。

  华银精治的丁洋认为,由于国内经济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好转,大盘反弹的契机是管理层关于通胀可控的讲话,因此这轮上涨不应视为市场反转。根据管理层的讲话判断,通胀虽然可控,但整体形势依然不乐观。因此市场上货币政策会放松的预期可能落空。而随着上半年调控(加息、上调存准率)的累积效应,三季度这些会逐渐显现出来,即流动性的紧缩将再次拖累A股的反弹。与此同时,因为通胀、紧缩调控等因素,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不容乐观,而这也将进一步压制市场的估值,对后市判断不会太乐观。

  北京龙赢富泽的童第轶认为,总体上大盘的反弹还会延续,在7、8月里,货币政策将有不同程度的松动,这利好A股走强。此轮指数可能会如市场人士所说在年线附近有所反复,但需要注意的是,大盘在连续重挫之后,很多个股的跌幅是非常惨烈的,因此在大盘反弹的这段时间内,应该更多的关注个股走势,因为个股的表现肯定强于大盘。就持股品种而言,看好蓝筹、中报预增股以及超跌反弹股。

  北京德源安的许良胜认为,今年上半年市场处于正常态势,市场风格转换中系统性风险小而结构性风险大。现阶段的这一轮上涨原因在于一是股票估值便宜,二是经济上一些亮点,有了一些好的转换因素,预计往上还有一些空间。下半年的机会可能比上半年要好,因为宏观调控和紧缩政策有可能向资本市场的方向变化,这在估值相对便宜的环境下,如果出现有利于资本市场宏观货币方面的因素,市场上涨的概率比下跌要大,实际上也意味着下半年的机会比上半年要多,幅度有可能要大。长期看好资源能源、长期消费类。

  深圳明华信德的陈明贤认为,A股每一次大行情的产生都与资金面宽松有关,尽管目前货币政策紧缩接近尾声,但通胀在高点过后不会迅速下降,下半年货币政策紧缩放缓也是局部性,流动性紧张局面不会发生逆转。目前经济基本面尚未走好,传统行业相对受到抑制,新兴产业尚未崛起,未来两年GDP增速会相对维持低位。下半年预计没有大的行情,指数在2600-3200点之间震荡。目前来看,市场仍有许多不确定性,投资者或可以静待上半年经济数据出台后做出判断。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