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图文: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贺德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17:04 来源: 新浪财经
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召开。图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贺德馨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召开。图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贺德馨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大会。图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贺德馨演讲。

  贺德馨:下面我跟大家报告一下中国风电技术发展的一些思考。

  因为现在在中国大家都非常关注我们怎么把我们转变转好,在转变过程当中我自己感觉到技术是一个基础,创新是一个主题,我们现在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方面,需要我们通过一些工作来找到一些解决的方案。

  最近我们都在关注中国风电技术的发展往什么方向发展,有很多技术人员到我们协会提很多问题,我想根据他们提出问题跟我们下一步要考虑的技术路线发展谈一些自己的考虑。

  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水平轴风电机组与垂直轴风电机组,大型风级而言水平轴风级应该机组是相对成熟一些。大型风级没有解决好一个是动力稳定性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效率也偏低,目前主要是在中小型风电机组中使用。

  关于双馈跟直驱型风电机组。可以看到一个趋势,在中国直驱比例在上升,去年达到22%,差不多跟国际上18%是相当水平。第三是兆瓦级风电机组与多兆瓦风电机组,国内主流机型是1-1.5兆瓦,国内90%,国际上面是83%。我们现在需要关注去研发,可以看出我们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进行6兆瓦风机的研发跟7兆瓦以上风机概念的设计。

  我自己觉得1.5-2.5MW风电机组是陆上风电场的主流极性,3-5是风电机组适用于近海风电场,5兆瓦以上风电机组适用于深海风电场。到兆瓦风电机组的研发会带来风电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如超导技术等等有创新思维。陆上风电与海上风电,海上风电是风电发展的一个方向,发展海上风电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可以看到现在整个欧盟的海上风电的一个比例,表明我们需要去做研究,我们需要去做示范,我们需要去积极稳妥发展,重点是把陆上风电做好。

  集中式风电场与分布式风电场,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需,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高电压、远距离输送。在风能资源欠丰富和靠近负荷中心的低风速地区以及高原低密度和复杂地形地区可以发布分布式风电场,当地消纳。现在发展方向应该是集中与分布并举。风电跟电网有点矛盾,它是可以协调发展,建设电网友好型的风电场和风电友好兴的电力系统。发展风电功率预测技术、规模化储能技术跟电力系统运行实时调度和控制管理技术,建设特高压智能化电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风电的优化配置和消纳。

  风电和环境,也是我们需要注意一点矛盾。风能是一个绿色能源,他在全生命周期内也会排放温室气体,也会给环境带来影响,如噪声和景观等问题。风电与环境要和谐发展,开发风电机组低碳制造技术,将风电场建设与环境梅花融合在一起考虑。

  风能与其他能源,这个要有序发展,多能互补发电系统是解决风电随机性、波动性和不可控制的一种措施。目前应用是中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规模化风光储的发电系统以及风电与抽水系统也都在示范。

  我们发改委能源署组织下把国家2050年中国风电技术路线图做了研究,下午后半部分会做发布。国家近期发展内容一个是3-6兆瓦的风电机组,海上和陆上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第二是7兆瓦级风电机组以及关键零部件开发和产业化。风电机组先进传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先进风力机翼型设计与应用技术。风电机组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海上风电场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关键技术,适用于低风速、高原、低温地区风电机组关键技术,分布式中小型风电机组设计制造技术,建设国家级风电组测试平台,开发风电仿真系统。

  风电技术和风电产业的关系,风电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高科技产业,要依靠技术进步才可以健康、持续发展,要更多关注我们制造技术当中技术和问题需要得到重视,要特别加强风电机组抗疲劳制造技术、以及安装、运行和维护技术。

  第二处理好我们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作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一定从国情出发,坚持自主创新。同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三个关系就是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风能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和工程技术。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必须加强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工作,863项目、973项目都有研究工作,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真正做到风电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

  发展机制要做到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从去年开始我国新成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型试验平台,开展前沿关键技术的研究,是提高创新能力技术和水平,促进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没有这样的硬件支撑,我们很多研究工作是不能很好的去做。当然我们现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与企业的研发中心互为补充。软的方面要充分考虑我们的人力资源是技术创新之源。根据发展需要,构建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工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要特别重视创新型的学术带头人和青年科技骨干的培养。

  在标准规范和因地制宜方面也要处理好我们的关系,因为建立健全风电设备的技术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是风电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国家标准有国际标准,今年在行业标准里头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一方面要完善标准化体系,另一方面要针对中国气侯和地理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地研究标准的差异化。现在很多的国际标准里头可能有的地方还需要我们自己来进行一些补充或者是我们需要提供这方面的情况,给制定国际标准他们去参考。

  科技投入与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多元科技投入机制。这几年我们国家在863、973项目投入很多精力,都有几亿投资投到风电上面,这是很不容易。我们必须得到很好的回报,需要建立客观、公正的风力发电评价体系,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中国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风能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政策、法律、技术、产业、金融、教育、社会等方面,用科学发展观对我国风电技术发展战略和路线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明确的实施方案。制定好一个目标,制定风能产业技术路线图,预测技术发展目标和未来市场所需产品,确定关键技术和解决路径,实现可不许发展。

  刚才讲了互相原则来进一步扩大与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包括信息交流、课题研究、联合攻关等等。应对气侯变化,发展清洁能源全人类共同责任,风能开发利用需要全球几代人努力,才能实现风能最终成为人类的一种主要能源。必须联合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