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对一战后通胀记忆犹新 反对欧央行购买债券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20:53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9月15日下午消息,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德国人斯塔克上周表示将从欧央行辞职,德国一直反对欧央行购入希腊等国债券,其原因是德国百年前魏玛时期的通胀噩梦,这让德国人对通胀“谈虎色变”。
对于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欧洲央行(he European Central Bank)就如同一个巨型自动提款机。毕竟欧央行有着印刷无限量欧元的特权,并可将这些钱借给有需求的国家。
该想法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欧洲最大经济体对此的厌恶之情。担忧通胀而又富有的德国。
要想理解为什么德国强烈反对欧央行借钱给受困各国政府,这需要追溯至百年前,那时德国央行就是这么干的。
一战后,德国债务沉重。从战场返回的士兵需要津贴,失去丈夫的年轻妇女需要津贴。而德国付给法国和英国的战争赔款又数额巨大,同时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借钱给德国。
所以德国央行印刷了大量货币。其后果可能是世界通胀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案例。在德国魏玛共和国通胀期,人们将大量的钱放在手推车上去购物。在某一时期,邮递一封信件需要一百万德国马克。货币购买力如此之差,以致德国人把钱用作壁纸贴在浴室内。而每一秒钟德国马克都在贬值。
德国历史学家Carl Ludvig-Holtfrerich表示,“有个著名的例子,一个德国青年坐在酒吧里并要了一杯啤酒,但女招待把啤酒递给他时,他接着又要了一杯。女招待说,‘好的,但是你这杯还没喝完啊?’青年说,‘是的,但如果我现在不要,等我喝完了这杯,酒价就翻番了。'”
这是魏玛时期的笑话,但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是经济灾难。很多德国人认为通胀为纳粹党的上台提供了土壤,这种看法使德国人“谈通胀色变”。Klaus Frankenberger称,“这段历史经历给德国政策制定者的教训是:永远不要引发通胀。”
德国通胀噩梦结束70年后的1992年,欧洲各国筹划推出欧洲统一货币,新货币也需要一个新央行。在1992年,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对如何设立欧洲央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所以毫无意外的,欧洲央行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其单一的任务是:控制通胀。
很多德国人认为欧央行的使命不是为政府脱困,不应该购买受困各国的债券。但自从希腊一年前举起双手表示迫切需要帮助时,欧央行就是这么做的。
欧央行称,它并不仅仅是印刷钞票购买希腊和其他受困国债券,当它买入各国的债券时,也从货币流通领域拿走了同等数额的钱。但德国人对此并不感冒。
仅仅在上周,欧央行最高级德国籍官员斯塔克就表示将辞职。官方表示他是出于个人原因辞职,但众所周知的是斯塔克强烈反对购买债券计划。
在斯塔克辞职消息传出后,市场大幅下挫。斯塔克的辞职以及市场的反应说明了这样的事实:德国仍强烈反对欧央行应对债务危机的策略,而欧央行迫切需要德国的支持。(铁君/编译)
本文为译者授权新浪财经独家使用,任何媒体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若需授权必须经新浪财经与译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如果私自转载本文,译者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