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洲需要中国的帮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16:30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 10月27日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欧洲各国无力承担本周四通过的各项援助计划,他们必须寻求中国的帮助。对中国而言,援助欧洲符合自身的利益,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以下是该文章摘译:

  现在欧洲正在水中挣扎,如果没有救生圈就会溺水身亡。本周召开的一连串马拉松式的会议最终催生了一系列援助计划。这些计划的目标是拯救希腊、支援欧洲银行系统以及防治金融市场的恐慌蔓延到西班牙、意大利甚至是法国,因为如果这些地方出现恐慌,那么整个欧元区将彻底崩溃。但是完成这些计划需要钱,很多的钱,可能会超过数万亿美元。可是去哪找这么多钱?答案非常明显,就是中国。

  事实上,本周法国总统萨科奇已经与中国主席胡锦涛进行了沟通,希望中国可以资助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这是一个信号,显示世界格局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地位在不断增强,而欧洲与美国的实力却在下降。

  本周四,欧盟国家的领导人达成了协议,同意对欧洲银行进行注资,但是这些国家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筹集到这么多钱。一个原因是大部分欧洲国家都财政吃紧,甚至包括德国,他们中大部分的负债与GDP之比都在80%以上。另一个原因是德国不愿意向其他国家转移财富,不管是通过直接的财政手段还是间接的由欧洲中央银行进行援助。而现在美国自己的经济和财政也问题重重,他们只能隔岸观火。因此欧洲向中国求助在正常不过了,现在只有中国有能力提供满足欧洲迫切需要的救助,因为它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那么最近中国做了些什么?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对那些危机重重的欧洲国家施以援手,但是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而避免欧洲的进口国经济出现崩溃也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有选择的余地。它可以像欧洲要求的那样资助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也可以大量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国债,但是前提是这些国家的财政状况可以维持中国的利率要求。或者中国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更多的资金,并尤其转借给欧洲。

  从中国角度出发,他们可以利用这次机会获取更直接更实际的利益。比如他们可以要求欧洲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样可以减少中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时所受的贸易保护限制;中国还可以利用有利的条款购买欧洲国家的企业。但是这么做并非没有风险,在国外,中国可能会被指控妄图插手欧洲的内部事务;在国内,人们会指控政府不顾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和挑战而优先投资国外。

  为了避免这些风险,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增加中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资,然后国际货币基金组再给欧洲提供贷款,这样中国就不必直接趟欧洲这潭浑水。但是中国提供帮助不可能不要求回报。

  中国可以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机构改革,从而真实反映各国的经济实力。改革的重点不再仅局限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国籍,而应该是在新的国际形式下,谁发出的声音最响,谁行使的权利做大。

  现在,美国和欧洲都享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效否决权,因为这个组织通过任何重要决定都必须获得85%以上投资份额的支持。如果中国变成IMF的主要资助者,那么它也应该获得否决权,就像美国那样,而欧洲的权利应该被减小,因为他们正慢慢从贷款人变为借款人。而中国应该坚持,乞求施舍的人不应该在享有否决权。这样中国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的金融机构里的地位将比欧洲要高,且和美国一样。

  这些要求非常合理,实际上也被外界欢迎,因为这样中国就能够更多的参与国际事务。尽管在欧洲和美国仍有人对此抱有抵触情绪,但是他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不这么做,结果将更糟,拒绝中国的帮助,那么欧洲将跌入痛苦的深渊。欧洲已经没有选择了,因为借钱的人没权利选择。(鹿城/编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