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高赛尔:黄金暴跌背后的阴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17:01 来源: 新浪财经

  高赛尔贵金属分析师 马文远

  金价从七月初的1478多美元/盎司,上涨到历史新高1920.50美元/盎司,然后暴跌至1500美元/盎司左右。不到两个月时间,投资者坐了一场过山车行情。在黄金暴跌的背后,却是欧美国家精心设计的陷阱。从涨跌的月份分析,黄金淡季涨势凶猛,而到了实物消费的旺季疯狂下跌,完全脱离了实物需求推动金价的常态市场。

  阴谋一,大幅打压金价,便于低成本发债。很多人津津乐道黄金的避险功能,在金融危机,或者战争之中充当着保护投资者资产的角色。从这次金价下跌,我们不难发现,欧美经济面临着“二次探底”风险,并且国际评级机构反复地下调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评级。难道这不能够产生避险情绪吗?可黄金不顾避险情绪,疯狂地下跌,避险功能何在?

  通过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行为,我们发现:2011年以来,这些国家为了规避美元进一步贬值风险,纷纷地购买黄金,而在市场也掀起了一股购金风潮。仅仅9月份,俄罗斯、墨西哥、韩国和泰国就购买了222吨黄金。若按照1800美元/盎司的均价计算,总价值在100亿美元以上。如果黄金继续上涨,势必会让越来越多的央行加入购金行动。对美国来讲,这种一种致命的打击,因为这些国家购买黄金,势必会抛售美国的国债。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国债大幅度飙升。加之国内为负储蓄,在一定程度上说,美国完全是通过借新兴市场国家的钱,以维持国内经济的运作。而从美国短期、中期国债的发行日期看,正好在9月26到10月3日。这不难想到,美国为了是自己国债能够顺利发行,通过打压黄金,使得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对黄金失去信心,然后重塑美元的强势,以吸引外围资金。

  阴谋二,拉高黄金出货,获取流动性。欧洲经济体深陷主权债务危机以来,GDP与债务的比例结构并没有得到大幅改善。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资者对欧洲信心的丧失,导致欧洲经济体融资成本的升高;二是一些国家进入财政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复苏不明显,财政收入减少。因此,在一些资金逃离欧洲市场和银行坏账率增多的情况下,欧洲金融体系出现了流动性危机。

  在9月21日,MF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欧洲银行增加了3000亿欧元的风险敞口,他们需要充足资本以确保能应对可能的损失。而前三个月,欧洲银行监管部门给银行所做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欧元银行的资金缺口只有25亿欧元。而今突然增加,说明银行系统的资产在迅速恶化。据《金融时报》报道,法国巴黎银行的高管们未来几天将拜访中东,目的是筹集资金,补充银行的流动性。欧洲央行在其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央行向一家银行提供了期限为一周的5亿美元紧急贷款。而中国银行已经停止于法国三家银行做外汇交易。

  在外围筹资困难,而融资成本高企的情况下,高位抛出黄金换取流动性,成为他们当前形势下最佳的选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