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9日 17:16 来源:新浪财经
宏源期货 吴守祥
5月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并未理睬美欧债务危机,国内商品在强力的调控政策下,也只是稍作休整。6月CPI创出新高之后,7月份物价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而且反映物价的先行指标——文华商品指数又开始攀升了。欧元区6月通胀率为2.7%,美国6月为3.6%。7月26日,印度央行将关键政策利率上调50个基点。考虑到防通胀仍是第一任务,人民银行请早点加息。
经济发展趋势
一部分人认为,6月CPI同比6.4%已经见顶,猪肉等短期因素可控,不足为虑。而第二季度GDP为9.5%,也不算低。下半年应该将“以控制通胀为首要任务”的政策导向,转向“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上。因而在保持整体信贷偏紧的大基调下,不排斥对部分行业、区域和企业的“定向宽松”。
另一部分人认为,经过密集的“三率调整”,还有严厉的行政和法律手段的调控,经济增速是下来了,而且还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因为PMI还在不断下滑),而CPI节节攀升。由于新涨价因素的原因,不见得6月CPI就是顶,经济向滞涨方向继续蔓延。结合欧美的债务危机,国内经济甚至有硬着陆的可能。
我们倾向于前一种判断,虽然有新涨价因素的扰动,考虑到政府已经制定养猪扶持政策,维持原来我们关于CPI可能于6月或7月见顶的基本判断。由于1—5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500万,就业形势稳定。在如此背景下,我们认为,9.5%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不低,可以承受更低的增长速度。只要物价出现继续攀升的苗头,完全可以继续使用加息等调控手段。
下半年政策取向
对于下一步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即政策动向,也有不同的看法。
一般认为,宏观调控只是动用一些行政手段,实际上,既没怎么动用价格型工具也没有怎么动用数量型工具。几次加息幅度都较小,与CPI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升值也是“明升暗贬”, 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有所升值,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贬值3.02%。更别提提准了,虽然上半年央行调了6次准备金率,冻结资金2.2万亿,但公开市场净投放又释放了1.5万亿,加上外汇占款的增加,上半年货币净头寸实际上增加8000亿,整体资金并未转入“紧缩”状态。
靠不断提高准备金率来对冲和收缩流动性,从实际效果分析,即便贸易顺差增速减小了,外汇储备增速也没有丝毫减小的意思。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银行和中小企业喊钱紧,而“热钱们”却可以肆无忌惮地涌入,将一个个品种轮番炒起。因此,价格的问题还是用价格型工具解决。
一种观点认为,加息对实体经济损害大,而且会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调控应该主要采用人民币主动升值的手段,升值能够抑制进口商品价格,解决输入性通胀的问题。升值有利于解决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升值还有利于出口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调控应主要采用加息手段。负利差鼓励人们借钱,追逐泡沫,形成浮躁氛围。加息直接解决负利差问题,解决大量游资没处去的问题,缓解银行资金紧张局面,纠正扭曲的价格信号。
我们赞成以加息为主、辅之于升值的调控手段,中小企业贷款一直难,国际国内都一样,现在实际贷款利率都在10%以上了,加息对中小企业没有实质影响。加息若对实体经济有伤害,还可以考虑不对称加息,结构性加息以及其他定向扶持政策等。既然热钱的暗道不好赌,或根本堵不住,又为何忌惮“加息带来升值预期”呢?利用升值作诱饵,放些热钱进来,然后再贬它,这样才叫汇率富有“弹性”。
考虑到行政的手段不能长期使用,许多资源类商品,如水、电、煤、气等有调价压力,考虑国际市场主要货币的超发,国际热钱的涌入,国内猪肉价格等新的扰动因素,下半年物价形势(即物价总水平)不容乐观,还是适宜早加息。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