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图文:新浪财经悦读会现场(实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21:09 来源: 新浪财经
“微博之夜-新浪财经悦读会”于9月15日在大连召开,主题为“创始人精神的传承”。上图为悦读会现场。(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微博之夜-新浪财经悦读会”于9月15日在大连召开,主题为“创始人精神的传承”。上图为悦读会现场。(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微博(http://weibo.com)之夜-新浪财经悦读会”于9月15日在大连召开,主题为“创始人精神的传承”。上图为悦读会现场。

  以下为全部实录:

  主持人赵民:只要是关心最近的经济新闻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最近引起全世界关注的一条新闻是苹果公司创始人,我们大家非常喜欢的乔布斯先生离开了苹果。今天的主题跟他的事情有关系。这个事情本身在企业界,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情,在这之前有很多企业的创始人,在企业做大了以后都放手交给了第二代或者职业经理人,比如说我们国内非常著名的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先生,也曾经退居二线,把联想集团董事长的职位转交给了杨元庆。再比如说大家熟悉的互联网企业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先生也曾经离开过,然后又回来了。这样的现象还可以举出很多其他的例子,我们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大家会一一提到。下面我想有请我们台上的嘉宾,先就最近发生乔布斯的现象谈一谈个人的观点。

  韩小红: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太大了,因为慈铭本身是一个医疗行业,不是一个跨国公司,它在中国发展不到十年的时间,所以乔布斯的事情当然我会关注,是因为我关注他的身体,我是搞医疗健康的,但是他的离任,或者他重新回到这个职位上,或者他又离开,事实上我不是太关心他管理上的事情,我很关心他身体的问题。我很少有时间去想,我因为从业才十年,我是大连人,我在大连医学院读的书,然后我到了301部队医院,留在北京,在北京创业,我现在回到了大连,我在大连有两家会所,做医疗的会所。在我经历的过程中,我还是一个成长型的,考虑企业发展的过程,很少会思考我要离开,或者我会思考为什么要离开,或者再回来的情况。

  事实上刚才我拿到这个纸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段我的故事。在六年前,我虽然是学医的,而且我又是搞癌症治疗的,我又是做体验的,我发现自己患了癌症。我在六年前得了胃癌,那时我做了手术,做了化疗,我不得不离开了我创始的企业。大概那时候有半年的时间,我的企业才有四家连锁机构,非常小,我在社会上杳无音信,我悄悄的离去,我把我的企业交给了我身边的职业经理人。当然我会关注他,事实上那时候我已经想的开了,因为我不知道我的身体,癌症你不知道你未来的生存期,尽管我已经判断出大概我会比别人轻松一些,因为我自己是一个专业的医生,我自己搞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我也不能够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今天已经六年过去了,我敢告诉大家我已经逃离出来了,我在这六年的时间把企业又做起来了,又做大了。刚才我在思考,当我再回去看大家的时候,所有员工充满了期待,他不想让你离开。其实事实上我很想留下,因为我知道我有勇气,年纪也大了,身体也不好,而且离开了半年,这个公司在成长,团队也在变化,为什么我还是回到了这个位置,因为我的文化没有建立起来,企业的核心的状态还没有打造出来,很多基本线和流程没有打造出来,我的思想还没有用。员工对你都充满了期待,即使你不想回到那个位置上,你还是觉得勉强躺着支持这个企业,我那时候是躺着指挥企业,因为我化疗完了身体很虚弱,每天只能指挥一两个小时,再过一段时间我会坐着说话,再过一段时间我能站起来,大概两年左右的时间才真正的运作了这家企业。

  那个阶段我发现,员工告诉我说你只要坐要那里,我们就有了主心骨,我们就可以来做事了。其实如果要谈乔布斯,我相信他可能也不想回去,以我的理解,一定是看到了他一手打造的企业,不是按照他的思想在走下去,或者不是按照他的想法缔造这样一个帝国,他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淀以后,他有更好的自己理念,所以他又回到了那里。我不能在这里妄自菲薄,或者评价这样一个大的企业家,我是一个晚辈,是一个小辈,所以我刚才说我非常想听一听王总这样的前辈发言,让我们聆听他也这么多经验的人给我们讲一讲。谢谢大家!

