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7月新增贷款回落至4926亿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3 03:23 来源: 东方早报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昨日发布《2011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7月新增贷款回落至4926亿元

  同比少增252亿元 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6687亿元 紧缩政策效应显现

  早报讯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昨日发布的《2011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7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4926亿元,同比少增252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4.7%。值得注意的是,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926亿元,外币贷款增加1亿美元。

  央行数据显示,7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5.13万亿元,同比增长16.7%。人民币贷款余额51.90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和1.8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926亿元,同比少增252亿元。外币贷款余额5020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当月外币贷款增加1亿美元。

  由于居民和企业存款大幅减少、财政性存款季节性增加,货币投放也超预期放慢。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7.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和2.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7.06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5和11.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5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当月净投放现金705亿元,同比多投放67亿元。

  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速继续探底,M2和M1的“剪刀差(M2-M1)”从上月的2.8个百分点扩大至3.1个百分点,显示紧缩政策效应显现,货币环境继续收紧。

  针对这一数据,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无论是M2、M1的增速,还是人民币新增贷款,7月份金融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人民币存款则出现了净减少。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认为,新增贷款减少主要是由于央行7月下旬采取较严厉的措施,而存款准备金率的多次上调也抑制了信贷增长。

  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指出,9月CPI将跌破5%,M2和贷款数据均有向下趋势,企业担心实体经济掉头,主动放弃贷款。他认为央行不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不会加息。李慧勇则认为目前仍在政策观察期,要看外围的风险来确定下一步宏观经济调控的走向。

  野村证券报告指出,相信货币政策已经转变了7月份时的紧缩姿态,因为外部不确定性现在压倒了通胀担忧。野村认为,政策制定者会“静观其变”,但如果海外局势恶化的话,相信采取的第一个政策行动将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上半年出现过的季初存款大量流出现象再现。数据还显示,7月人民币存款减少6687亿元,外币存款减少87亿美元。7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79.57万亿元,同比增长16.1%。人民币存款余额77.97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3和2.2个百分点。外币存款余额2477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当月外币存款减少87亿美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