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副行长朱小黄:流动性将是商业银行常规问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16:58 来源: 新浪财经丁蕊 发自北京
从今年年初开始,央行已经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21.5%,达到历史高位,近期,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和保函保证金存款三类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粗略估算,如此将累计冻结约9000亿资金,静态看来相当于2次-3次上调存准率的效果,商业银行流动性遭遇“秋寒”。
在资本约束和新的监管环境下,商业银行应当如何应对和谋变,朱小黄给出的答案是“建设银行资产结构要向‘资本占用少,风险权重低,经营效益好’的业务倾斜,零售业务特别是小企业业务将会是新的亮点。”
流动性将是商业银行常规问题
新浪财经:您如何评价当前的货币政策环境?
朱小黄:中国经济目前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消费作用有限,出口依赖度仍很高达到48-50%,如此结构下,经济越发展,外汇储备越多,在强制结汇的制度下,外汇储备越多占用的基础货币越多。而外汇储备多在国际货币上表现为升值压力,热钱会进来,对内基础货币占用越多,国内货币越贬值。
虽然目前正在进行结构调整,但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过程,这之中,外汇强制结汇制度要做大的调整。
一方面对外升值一方面对内贬值,货币政策就常会出现矛盾。通胀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要紧缩,而紧缩的过程中又要防止现有经济结构下的滞涨。在现行外汇结汇制度下,经济越发展通胀越严重,所以紧缩大趋势不可避免。
而只要现行经济状态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流动性问题就是常规问题。
新浪财经:今年以来六次上调准备金率,并在最近扩大了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此举被市场认为可以吸收9000亿元资金,效果相当于3次准备金率上调,资金饥渴成为商业银行和资金需方的共同状态?
朱小黄:今年的货币政策一直在趋紧,在国际上,“存款准备金率到20%就已经是天花板了,但是目前我们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
所以,年初建行确定的方针是抓存款,从市场竞争角度讲抓存款就是需要做的事情。但信贷投放又不能少,原来的客户的信贷规模在大框架下希望维持,同时经济增长也还是需要投放,而且需求比较大。
实体经济的运行所产生的需求仍在增长,这就与我们的调控方式产生不对称的问题。比如说,把房地产信贷压下来后影响了市场的供给,根本解决不了全社会供求的平衡,反而会推动价格上涨。从平衡供求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加大保障房的供给。
不能简单的把宏观调控归结为信贷调控,也不能简单的把信贷调控归结为对大银行的调控,目前整个经济和市场的多元化复杂化明显,控制社会融资总量才能达到调控效果。信贷的控制、以及动态准备金率的计算方法等对大银行是很严格的,但要注意过多地调控大银行可能会损害实体经济的运行。
建行可保证流动性宽裕
新浪财经:如此拉存款的压力和竞争是不是必然成为商业银行需要面对的?当前,为时点,银行往往会在季末推高理财产品收益率,正面说这是利率市场化的表现,但一定意义上,其高息揽储的风险也是存在的,您怎么看?
朱小黄:货币政策趋紧,在存款上的竞争就比较激烈,发行理财产品是竞争的重点。理财产品原则上是利率市场化的表现形式,其自由度较大。
目前,个别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以搞到7%、8%、9%甚至10%以上。但是大银行不能这么做,否则可能再走回高息揽储的老路。
目前存款管的很死,不允许月末、季末的时点波动,监管部门和货币政策部门追求的是长期稳定的政策,但是对商业银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没有灵活的利率政策很麻烦。
到底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如何推动,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整如何进行需要讨论。准备金率是调总量的,利率工具在调整结构上可以发挥更多作用,可以调的更细一点,利率调整要对市场更敏感一点,以更适合金融市场变化。
不过,即便当前流动性紧张是常态,商业银行要算自己的账,建设银行的流动性还是宽裕的。目前存贷比62%,压力不是很大,今年新增信贷规模预计在7000亿左右,除了几千亿的存款增长之外,我们还拥有五千多亿持有待售、变现能力较强的债券,目前形势下,流动性是相当宽裕的。
已暂停基准利率以下放贷按揭
新浪财经:信贷压缩会否对房地产按揭以及个人信贷消费产生影响?
朱小黄:不会。按揭贷款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现在在信贷资源稍微受到约束的条件下,要通过市场模式调整需求,和供需关系,增加收入。所以现在基准利率以下的按揭贷款原则上不再办理,因为收入不能覆盖风险。
最近总行规定对所有贷款品种,各分行要主动向资本占用低,风险权重低和收益相对较大的地带调整资产结构。
权利已经下放给分行,要求各分行对信贷存量也要自动向收益好和资本占用低的方向调整。
新浪财经:如何调整?
朱小黄:资本限制是有力的指挥棒。监管层给出的规定是,中长期贷款资本占用权重为100%,要向中短期转,而小企业贷款是75%,其资本占用较低,按揭贷款是50%。
长期贷款定价边际效益在下滑,定价也上不去。相比之下,风险权重也不一样。零售性贷款风险比较分散,收益高,风险占用和资本占用相对合理,所以贷款结构从存量和增量都想如此调整。
首先在增量上进行调整,建行的小企业贷款每年增速平均在30%以上,但是其他一般公司类贷款增速仅7-8%。
其次在存量上,建行从下个月开始允许各分行对回收再贷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从资本占用多的地方适度地拿出一部分转移到短期贷款里面。
现有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也在做适应性调整。
民间高息借贷对小企业是毒品
新浪财经:您提到要进行信贷结构会向小企业进行战略转移,但目前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却比以往更甚,您如何理解之中的银行缺位和矛盾?
朱小黄: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延续了几十年的现象不是新现象,且是全球性现象。
不仅仅是信贷融资,其他方面也存在政策不配套、结构不对称等问题。小企业问题上尤为突出。在融资难问题上各方一直把眼光盯在银行上, 银行虽然承担着很大的责任,但银行只是小企业融资渠道的一部分,政府为何不能减点税?小企业的税负要比大企业高,其利润率只有5.7%,平均税率则达到28%。
目前大量社会资金在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受到一定限制的同时,税费减免、IPO、发债等渠道也不通畅,就把其逼向了民间融资,利率高企不下,这样的高利率就像“毒品”,只能饮鸩止渴。
民间借贷高利率是通胀的表现,不是利率市场化的正常表现,是管制政策和融资政策的畸形现象。
小企业流动速度虽快,但是也承受不了平均35%甚至有100%以上的利率,这对小企业生存不利。要解决这些问题,正常融资渠道,政府税费和资本市场银行信贷通道都需要调整。
不能够盲目向小企业加大收费,增加小企业负担。刺激经济政策的取向应是“减轻税负”。不能使小企业既“融资难”,又“融资贵”。而大银行办小企业业务,要有关心和支持小企业的情怀。
不能把小企业当摇钱树
新浪财经:建行如何定位小企业融资的战略角色的?
朱小黄:大银行过去不屑于做小业务,这套队伍做批发兴趣大得很。目前, 监管环境和监管指标都在发生变化,引导商业银行资产结构调整。银行系统和客户经理要弯下腰来真正关心小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生存。
大银行已经习惯与和大中型企业共生的生态环境,很难移情小企业。要他们真正关心中小企业还需要有个过程。
要从小企业业务中赚钱,就要关心其生存、要有与小企业共进退的情怀。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实是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银行对其贷款在风险控制方面,不能简单一抵了之,而要按照大数定律确定合适的风险容忍度。
目前小企业贷款的整体收益比中长期贷款要好,但也不能把小企业当摇钱树,他们的负担很沉重,不能过度从小企业身上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