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倾听市场的呼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7 20:43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 Martin Wolf) 9月6日发表评论文章批评了各国政府正在实行的削减财政赤字的政策,认为这样将给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并指出政府应该合理使用借款,而不是一味的削减赤字。

  面对现在的经济形势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倾听市场的呼声来寻求答案。现在市场需要大量借款,同时需要大量支出,然而那些自诩忠于市场魔力的人,往往却最容易忽视市场的需求,他们坚持认为财政体系已经崩溃了。

  根据汇丰银行的估计,今年世界上高收入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将为1.3%,而2012年为1.6%;债券市场同样不容乐观,本周一,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为1.98%,是六十年来最低的,德国国债利率为1.85%,就是在英国也可以用2.5%的利率贷款。而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时,同物价挂钩的债券利率,在美国已经接近于零,德国是0.12%英国是0.27%,这些国家的利率正在迅速接近日本的水平。有一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当市场出现恐慌的时候,最大的风险不是暴跌而是违约。可是当这些国家的债券利率如此离谱的时候,还有谁会把这句话当真。

  在这些出现严重经济危机的国家,今天出现的大量财政赤字,不是因为有意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刺激政策。即便在美国,目标错误且不充分的经济刺激政策,所发生的支出也只占GDP的6%,最多也就是过去三年财政赤字的20%。而实际上是后者导致了这场危机:政府让财政赤字上升,私营部门大幅度削减支出。

  野村证券研究员理查德-古表示,财政赤字有助于私营部门减少债务,这点在美国和英国得到了验证。当房地产价格下跌的时候,美国家庭开始出现财务盈余;而当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商业部门也开始出现资金盈余,外国投资者也不断地提供资金。这使得政府成为唯一可能借款的部门。

  只要私营部门和外国投资者还拥有大量的资金盈余(尽管利率已经非常低),政府部门就非常容易借到钱。唯一的问题是,投资者会选择把钱借给安全的政府。在美元区,人们会选择美国联邦政府;在英镑区,人们会选择英国政府;而在欧元区,人们则会选择德国政府。在这些货币区里,对上述国家债券更多的是通过汇率而不是利率进行调整。

  私营部门拥有的盈余越多(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的资金越大),政府偿还债务的速度就越快。在财政紧缩时期,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帮助,不是因为使得经济恢复正常,而是因为促使经济缓慢而痛苦的修复。哈佛大学的肯尼斯-罗格夫8月在《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的主要理由是人们会因为担心未来税收升高,而开始增加储蓄。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日本的家庭储蓄就在下降。另一个更好的解释是:利用廉价的借款增加预期的财富,同时改善长期的财政状况。政府将这些借款投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并用得到的回报来支付微不足道的借款成本,如果一个政府连这点都无法做到,那实在是匪夷所思;如果政府把借款用于排挤私营部门的债券,对银行进行注资或者通过大量注定无法收回成本的支出来挽救即将崩溃的经济,这同样是不可思议的。

  罗格夫教授和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学学院的卡梅隆-莱恩哈特提出了一种反对意见:如果共公债务超过GDP的90%,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然而这只是统计上的关系,并不是铁的法则。1815年,英国的公共债务是GDP得260%,可随后却开创了工业革命,我认为,重要的是如何使用这些借款。如果像他们所说,财政赤字迅速减少,经济其他部门产生盈余的能力就会下降,那么如何同时满足负债的减少和支出的增加。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的,而在现在的环境下,最终的结果将是:大面积的违约,利润减少,银行破产并伴随着股市新一轮的暴跌。

  欧元区的情况最危险,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Wolfgang Sch?uble)在《金融时报》发表的专栏文章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而其中有两点最为突出:首先,在那些出现财政赤字的国家,如果没有资金盈余,政府和私营部门不可能同时偿还债务或者同时违约,德国没有任何办法应对这样的外部环境;第二,在一个货币区里,一个大国有经常项目余额,就意味着别的国家必须有赤字,如果私营部门不能实现这点,那么就一定会有公共部门来实现,如果不这样,那么这些国家将违约或者经济崩溃。现在欧洲中央银行正在提供更多必要的援助,朔伊布勒先生想要让它停止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上个月在杰克逊镇货币会议上说过,财政政策并没有用尽,现在需要将廉价的借贷资金和削减长期支出相结合,对于那些有大量资金结余的国家也是这样。

  显然,现在更多的发达国家在步日本的后尘,当财政刚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过早的实行紧缩政策。传统观点认为紧缩政策将导致投资增加,经济增长,这是非常愚蠢的。除了重新思考财政政策以外,货币政策依然不能忽视,另外还需要进行供给方面的改革,尤其是通过改变税收政策来促进投资,同时还必须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最后,在这样一个超额储蓄的环境下,政府应该减少借款。(鹿城/编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