  主持人赵民:韩总其实讲到了,她讲这个故事说,你看我曾经六年前有这么一件事,所以乔布斯这个事也没有问题,也是半年的时间就回来了。

  韩小红:对,我现在不了解是什么情况,我们对他有信心。

  王健林:我在这儿讲三点。第一,乔布斯这个事情,证明企业家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优秀不优秀,企业做的好不好,最核心的是企业家,很多人会对企业的制度安排来问我,是不是可以靠职业经理人等等,这些说法都是靠不住的。企业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决定着企业的走向。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企业的凝聚力,乔布斯曾经离开又回来了,再次的离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企业家永远是珍贵的稀缺资源。

  第二,我替乔布斯感到很遗憾,因为这次他被迫离开,这是身体的原因,并不是他的奋斗精神,因为身体的原因,而且大家知道,他的病很严重,可能已经到了晚期,因为身体的原因被迫离开,所以我觉得有点惋惜。

  第三,我做个判断,苹果不会再飞速发展,不要听很多投行说乔布斯走了没问题,现在苹果已经有很好的创新精神和很好的制度,股票表现出来的是公司未来价值,投行们现在都是互相抬市值而已,以前苹果把乔布斯赶走,之后就走了下坡路,,这说明不管是美国和欧洲,没有乔布斯是非常困难的,我认为乔布斯走了苹果一定会走下坡路。

  主持人赵民:王总是敢于预言的,我觉得这可能是咱们悦读会今天开始新的一个高潮。

  易接文:刚才三位前辈都讲的很好,我是大连本土的企业,企业规模不大。但是就乔布斯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的感悟。

  第一个,我们看到这个迹象,他回到他的岗位之后,企业止住了下滑,而且获得了暂时的成功。大家热议乔布斯重新恢复了职务这个企业会更好。我用一个故事导入我的论证。在2005年的时候,我随同政府的领导去了欧洲,我见证了一个企业,138年的企业。当我走入这个企业的一刹那,我们真正感受到这个企业的传承。这个企业是什么传承?进入到企业里我们感到墙上不断的展示,放了六代人的画像,于是乎,我就问企业的掌门人,我说请问你这个企业经营了多少年了?他告诉我说是138年。我说你这六人的画像,是不是告诉我们这六代人的努力,铸就了百年的企业?他告诉我,是的。这六代人的成功,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故事,第一代,第二代人是父子关系,第三代是第二代人的大徒弟,第四代是大徒弟的儿子,第五代、第六代传递给了他的一个徒弟。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来,刚才这几位前辈说了,特别是刚才王总说的,如果乔布斯走了之后,这个企业一定要下滑,我不如现在抛给大家一个话题,他真正在下滑了吗?我也想再抛给所有的企业家们互动一下,我们管理者从理论到实践去求证一下,大家也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主持人赵民:今天是新浪财经的悦读会,那就一定要跟一本书有关系。大家知道星巴克的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他也是属于离开了之后又回来了。但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他写了一本书叫《一路向前》写他自己离开又回来的过程,写他的心路历程。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在他创建这个企业,离开这个企业和回来之后,重掌这个企业的过程中,他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准备,他可能因为什么而不得不重新回来。这里有酸,有苦也有甜。我们接下来的时间,有请在场的三位嘉宾和台上的朋友,以及互联网上的粉丝互动讨论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我们所看到我们优秀的企业,在他们创始人离开之后又回来了,回来之后又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我们一般老百姓,一般的读者不是企业的创始人,但是我们台上的嘉宾一定能比我们更这些创始人。

  王健林:我觉得创始人在这个企业和离开这个企业,或者再回来都不是最核心的,企业好不好,用柳传志先生经常讲的一句话,关键是这个企业有没有主人。很简单,包括我们新浪现在也不是创始人在干,但是我觉得新浪有主人。现在的经营团队已经是大部分,如果企业经理人没找好,这个观点我认为站不住,你看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职业经理人,为了获取短期的利益,过度包装到市场上套现。我为了收购美国的企业在美国折腾了一年多,接触很多职业经理人,我发现很多职业经理人都离开了企业。最最重要的一点,企业要有主人,这个主人可以是大股东,也可以是有责任心的经理人,如果没有责任心这个企业就是完蛋了,如果没有责任心,没有主人的精神,完全是职业的心态,这个企业我觉得没有创造的精神,他就是平稳的往下走。而创新是要胆量,创新是要付出代价的。一般创业家具有创新精神和胆量,我是非常支持柳传志先生说的,企业一定要有主人,现在国有企业就是没有主人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主人,所以他经营的方式,经营的效益和对事物的处理完全是不同的。我支持柳传志先生的观点,这不是我创造的。

