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7月官方PMI创29个月新低

2011年08月02日 02:38 来源:东方早报

  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官方PMI)为50.7%,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创下29个月来新低。

  但尚难证明经济硬着陆,“通胀峰值或已过”

  早报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官方PMI)为50.7%,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创下29个月来新低。

  PMI是一个经济先行指标,简单地说,PMI高于50%即说明经济仍在扩张,而PMI低于50%则说明经济开始萎缩。

  同在昨日,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调研样本的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民间PMI)也如期发布。7月该指数为49.3%。这是该指数一年来首度低于50%警戒线,说明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运行状况明显疲弱。

  上述数据一出,立刻加剧了各方对于经济下滑的担忧。但综观学者们的分析,考虑到PMI数据中的库存分项指标有所减少,说明目前需求仍在,因此7月两项PMI指数只能说明决策层面的紧缩举措已见效、经济正在减速,不能得出“硬着陆”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PMI的购进价格指数这一分项数据仍在减少,或暗示下一步通胀压力也将回落。

  经济仍在走强

  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去年11月开始呈现总体下降趋势,而从今年3月份以来,更是连续4个月出现明显回落,4月、5月、6月、7月PMI较前一个月分别下降0.5、0.9、1.1和0.2个百分点。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PMI连续4个月下降,表明中国经济处于回调过程,但总体仍呈现平稳回调态势。

  在中国物流与联合会副会长蔡进看来,当前经济增长总体延续回落趋缓走势,但一些分类指数“表明经济增长正在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数据显示,反映需求的7月份新订单指数出现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升,从6月的50.6%升至51.1%,或预示着当前国内需求增长获得了新的支撑,与此同时,库存指数也呈现下降趋势,或预示着库存调整即将结束,后期面临新一轮补库需求。

  “新订单指数回升虽然幅度不大,但这说明经济运行整体趋缓,同时,需求因素是比较稳定的,由此而推动企业采购量也在回升。”蔡进指出,库存当前已处于偏低水平,这对于中短期经济运行非常有利。

  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何一峰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后表示,数据表明经济仍在走强,且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来自下游需求。

  通胀峰值或已过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人士通过昨数据分析:“通胀峰值或已过。”

  因为数据显示,7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6.3%,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今年3月以来连续第4个月回落。购进价格指数在今年2月份曾达到70.1%的阶段性高点,此后,连续4个月出现显著回落。

  “制造业涉及的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形成的通胀压力正在得到缓解。”蔡进认为,从通胀走势和运行规律看,通胀过快上涨阶段已过,现在进入高位趋稳阶段;“如果说前几个月通胀正在越过峰值,那么现在可以说通胀已越过峰值”。

  不过,来自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分析也说,购进价格指数自今年3月份以来持续回落,回落幅度较大,但7月回落幅度明显缩小,只有0.4个百分点,反映出当前通胀压力依然沉重。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