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图文: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发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4 15:21 来源: 新浪财经

图为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发言。(来源:新浪财经 尚祚摄) 图为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发言。(来源:新浪财经 尚祚摄)

  新浪财经讯 8月14日,由新浪财经与黑天鹅图书共同主办的新浪财经悦读会之“大话乔布斯精神”在北京银泰中心举行。图为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发言。

  以下为其发言摘要:

  李开复:我还是不后悔当时的抉择,我觉得乔布斯是我们都尊敬的一个人,甚至很崇拜的人,但是在他身边工作实在很痛苦的,人生就这么短,没有必要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痛苦,另外的话后来来到微软,后来到Google回到中国,在苹果的话肯定没有这样的机会,我觉得回到中国工作还是我特别珍惜的一件事情。

  李开复:我觉得他最没有变化的应该还是他的完美主义,其实我是1984年一出来就买了一台,当时我是一个月700美元的奖学金,买那台花了1000多块钱,买回来以后发现非常好玩,但基本没用。但是至少从它的整个体验上来说可以感觉得出来它的精心的设计,我一直到后来用很多苹果产品以后,虽然在微软的时候当时领导不允许我用苹果,回家还是偷偷的用,但是很多年以后回顾苹果的精髓在哪里,我还是回到2005年讲的事情,第一件他做事情是追求他的心,在读书的时候特别喜欢书法,特别希望把书法做好,他不接受这个世界给他定位的该做什么,他应做什么,他做自己爱做,想做和想做的事情。另外不要想太多,当你认为什么事情是很重要的时候你就该去做他,也许周围的人不认可,也许你没有办法解释这是最好的选择,能赚最多的钱,但是你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出来之后,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过去追随一个一个的抉择是一个一个的点,他们是能够串起来的。所以这几点我觉得就是它的完美主义跟随它的心,还有把这些连串起来,这是从创苹果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的。

  李开复:这本书说乔布斯真正回归的过程,很多人认为他是居心叵测的回到苹果,这些历史都被改写了,这本书是第一本阐述了真实的他是怎么样回到苹果,他非常不想回去,他认为回去了是几乎一定失败,但是最后这些董事还是激发了他心中对苹果的爱,等于用激将法把他激回去了,做了CEO。他准备回去做90天的,直到做哪一天给我们一个90天的时间他够走了,他心里面知道回到自己创造的公司就欲罢不能,就不能走了。既然他回去不是做一个90天的CEO,而是长时间的做下去,他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到苹果非常混乱,非常简单的,我们其实只需要四个产品,针对不同的用户,针对不同的使用习惯,四个产品划了一个二乘二的矩阵,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

  李开复:其实还是好几点,乔布斯很有名的一句话是说“谁说我不去用户的,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是很有名的一句话。他所谓的问自己,他自己有细致的专注,就像周鸿祎刚才说的非常重要,还有他自己对业界的战略和趋势,还有未来泛式转移,他能够把这几个事情结合到一起,他每次看到什么重要的技术将要来临。有时候他会稍微早一点,今天用iPad也是没有任何一个可以相接的设备,他都是走在最前面,这个是因为他能够懂技术,看到战略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再加上他的这种唯美的理念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其实我们也有做很多手机上的软件,就像周鸿祎刚才说的,也真的感觉到iPhone里面非常细致,很多人说我很爱iPhone,为什么?讲不出来,但是你去看发现某一个细节讲的非常好,比如输入法,我们很多手机都有输入法,都不错,但是iPhone是唯一一个,该跳出来跳多高,不要挡住后面的字,用横的还是竖的出来,这个例子,我们做软件就没有考虑这么细致,这几个总结起来,产业的发展,技术的发展,每一件细节和细腻,还有对唯美的追求,这几个他是少数人能把这个全部结合在一起。

  李开复:一方面是刚才讲的这些,他个人的这种能力还有方向感,第二个我觉得他敢去下赌注,我觉得像微软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司不太敢下赌注,因为你很多职业经理人每个人都想,我如果去读什么,如果失败了是不是拿我开刀,所以庞大的官僚机构里面很多这种中高层的管理首先的目标是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敢去做太大的赌注。还有在比较庞大的公司里面会有各方面去拉着你,让你没有办法去做赌注。像我认识一些在Windows的移动里面的高管,他们就告诉我他们最大的困惑,最大的感觉过去的十几年来做的最大的不幸,最困难的地方,真的不知道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打平台,还是为了帮助后台赚更多的钱,服务端的产品赚钱,当你有这么几个目标,每个公司领导都有不同的想法,有政治斗争,不知道大老板想什么,这个时候你的目标一直转移,产品不停的迭代,最后一事无成。