  韩小红:王总说的话说到我心坎上了,我是创始人,又是大股东,是企业的主人,现在还在经营着一家公司,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想法都是为了这个公司可持续发展,为了长久的发展,不做短期的事情。一切都是围绕着客户,围绕社会价值的核心做事情。我一直在苦苦追寻着要找一个能够替代我的人,能够让我死心的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这些人留了下来,但是他不能替代我,他可以在公司充当各个角色,是因为他们的视野,他们的远见,他们对于未来的判断永远没办法跟当初你来主导这家公司相比。我同意王总说的一个公司要有主人,王总说这是柳传志先生说的,我想这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悲哀,我们必须坚持下去,必须走下去,必须永远的承担下去。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像王总可能比我长十岁,这样有激情的坐在这里,我一直在怀疑我自己的激情能够维持多长时间,我一直把我自己当做是一个医生,是一个女性,我要从事这件事情,当初我对他的热爱,但是并没有把自己从这个环境里走出来。现在看来没有别的选择,作为企业家走到今天只有坚持下去,走下去。谢谢。

  易接文:我赞成各位嘉宾企业要有主人的观点。我还有一个观点,要有一种责任的担当。特别是刚才王总也提到,在国企和民企当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印象,在民营企业中就是主人的现象,这种思想,这种成功是企业应该坚持的。我认为一个企业真正的成功还在于商业化的创新,拿王总来说,万达我看到他有一种有责任的创新。现在咱们看到联想的成功,看到现在CEO的执政,如果不是真正看到他成功的秘诀,他的主体要素在哪儿?如果用一个关健词概括,就是主人、责任、商业模式。如果超过了这些平台,我认为就会成为空谈。

  主持人赵民:话说回来,虽然企业主人很重要,虽然企业创始人很重要,但是我更关注另外一个话题,企业的创始人总是要离开这个企业的,如果优秀的企业一定是不依赖创始人的。我们接下来要问的问题,创始人的精神用什么样的办法,怎么样才能传递到我们的中层干部,我们的高管团队甚至我们的员工队伍。我们每个人在自己企业里都讲企业文化,因此一定会有过这样的梦想,说自己的员工各个都像创始人,认为各个都是企业的主人。现在事实上不可能做到如此,多少年后有尝试,有愿望和努力。下面我想把我们悦读会的话题深入到企业创始人的层面,在企业的第一代管理团队和第二代管理团队里,不管你是亲身尝试还是亲身实践,以及你所看到的。

  王健林:还是讲三点,第一,个人不能独立的做出判断。我们企业有第二代比第一代强的,也有干将型的,很衷心的。但是你要了解一点,在世界企业发展史上,不管是家族企业,还是职业经理人企业,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存在过两百年了,全世界找不到一个。这说明全世界的企业都有一个口号,追求基业常青,百年企业,没有说千年企业。企业经理人超过创始人的年龄不能太长,证明企业家寿命期的决定了企业的生生死死,不断有新的企业冒出来,老的企业衰败下去,才演出了这样企业丰富多彩的情况。企业可能有一代、二代、三代、四代,但这是个别现象。规律是,创业家比较成功,二代、三代往下,不管是你自己的孩子还是给职业经理人。

  第二,不管我们追求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但我觉得如果是优秀的企业精神想传承是非常困难的。企业家的精神是什么?并不是经营战略,最主要的是一种人生追求的精神。核心精神,敢于冒险,敢于创新。我在中国企业界认识所谓的大腕,大家在一起,我发现,要想找到所谓的共性难度比较大。柳传志先生60多岁了做了决定买了IBM,自己很少,是别人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的规模,当时全世界80%的人认为不能成功,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这种冒险精神能传承吗?能有,就是我刚才讲的例子,这是个别现象,我们谈的是公共现象,我觉得创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完全想追求,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任何一个企业就是生存一百多年就完事,你想永远传承没有这个可能,,世界有企业进入两百多年,两百多年的企业不可能永存,就是尽可能的延长到百年企业,再延长就很了不起了。

