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周晓鹏:通过集群化运作推动政务微博服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9 11:53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网副总编辑周晓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网副总编辑周晓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佛山市人民政府和新浪网共同协办的“2011·佛山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会”于10月29日在佛山市举行。

  以下为新浪网副总编辑周晓鹏发言实录

  主持人:新浪网出现在今天的台上,比较了解新浪网业务发展和关心的人就发问了,新浪管微博(http://weibo.com)的副总出现在这样的主题之下,是否意味着新浪想更多的通过自己的平台帮助和借助到各个地方的社会管理改进进程中,新浪网是否有系统的想法。

  周晓鹏: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关于微博我们可以谈很多的东西,今天的话题,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智慧城市和社会管理创新如何利用微博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样的话题,特别是城市的角度,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知道开一个微博很容易,正如前面的领导讲的,如何运用好,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这样的话题,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作为一个平台的运营商,不应该成为主角,今天的主角应该是微博银川或者是南海区的俞区长,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探索,利用微博进行很多政务的探索,我们是提供一些平台,我开始准备了PPT,从这个角度来讲,先给大家看一个片子,这是我们给中央党校高级研究班做的片子,因为时间的关系,就放几分钟的时间。

  时间的关系,这个片子有20多分钟,不能全面的展示,大家可以通过刚才的片子,里面有相应的司法、公安、旅游、城市铁路系统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对于营运平台来讲,我们在跟很多的政府合作,例如成都和南京,南京是最早推出城市微成群的地方,集合了城市中100多个职能部门和官员的微博群体,组成微城市的概念。

  实际上像银川和佛山也好,虽然没有特别的提这个概念,实际上已经做了很多的事情,我个人想讲的是,微博到底是什么?第一我们经常讲微博是网络媒体平台,实际上我更愿意定义为社会网络的平台,如果定义为媒体的平台,可做的范围就是有限的,或者是认知的就是有限的,如果定义为社会网络化的平台,对于政府部门来讲,对于城市的服务来讲,所能包含和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大的。现在政务微博的趋势是发展趋势很快,今年在新浪认证的政府微博快接近2万,年初的时候只有几千个,半年的时间增长了3—4倍。

  第二、集群化的方式,银川、佛山、成都都在做这样的方式,通过集群化的概念和运作,共同推动当地的微博服务。

  第三个特点,实际上微博认证和社会服务中,已经有了很多新的变化,俞进区长最早提出了一个概念,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在整个社会服务过程中,这样的探索我们会发现进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会讲,在社会化商业,微博在商业运作中,有人曾经提出一个概念,英文简拼起来就是LELO,实际的概念就是倾听,参与、整合、评测和优化,企业如何在微博中运用,反过来可以套在政府微博应用中,我们在微博运用的几个层面开始是听,然后用微博跟网民进行参与和互动,在此过程中,我们开始进行整合,例如微群和微城市的概念,银川已经做到了评测,我要通过微博这样的运营,我有自己的评测体系,能够让政务微博不仅仅停留在数量上,而且往质量上提高,不断的优化,将政府的微博进行功能的优化和服务商的优化,不同的地域和政府机关处在几个不同的层次上,有的做的比较早,有的做的比较晚,这是比较有意思的趋势。

  我们讲微博应用社会服务,我们在国庆前开一次会,我们都说要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其实就是与百姓之间的互动,问有很多种的方式,例如讲城市服务,实际上包括很多的概念,有政策服务,公共服务,形象服务,企业所谓的招商服务,经济职能,生产职能等等,我们会发现,如果将这一概念延伸的话,我们会发现微博服务社会管理,服务于城市的发展,所做的事情很多,不仅仅是停留在政务和政策上一问一答的环节上,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做提升城市生活的事情,可以做城市招商的事情,这些东西都是属于社会服务的概念,特别是城市服务的概念,可以做的东西很多。

  现在更多的是从操作模式上,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地方,例如通过我们的界面,我刚才跟佛山电视台讲,我们后面的城市服务上,是否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例如IPD的客户服务终端,就打造一个微博佛山,通过客户端的方式,不仅仅停留在页面上,专门有政务微博的客户端,可以容纳佛山微博所有的政务功能和职能,后面要做的东西很多,从这个意义来讲,作为微博的服务商和服务平台来讲,我们愿意跟各地的政府和各级政府一起推动此事情,能够往未来走得更远。

  主持人:我想问周总一个问题,您说各级政府在新浪上搭建的平台,今年增长的特别快,从年初的几千个到现在的两万个,你有没有分析过,这两万多个有多少是政府主动找你们?又有多少是你们主动找政府的?两者的比例关系是怎样的?

  周晓鹏:没有具体的数据关系,因为增长量非常快。我个人非常明显的感觉是,去年的时候,实际上是反向的,我们主动的找政府部门,我们有这样的平台,主动向他们介绍,今年的情况是政府通过这种方式邀请我们过去,政府已经从被动的了解和接受,变成了主动探寻和接受的阶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