  李开复:周鸿祎说的话我肯定同意的,乔布斯有几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的,他能够把握时机,能够把用原创新加微创新,能够做出这些奇迹来,如果创业者还有什么要学的,还有一点是乔布斯从失败挫折错误中能够领悟经验,下一次能够做的更好。这里有好几个例子,最大的第一代苹果的失败,他是基本上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但是他最大的失败就是他没有产生非常强而有力的生态系统,你有这几个就没有别的,微软是视窗Windows,他是有下面的打印机、相机、PC、用户等等全部链接成一个生态系统,你微软做的再好都打不进生态系统,意味着你这个产品比别人贵很多,因为你没有办法靠量,没有办法靠生态系统运作。他回到苹果之后我猜想他应该是从过去巨大的错误之中学到了教训,他就了解了他本质里是要做完美主义封闭式巨大的软硬件加起来的系统,这一次他生态系统方面就绝不再失败了,所以他的软硬件还是封闭的,但是他做了跟音乐的结合,跟开发者的合作产生了一个非常好的生态系统,现在你去打他的话也有很大的挑战。还有一个他虽然做的是高端的产品,当我在苹果的时候每一个产品,没有50%到60%的市场份额不要想去做,他们根本不是衡量这个东西是否合适,每个产品要做一定要有市场份额。这个思维他回到苹果之后也做了一个改变,他还是要做最高端,最棒的产品,但是也没有注意到iPad其实比其他的平板并不贵,甚至还更便宜,所以今天的苹果做了很大的跨越就是他还是要做最棒的产品,还是要收能收最多的钱,但是当他的壁垒非常强的时候,他就会有很高的价钱,因为你没有办法,但是他知道安卓、Windows会出来,差异化没有想象那么大的时候他的定价就定的足够低,这个时候没有人没有理由不去买iPad,所以其他品牌没有起来这么快。

  还有一点刚才谈到他的做人霸道,这一点他也在学习,他的本质很难改变,做产品是封闭式的、高端的产品,做人他就是非常霸道的,甚至脾气很坏的人,这个也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我们看到年轻20多岁的斯蒂夫·乔布斯他是喜欢羞辱人,他是不在乎别人自尊的,他的骂人是完全不经过脑袋思考,也不在乎别人的感觉,但是我们看他回归苹果之后,他这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变,骂人也有改变,因为这本和其他的书里采访了很多跟斯蒂夫·乔布斯一起工作的人,他们现在的回答就是,当然我没有在过去十年跟他见过面或者合作者,但是他过去十年所管的这些员工,什么事做不好依然是骂,但是他们的感觉斯蒂夫·乔布斯他吸引了一批特别优秀的人,给了他们非常巨大的信任,当你没有达到他信任的时候,他骂是会骂你,但是会让你觉得说这么一个对我有知遇之恩的人,对我这么信任把这么大的责任给了我,我没有达到他的期望,我真的对不起他,这些人被骂了以后不仅仅是羞辱的感觉,更觉得说是有点对不起这个老大,所以他脾气并没有变好,但是他管理批评的方式也是很大的进步。

  李开复:很多明人失败了就不玩了,就撤了,就退休了,就躲起来了,就觉得很羞辱了。但是他每一次失败了都是从中学到教训,你看他在失败了以后,他是卖给大学的,大学是一个大企业,根本不适合他这种用户体验的人去做。所以他现在再也没有做这方面的东西,他学到教训了,他以前做的东西,他非常希望用新的技术,他很善于从过去的错误中总结教训,这个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点,实在找一个缺陷,我没有亲眼看到他的缺陷,但是实在要找一个缺陷,从这本和其他的书里,我觉得我可以看到的是他有时候玩弄其他的人并不是对他们足够的真诚,我的感觉是所谓的忽悠,至少年轻的时候做过一些非常有失诚信的事情,他可以把真实扭曲的能力,因为他的口才太好,然后他能力又这么强,他一讲什么他会利用你对他的信任来说一些其实并不是他真的相信的事情,有时候书里面描述的,有时候跟他的下属交流的时候,或者是跟他的竞争对手,或者合作伙伴交流的时候,他会想要故意激怒一个人,等于用他天才的口才去玩弄人们的情绪,这一点至少我觉得不是很喜欢看到的,你要发脾气要直率的骂人就骂,但是玩弄别人跟讲不太真诚的话。还有他年轻的时候,另外一个苹果的创始人从苹果手中骗到股份,这些感觉不太好。

  李开复:他可能做几天就跑了,文化是堆积更多的功能,文化就是刚才我说的微软跟英特尔不是阴谋论了,确实如此造成的做更大的功能。微软想做巨大的发明,微软明显改变了世界,很成功,但是比尔盖茨心里有一点遗憾,没有真的像苹果或者像Google,或者Facebook做创新的改变,当时谈到PC跟GO,这里面有一个理念,人的几十年来是纸和笔,键盘和鼠标是不对的,我们一定要搞一个纸和笔出来,这个理念听起来很完美,GO跟微软误入歧途,不断把过去包袱统统都解决,还要做纸和笔的取代者,这就错过了刚才周鸿祎所说的你想一想用纸和用笔有没有什么不好,一定换个数字化的,为什么不能先解决部分今天很需要的问题再来做,所以很可惜的其实iPad能够取舍之间选择了针对用户真正的需求。还有最后再补充的一点,时间非常的重要,我听说有这样的一个事情并不难,已经有这个东西做大一点并不难,苹果很早就立项了,一直没有推出来,是因为乔布斯说这个东西在正确的时机推出正确的产品,当你电池不够小,耗时太少,重量太重的时候根本不要这个,当他觉得时机对了他推出来。更早的GO跟微软说我们做数字化的纸跟笔,错过了需求,时机晚了。

  李开复:最近的书有一本《Free》是不错的,还有磨铁做的书GO这个公司的创业史,当GO这本书出来的时候是我英文书里面读的最好的书,最后这个公司倒闭了,几亿美元这个公司倒闭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