  第三,不是说我们觉得这样不行,我们企业家就说干脆企业创立就有企业完蛋了,那不行。怎么办呢?在创业家把企业创造成优秀组织的时候,努力追求平稳的维持制度,你虽然不能像过去那样快速的成长,快速的发展,至少要能够维持下去,这个最终要制度化。我们要想找到一个好的接班人,企业再次发展壮大,这个风险太大了。接班人,即使是你儿子,也很难说你死了之后他完全按照你的想法干,职业经理人更不能这样了。所以我们追求企业精神传承,最重要是这个企业找到制度性的安排,不发生大的风险,还能够在企业退去以后适度的发展就可以了。我认为这个年龄也到了,到了适度化安排的时候,我在关注和研究这些企业传承的故事和安排。我发现没有一个企业太成功,可能也是给我们一个启示,任何人不能想的太远,说我这个企业该如何如何,这不现实。当然这是我一己之见,也许有人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公司,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韩小红:其实这个问题我想的少,偶尔会想,也特别困惑,真的没到年龄,想的也很少。另外我是医疗行业,我觉得中国医疗行业目前能够企业化运作的,我们也一个先驱,也是一个引领者。在国际上事实上把医院作为企业化运作,这样的机构我们能够学习到和借鉴的都很少。现在我们自己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融入。感觉到中国医疗行业做的很慢,中国需求很旺,未来的空间很大,我们充满着激情往下走下去。只是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资源的稀缺和人才资源的稀缺,各项硬件资源的稀缺。比如我们想创新一件事情,现在成熟的软件,我们要重新开发,自己整合,自己把自然的理念和思想,放在安全系数中。完全自我建设和自我进行研发,所以这些东西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但是传承的事情,我们觉得只要社会政策开放了,大家开始关注资本市场,关注健康产业,将来人类的需求,我们健康产业开发还是比较大的,我觉得未来最有竞争力,最有可持续发展的,最会上升的就是医疗和健康的需求。当然,我是要退休的,自己的精神怎么传承?我自己的感受是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我带领的团队,你的言行举止,当你组建你的团队一定是有共同价值观的团队,当沉淀在你的团队,他和你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让你不用太多的精神改变他们的思想。在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同你走下来,他们也成长了,企业也容纳了他们,我觉得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起成长,能够把这种精神在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传递。我的理解比较粗浅,希望大家接受。

  易接文:从企业家精神的传承,我认为可以通过企业社会制,第二个可以贡献一个很好的企业文化。第三个,我们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企业发展,选好人,用好人。谢谢。

  主持人赵民:三位台上嘉宾讲的,我有一点补充,我觉得企业是可以通过内部赛马的制度,你不能让其他人跟你一样,但在体制内培养自己的人。我们有没有尝试在自己企业内部,通过赛马的精神,找到自己的继承人?适合的继承人,有胆魄的继承人。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培养,所以开着车在马路上飙车。我想说,大企业应该尝试一下,王总你有没有这样的想法?

  王健林:我觉得这个提法现在太晚了,但是是不是一定要有接班人,现在考虑还早。我们在公司里现在也有自己的安排,现在40岁以下,40岁上下的副总裁有三四位,也没有明确哪个是会接班人,而且副总裁再往下,总裁助理40岁还有几十个,这些人可以说都是观察的对象。我不主张培养接班人的说法,接班人培养是很难的。我觉得重要的发现,这个人才他有这个素质他一定会冒出来,你如果早早看一个人,把这个人作为接班人培养,也许他创新的精神,也许他的智慧就磨掉了。因为,一个人,你把他放在一个接班人的层面上他可能就小心了,不一定以创新的面貌展现,我们公司现在各个层面多方观察,我现在还能干几年,也不着急,在这几年当中我相信关键是要发现,而且这个发现不是个人的发现,是团队一致的认可。像我们这个企业一千多人,每年还有好几百亿资产增长,这么大的规模,这个人不能在公司经营中自己冒出来,他没有这个权威性,你把他安排上去,让他接班,还会有一批人反对。当然,我的安排不一定适合其他的公司,我觉得每个公司内部有不同的制度安排,小公司,大公司,超大型的公司,不同的行业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我只是传统的行业有这种安排

  主持人赵民:不管最后结果是什么,起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韩小红:您是战略决策的专家,应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方案,我们是小企业。

  主持人赵民:你讲完了之后我们再确定。

  韩小红:我们现在还没有深入到这个层面,整个企业正在走上升的路,完全不可以退缩,也完全不可能思考现在的阶段谁来接替你,思考不到这个层面。刚才王总的说法我都非常支持,在也当中我一直在关注,三年之后,两年之后这个公司谁来有可能。刚才王总说接班人不是培养出来的,但是多多少少事实上是有一种基因,他是在这个公司慢慢锻炼出来,他要了解这个行业,要了解这个市场,多多少少这个培养在对行业的培养,而不是本身的素质培养,我觉得这个可能会有一些不同。

  易接文:我现在非常年轻,还没有想这个问题。我更多的关注企业团队的建设。企业发展到今天,特别是向世界更大跨越的同时,我们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像刚才王总说的,我在40岁的层面,30岁的层面,在高层层面培养,这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刚才也说了,不是每一个模式都能适合每一个企业,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