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贝莱德分析师:波动与低利率增加世界的危险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7 23:47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贝莱德(BlackRock)高级执行董事、固定收益部门负责人费希尔(Peter R. Fisher)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信贷供需不旺导致波动加剧;美德法总统竞选、中国领导人换届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决策者要稳定市场信心,减少而不是增加不确定性;低利率并不总是最好的利率。

  在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之后,投资者仍然像往常一样,继续抛售股票等风险资产、买入国债等较安全的资产。美国评级被下调没有多少新意,只不过凸显了当今世界很危险的担忧。

  美国正在努力适应经济的低增长和波动。由于资产被减记,削减过去20年积累起来的债务对财富造成压力,并使得越来越多的收入被用于还债,未来经济增长放慢。企业与家庭不愿借贷、银行不愿放款造成经济增长的波动加剧,因为这种情况下收入下降的同时投资和需求也下降,而不是收入下降时扩大信贷熨平投资和消费的波动。

  美国企业和家庭如今成了净储蓄者。如果政府也迅速削减开支,使收入超过支出,美国将被迫陷入严重的衰退,除非它能立刻实现贸易入超。但其它国家不太可能让这种现象发生。

  美国现在应马上大刀阔斧地削减未来支出,而不是在经济需要获得支撑之际在接下来的两年削减支出。危险在于政治家们目前的作为实在是南辕北辙。

  欧洲政治领导人看来没有认识到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的传导机制波及到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随着部分国家节衣缩食竭力偿债或承认无力偿还,银行资产价值下降,被迫出售其它资产(多为外国政府债券)来降低风险。欧洲央行(ECB)出手购买债券是权宜之计,使其成为政府债券事实上的定价者。危机将一直持续,直到欧洲承认很多主权债务不能全额偿还、并对届时银行的健康做出保证时为止。

  中国面临着将增长引擎从投资转为消费的艰难任务。中国当前的经济活动近一半是投资。这意味着当投资同比停止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速将下降一半。让消费迅速增长弥补这一空缺极不可能。当那一天到来时,全球经济将受到直接影响和中国货币可能贬值造成的间接影响。

  此外我们还面临美国、法国、德国的总统选举,中国领导人的换届和日本政界的持续动荡。在如此众多的不确定性之下,风险溢价上升、收益率和本益比下降、市场波动极其剧烈是不足为奇的。美国国债需求上升、收益率下降也是正常的。

  正当多数投资者还在消化标普下调美国评级的消息之时,美联储宣布有意在今后两年维持接近于零的利率,这强烈表明利率期限结构主要由货币政策的预期路径所决定。

  虽然部分投资者仍将寻求相对安全和流动的政府债券,其他投资者则将开始选择回报更高、到期时间更长的债券,入手更强劲的公司债和市政债券。国债的低回报最终将推动部分投资者进入股市和高收益的信贷市场。

  不过,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且不确定的形势下,投资者对回报的要求不能保证对全球经济产生好的结果。美联储第2轮量化宽松带来2010年秋股市的上涨和投资者信心的增强,但2011年上半年便一转而为经济的疲弱和前景的不确定。

  决策者须认真对待当前的不确定性,协力降低而不是增加不确定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经济波动将加剧、利率将更低,并从中吸取到日本已得出的教训:原来低利率并不总是最有效的利率。(云翔/编译)

  本文为译者授权新浪财经独家使用,任何媒体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若需授权必须经新浪财经与译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如果私自转载本文,译者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